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能以NBA二年級生的身份贏得和勒布朗·詹姆斯,甚至是“上古大神”拉里·伯德相比較的機會,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盧卡·東契奇,這個遠渡重洋在歐洲聯賽已經光環榮譽滿身的大滿貫得主,在來到NBA的第二賽季就成為了全世界含金量最高的籃球聯賽的賽場節奏大師。你能看到,幾乎所有對東契奇的評價中,都會出現“閱讀比賽”此類的字眼,這能直接映射出一個球員的籃球智商有多高;大概也是評價一號位球員的最關鍵一環,但身高2.01米的東契奇在場上遠遠不只是一個一號位那麼簡單。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達拉斯獨行俠隊的主帥裡克·卡萊爾評價東契奇是一個全能且能勝任不同位置的球員,事實也的確如此。從場上位置來看,東契奇負責攻防兩端的組織和串聯,同時也擔任撕扯防線和攻框的任務,這和目前湖人對詹姆斯戰術位置安排有些相似。更有意思的是,在鋒衛搖擺人(一三號位)這個位置上東契奇和詹姆斯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又是何其相似,常規賽至今東契奇場均28.7分9.3籃板8.7助攻1.1蓋帽,詹姆斯場均25.7分7.9籃板10.6助攻1.2搶斷。不僅僅是在數據方面,場上的應變能力、持球路線的選擇和傳球意識,在東契奇的身上都能多多少少看到詹姆斯的影子。剛進聯盟時東契奇就表示“詹姆斯是自己最喜歡也最樂意模仿的球星”,時隔一個賽季之後,東契奇不再是那個追到更衣室找偶像要簽名的19歲小男孩了。19-20賽季初湖人和獨行俠的那場比賽,東契奇面對詹姆斯拿下31分15助攻13籃板的大號三雙,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東契奇有資格成為讓偶像平時的敵手了。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很多人對東契奇的認知存在誤區,將東契奇現在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歸咎於成長速度快是不嚴謹的,早在東契奇效力歐洲聯賽時他的技術就已經成型了,包括現在能看到的傳球技術、左右手進攻以及紮實的持球突破基本功。當然在NBA的這一個半賽季,東契奇的進步還是有的,主要表現在“技術應用”方面的成長。這個所謂的“技術應用成長”可以淺顯的將其定義為對聯賽節奏和風格的適應,也就是說在技術層面東契奇早已經具備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絕大部分的技術特點,他之前在做的和正在做的只不過是將這些技術一一展現出來,而並非是一一的學習。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和對東契奇的瞭解來看,他唯一還沒有展現出來的還有低位技術,或許還有遠距離三分球,但後者的可能性要低一些。兩個賽季以來,東契奇在三分線外的出手次數並不少,場均能夠達到8次三分球出手,32.2%的三分命中率談不上多出色。按理論推測,東契奇的遠距離三分應該還達不到可以比肩庫裡、湯普森這些頂級外線射手的地步。但東契奇的低位單打技術是值得期待的,這從他的進攻節奏和假動作嫻熟程度就能多少看出些端倪。

和傳統的一號位有區別,東契奇在高位突破撕開防線的依仗並非是速度而是節奏或者說是技巧。在外圍接球面框突破時,東契奇在行進的過程中會頻繁地變換節奏,即便是利用擋拆過掉第一防守人後,東契奇也很少選擇加速突破,更多情況下是減速壓節奏,利用假動作和變相來騙到防守人的重心,在靠近低位的區域選擇合球。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內線的大個子防守人上前協防也很難起到有效的限制,一旦選擇強硬包夾大概率就要將東契奇送上罰球線。這就是本賽季東契奇的場均罰球次數上漲到9.1次的主要原因。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另外,東契奇的身高和對抗能力在面對傳統一二號位時有著絕對的優勢,同時也讓東契奇擁有了大範圍的傳球視野,這一點讓東契奇在突破至禁區之後有了更多的選擇,也讓防守人更難以限制。如果面對包夾沒有合適的出手機會,東契奇完全可以選擇將球傳給外線的空位人。看看現在獨行俠的外線球員,塞斯-庫裡、蒂姆-哈達威二世,這都是三分命中率長期保持在40%以上的穩定射手,就連替補席上的馬克西-克勒貝爾都有著37.4%的三分命中率。空位三分球交到這些球員的手裡,幾乎就是手到擒來。其實從這一點來看,東契奇和詹姆斯有著很大的共同點,同時也證明了在小球時代東契奇這種類型的鋒衛搖擺人近乎就是完美的。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小球時代球隊在場上的進攻空間是最關鍵的一環,湖人是反其道而行之,戴維斯大四號位配合麥基,兩大內線已經嚴重的限制了湖人的進攻縱深,而沃格爾對詹姆斯場上位置的安排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點。獨行俠雖然有著塞斯-庫裡和蒂姆-哈達威兩個穩定的外線得分點,但也需要有人來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空位機會,而東契奇在禁區和籃下的震懾力就能夠在吸引包夾的時候起到這一效果。2019-2020賽季,塞斯-庫裡的場均得分為12.6,場均能夠命中2.3個三分球,三分球佔總得分的56%;同樣,蒂姆-哈達威二世的場均得分一多半也是來自三分球。全隊場均41.5次的三分球出手(聯盟第二)也能從側面佐證這一點。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同時通過東契奇的投籃熱圖也能看到,東契奇的最多出手區域分別是在籃下和三分線外,兩個賽季都是如此。在中投位置上的出手次數並不多,尤其是在19-20賽季。東契奇在中投位置上的總出手次數僅為109次,約佔總出手次數的9.9%。更多情況下,東契奇還是會選擇突破至三秒區,即便是他在中距離的命中率也不錯,但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外線射手獲得空位出手機會,東契奇願意用自己的突破來吸引包夾。從這裡也能體現出東契奇的大局觀和深受歐洲聯賽團隊理念的影響。

身為三號位,東契奇有撕扯防守和吸引包夾為外線創造空位機會的能力;打一號位,東契奇有著出色閱讀比賽的能力同時又能牢牢的掌控和製造比賽節奏,並且有著不遜色於詹姆斯的傳球視野。撕扯防守和吸引包夾這兩方面在之前已經論證過了,接下來就針對東契奇閱讀比賽的能力和如何掌控比賽節奏這兩個方面來進行解讀。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作為一個19歲就在歐洲聯賽拿到大滿貫的超級新星,東契奇在吸收了歐洲歐洲團隊籃球理念的同時,籃球智商之高也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斯蒂芬·庫裡對他的評價一樣:盧卡·東契奇非常有天賦,聰明,球商高,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相對比於NBA的英雄主義,歐洲籃球聯賽更注重的是團隊和高效,或許你會認為這樣的評判過於誇張,但不能否認這兩大籃球聯賽之間確實在這方面存在區別的。受歐洲聯賽練球理念的影響,東契奇注重的是團隊和最終的結果,所以你能看到更多的情況下東契奇選擇平平無奇的上籃而非視覺效果更佳的扣籃;另外,東契奇的突破上籃看起來相對輕鬆,也經常能看到東契奇上空籃的情況,這則是與東契奇的閱讀比賽的能力有關係。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他習慣從宏觀的角度去閱讀比賽,包括己方球員的位置和防守方球員的位置,這能夠幫助他在進攻端獲得更多的選擇機會,並且在行進的過程中他還會根據場上球員的位置變動繼續做選擇,是選擇單打還是將球傳出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決定的。你可以將這些歸咎於天賦,但卻不能否認這就是東契奇閱讀比賽和掌控節奏的體現。之所以出現頻繁上空籃的情況,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防守人無法像東契奇一樣在短時間內判斷對方的意圖。在猶豫不決之間,東契奇就能抓住這短暫的機會做出最優的選擇。而也正是憑藉著出色的閱讀比賽能力和掌控比賽節奏的能力,東契奇才能在進入聯盟之後短短一個多賽季的時間成為頂級的擋拆大師。

其實對東契奇在這兩方面的能力,聯盟中的球員和教練早已經達成了共識。凱爾特人的主教練布拉德·史蒂文斯就曾評價過,他的原話是:盧卡·東契奇有著超出同齡人的頭腦,看他打比賽就好像他已經完全將比賽的節奏掌握在了自己手中。這也是為什麼要將東契奇定義為“賽場節奏大師”的緣由之一。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在進入NBA之前,東契奇在歐洲聯賽一直在一號位上打球,這也幫助他最大限度地開發了自己的籃球智商,同時也為他擁有紮實的基本功(主要是運球技術)奠定了基礎。這些技術上的積累和發掘都為他進入NBA和之後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於是你能看到在僅僅打了半個賽季之後,獨行俠就能下定決心圍繞著當時那個還不滿20週歲的年輕人建隊,甚至為了給東契奇找一個合適的內線搭檔,不惜砸上半支球隊的陣容和未來的兩個首輪籤引入波爾津吉斯。就像是當年信任諾維茨基一樣,繼10-11賽季“諾天王”為達拉斯帶來第一座總冠軍獎盃之後,獨行俠等了7年終於等來了這個能寄託期望的超級新星;而此時此刻,庫班也對東契奇給予了足夠的肯定和信任。

解讀盧卡·東契奇:賽場上的節奏大師,小球時代的完美鋒衛搖擺人

東契奇現在足夠優秀,即便是他保持現狀不再進步依舊是全明星級別的球星,但現在的他的確是還存在短板。19-20賽季,東契奇場均獲得9.1次的罰球出手機會,但命中率僅有75.2%,雖然對比上個賽季有所進步,但依舊稱不上多麼出色。對比庫裡、哈登、倫納德這些人,東契奇在罰球命中率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另外,在三分線外的命中率也是東契奇的一大弱點。新賽季東契奇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1.8%,但東契奇的場均三分出手次數高達9.1次,佔到總出手次數的44%。這直接影響到了東契奇的真實命中率和進攻效率。如果能填補這兩個方面的短板,未來的東契奇或許真的有機會給達拉斯帶來第二個總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