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和:脫貧攻堅進程中的中國“新農人”

 “五一”小長假期間,29歲的葉晶晶在福建省政和縣鎮前鎮下園村裡忙碌不停,向遊客介紹家鄉的特色農產品。葉晶晶是鎮前鎮的一名基層幹部,負責當地留守婦女、老人和兒童的關愛工作。

  2015年,大學畢業兩年後,在村幹部的勸說下,她轉讓了縣城的服裝店,回到下園村競選村幹部。最終,她從12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村裡的婦女主任。“家人反對我回村,村裡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說我年紀輕輕的小女孩,怎麼會在村裡待得住。但這裡是我的家鄉,我想為家鄉做點事。”她說。

  下園村海拔1000米左右,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村裡出產的茶葉、高山蔬菜品質較高,但由於交通不便、沒有銷售渠道,村民收入微薄。於是葉晶晶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通過農村淘寶的物流,幫助村民將當地的土豆、筍絲、蘑菇等特色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

  下園村家家戶戶都會做麥芽糖,葉晶晶就動員村裡的留守婦女製作麥芽糖來改善收入。一開始,沒人願意做,她就親自動手製作,然後將麥芽糖放在網店上賣,結果一鍋麥芽糖就賺了七八百元。“他們看到麥芽糖在網上賣得很好,也開始做,現在村裡已經有五六家在做麥芽糖了。”葉晶晶說。

  為了讓村民們學得更多技能,她組織村民參加蔬菜種植、電商、家政等多種培訓,讓村民憑藉一技之長獲得更多收入。2017年,全村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村民們收入增加了,葉晶晶還組織婦女志願服務隊在村裡打掃衛生,在村裡辦起了舞蹈隊和合唱團,村民們的精神生活充盈起來,這讓她很有成就感。“村裡更加乾淨整潔,村民脫貧致富,文化生活也豐富了。每天看到村裡的變化,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葉晶晶說。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邁向最終勝利的道路上,像葉晶晶這樣受過高等教育、但最終選擇回到農村的“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除了回到農村當村官,更多的是返鄉創業的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為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嶄新活力。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統計,2019年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達780萬人,平均年齡45歲左右,高中和大中專以上學歷的佔到40%。

  福建省清流縣是中國主要的鮮切花生產基地之一。在林畲鎮石下村,合盛花卉聯合社的倉庫一派忙碌景象,合作社負責人官福榮和花農們正在包裝即將發往外地的玫瑰、百合和多頭菊。受疫情影響,如今花卉銷售只恢復到正常年份的一半,但合作社的村民們對未來信心十足。

  2011年,花卉專業的官福榮回到了家鄉林畲鎮向陽村,開啟了花卉種植的創業路。在精心準備後,2014年,種下的5畝非洲菊開始一茬茬有收成了。因為勤勞、懂技術,他很快成了村裡遠近聞名的返鄉創業青年農民,並註冊創立了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看到種花能掙錢,不少村民找到官福榮,也想學種花。官福榮藉助自己的合作社,吸收村民入社,為社員農戶統一採購花卉種苗、化肥等生產物資,免費提供管理技術,並統一收購銷售。

  石下村的張慧是一名貧困戶,丈夫因患病喪失了勞動能力。2014年,官福榮吸收她加入合作社種植花卉。“第一年種了5畝花,蓋大棚、買種苗肥料的錢全都是合作社預先墊付,賣了花有了錢再還回去。”張慧說。在官福榮的幫助下,張慧的花卉種植規模擴大到十幾畝,每畝年收入1萬元,於2017年脫貧。目前,官福榮成功帶動120多戶農民從事花卉種植,合作社的種植規模也達到了900多畝,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

  “種花不僅能發揮我的專業知識,還能帶動周邊村民增加收入,我認為這就是人生價值的體現,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施展自己的才華。”官福榮說。(記者 張逸之)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