“漢族”的由來,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漢人”的?

要弄清“漢族”的由來,須從“漢”說起。按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詮釋,泉水剛出山時,水流較小,稱為“漾”,多股泉水匯成盛大水流後便叫“漢”。看來“漢”字的原始意義是對大河的通稱,並非專指哪一條河流。

“漢族”的由來,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漢人”的?

後來,文人們把神話中的天河叫作“漢”也稱為“雲漢”“銀漢”“天漢”成語“氣衝霄漢”用的便是這一意義。今日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朝鮮的漢江也是用的也是這個意義)。

漢水發源於陝西省寧強縣,歷史上習稱寧強縣一帶漢中(即今日的漢中地區),漢字中河流名發展成了地名。秦朝末年,劉邦入關滅秦後項羽封在漢中一帶稱“漢王”;劉邦得天下後,便用其發跡之地的地名作為王朝名,稱“漢朝”,“漢”字又由地名發展成了朝代名。漢王朝統治中原中百餘年,疆域廣大,影響深遠,聲名播於海內外,周邊民族習稱中原人為“漢人”。因為漢王朝十分強大,轄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稱,匈奴人常稱讚漢人為“好漢”,後來的“男子漢”、“莊稼漢”等詞語皆為這一意義。

“漢族”的由來,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漢人”的?

繼西漢、東漢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個以“漢”命名的封建政權。三國時期劉備建立政權稱“蜀漢”或“季漢”。五代時沙陀族劉知遠建立的政權也稱“漢”,為便於區別,史稱“後漢”,與“後漢”並存的還有劉隱和劉崇建立的兩個名叫“漢”的政權,史學家分別稱為“南漢”和“北漢”。這些名叫“漢”的政權的接連出現,使“漢”字在人們的頭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這些政權統治下的民眾漸漸被視為一個共同體,並且與“漢”字緊緊地聯繫起來,這是最終形成漢族這一固定概念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基礎。

按照斯大林的說法,民族是“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現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在中國,是先形成了處於周邊地區的一些的小“共同體”、最後才相應地形成了處於中間地帶的大的“共同體”這就是漢民族。

而正式有漢民族之稱始於金朝。金王朝是第一個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為了便於區分,他們把寧政權統治下的人民統稱為“漢”人。元代繼承了這一稱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亂。他們把治下民眾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漢人”抱括了生活在北方的漢人和契丹、女真高麗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遺民,實際上也是“漢人”。滿族是又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他們仍稱明政府統治下的民眾為漢人。因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滿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所以漢人使用的語言和文字便被稱作“漢語”、“漢字”,專門研究漢字音韻訓古和古文考據的學問被稱為“漢學”。

數千年來,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佈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臺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 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