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人类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与自然的抗争史,自然灾害是人类不能左右的力量,冷酷无情的地震、威力无比的大海啸、悄无声息的大旱等等,每一次天灾面前无不是万千生灵悲怆,每一次天灾也考验着人类的意志。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蝗灾

一、清代新疆蝗灾

2020年真是不寻常的一年,当美国流感肆虐、中华大地众志成城抗疫的时候,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南部、肯尼亚部分地区正经历着蝗灾入侵,数十亿蝗虫远远看去就像滚滚浓烟,接近后又像是难以计数的雨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预警,防止出现粮食危机。

然而蝗虫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它们又飞过红海进入了欧洲和亚洲,近几日已经到达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距离我国已是一步之遥,对于近在咫尺的新疆而言形势更加紧迫。而蝗灾在新疆的历史上绝非第一次,所以挡住这一次蝗灾已经迫在眉睫。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年-1911年)新疆旱灾和蝗灾统计表

从上面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1875年-1911年)新疆旱灾和蝗灾的统计表可以看出短短36年间就发生了17次旱灾、18次蝗灾,而且有10年是旱灾和蝗灾同时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不得不说说新疆总体的自然环境情况了。

新疆是我国最干旱地区之一,远离海洋,“上山夹两盆”的地形更是难以让海洋气流抵达,而且降雨量极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所以旱灾频发。而蝗虫在干旱的情况下进食量增大,要从农作物中索取水分供自己补给,发生旱灾激发了蝗虫的求生本能。然而一直蝗虫每次产卵达到80-100个,而这些卵就二十天之后就会成虫,组成新一波蝗虫大军,所以蝗灾如果不加以阻止,蔓延速度是及其惊人的。

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草木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徐光启《农政全书》

连徐光启也认为蝗灾比水灾和旱灾的危害更大,每次遇到蝗灾都是“飞蝗蔽天、天禾尽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清政府开始了政权建设,致力于恢复社会生产与稳定社会秩序,

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从阿克苏多伦迁了五千多人到喀喇沙尔(焉耆)地区屯垦。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喀喇沙尔办事大臣达桑阿报告库尔勒与轮台发生蝗灾,库尔勒“所种大小麦,因蝗蝻伤损,仅收三百余石”,轮台“大小麦俱已成熟,共收获八千一百余石”。而在第二年六七月又在乌什、库车发生蝗灾。乾隆三十年又在哈密“蝗从西北飞来”。除此之外,天山南北发生的蝗灾如下表所示: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新疆清代蝗灾发生部分列表

从上表中的记载来看,新疆在乾隆朝开始开发治理之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基本每年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旱灾或者蝗灾,严重的时候屯垦的士兵都没有粮食可吃,只能以野菜、树皮充饥,还要适当的免除粮税。从时间上来说蝗灾是连续的,从空间上来看也是遍布天山南北的新疆全境。

二、晚晴新疆的应灾机制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历代中央政府也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应对,逐渐总结制定了一些列的措施和方法,晚上成为完整的应灾机制,称之为“荒政”,具体程序包括报灾、勘灾、审户、赈济等基本程序。

1、报灾

在发生自然灾害之后首先需要的就是从下而上的报灾,中原的报灾制度早在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时期就开始了,在顺治十年户部还规定了报灾期限,即“夏灾限六月终,秋灾限九月终,先将被灾情形驰奏于一月之内,查核轻重分数,题请豁免,其逾限一月内者,巡抚及道府县,各罚俸,逾限一月外者,各降一级,如迟缓己甚者革职,永著为例。”

后期有了更加明确细致的规定。

对于新疆而言,统一到建省期间与建省之后的报灾程序略有不同,而在 天山南北路的报灾程序也是不同的。天山北路东部道府、州、县的灾害,有地方官上报给乌鲁木齐都统,再有乌鲁木齐都统奏报给朝廷;天山南路的灾害只要通过各地的驻防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各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来办理的。

通过对一些档案资料的研究可知,新疆建省之前的报灾使用基层社会中类似于乡约的头目汇集灾情,后经过台吉和巡检上报给地方政府官员,再上报给镇迪道,最后由陕甘总督回众新疆、关内甘肃各地的灾情上报给朝廷。而在建省之后设置了新疆巡抚,新疆各地的灾情就由新疆巡抚上报朝廷。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清代新疆蝗灾分布图

2、勘灾

灾害发生之后,勘灾在报灾的同时就可以进行,能够勘察清楚受灾的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做好后期处置。勘灾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实受灾地亩、确定成灾分数,根据成灾分数编制受灾草册,进而制定救灾计划,分别进行蠲缓。

具奏镇西、宁远、莎车、于阗、阜康、吐鲁番、库车、乌什、乌苏、迪化等府厅州县被蝗、被水、被鼠、被雹成灾各大概情形一案。……另文饬知,仍由该司(甘肃布政使司)迅催各道所属赶将成灾地亩,具造花名册记载说明,分别应蠲应缓,报道咨司,汇详细到院,以凭覆……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

在记载中说甘肃布政使司催促新疆受灾各地查勘受灾情况,造册之后进行蠲缓还要求详细到院,这说明朝廷对勘灾的准确性是很关注的。然而对于单位较大的灾害,勘灾的方式和手段就尤为重要。新疆一般采取先有受灾户自己报灾,地方官员实地查勘并核实受灾程度,一次定好成灾分数。何为成灾分数,从现在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受灾等级,成灾分数在五分到十分定为成灾,五分以下定位不成灾。

然而,在灾害治理过程中需要勘灾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受灾地区,对于受到蝗灾的地方,再没有出现蝗灾的地方也要积极进行勘灾,在朝廷发的命令里“通饬各属文武一体遵照,凡属各处地方,无论有误虫孽遗种,均应趁此农务余间,督率兵役农约人等,详细查勘其湖地草场,尤为虫子孼息之所,亟应搈掘遗种,以期尽绝。”

确实,在刚刚开始开发建设新疆之时,一切的灾害都是经受不起的,所以清政府对新疆的蝗灾查勘极为重视和积极。最后将查勘的受灾结果上报与朝廷,朝廷才能按照受灾情况决定如何进行救济。

3、审户

在勘灾之后还有一步就是非常重要的审户,即审核灾民户口,划分出极贫、次贫两类。这一步骤在勘灾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也有在勘灾结束后重新审核后才确定的,审户结果是赈济物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查报饥口,例应查赈之原随庄带查。地保开报,固难凭信,即带烟户册查对,其中迁移事故,也难尽确。在有田灾户,尚有灾呈开报家口,其无田贫户,更无户口可稽,况人之贫富,口之大小,必亲历查验,方能察其真伪。——清·汪志伊《查赈事宜》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领取赈粮

审户过程中要对灾民进行大小口的确定,大口为十六岁以上,小口为十六岁以下到刚会走路的孩子,不会走路的孩子旧不准登记入册。在确定为大小口之后,会发给赈票一联,赈票上详细的填写着灾分、极次贫等级、户名、大小口数和赈粮数量等信息。同样的一联留底以便核查。

还有就是要确定出灾民的极次贫等级,清政府规定:“如产微力薄,家无但石,或房倾业废,鹄面鸠行,朝不谋夕者,是为极贫。如田虽被灾,盖藏为尽,或有微业可营,尚非急不及待者,是为次贫。”还规定,要是极贫家庭,不论大小口有多少都给予赈济,而次贫家庭中少壮年男子可以不给赈济。

除了上述两项标准的确定,还要对灾民的财产损失程度和人员伤亡数额进行确定。在乾隆五十三年的时候,一次洪灾冲垮了诸多居民的房子,官府就对没有能力自己修补房子的贫民进行了补助,在其后的洪灾中死亡的群众还得到了朝廷的抚恤金。所以,财产损失情况和人员伤亡数量也是朝廷赈灾的依据,必须审定清楚。

4、赈灾

赈灾可以说是荒政中的核心环节,概括其应对措施主要有:备荒积谷、借贷、赈济、蠲缓、平粜等。在光绪三年、四年的时候,因为中原的山西、河南等地也发生旱灾,清政府对新疆发生灾歉之年做好了防备预案,那就是命令吐鲁番厅在农业丰收的年份鼓励民众捐储社谷,以保证在灾荒之年有粮可吃、有籽可种。

虽然还有暂借籽种来年如数归还的方法以应对灾荒之年,但是最直接的方法还是赈济,而赈济又分为赈粮和赈银。光绪四年在喀喇沙尔和库车一带发生蝗灾之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就下令以赈粮接济,“据禀,续发汉蒙民人六月分赈六万余斤,应准如前,请办理其被虫灾较甚极贫户口,仍准续赈,以恤残黎。”朝廷除了从内地调运赈粮,还命令新疆未受灾之地的官员查明当年新粮秋收的情况,就近赈济灾民。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左宗棠

除了赈济灾民粮食和银两,实行蠲免、缓征等政策来缓解灾民的负担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在光绪初年,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由于战乱而落后的新疆农业经济,清政府召集民众开荒屯垦,刚刚开垦的土地较为歉薄,再加上两年发生的旱灾和蝗灾,新疆巡抚刘锦堂派人查勘各地灾情后,上奏清政府减免欠缴的额粮及钱款等。共豁免各色粮18627石、京斗额粮17101石、牛价地课银3832两,为了防止官吏中饱私囊,清政府还要求将蠲缓的详细情况进行公示,可谓为了新疆的发展费尽心力。

三、结语

虽然社会在不停的发展,但是自然界的灾害却不会少,相反会因为人类越来越多的各类活动而增加,但是既然我们还要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要勇敢的应对它们。就像现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样,主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定会取得胜利,迎来灿烂的明天。


新疆的旱灾蝗灾频发,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