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大聲呵斥孩子嗎?

寶寶今天9個月21天,會叫媽媽,我之前一直認為這麼小的小寶寶,能分清媽媽呼喚媽媽的原因,在於生存的本能需求,需要媽媽的餵養,需要媽媽的溫暖,需要媽媽的照顧。

但最近我發現,他開始用自己獨特的,發自本能,又簡單直白的方式,表達他愛我。他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喜歡把自己稀罕的東西送給我。

這在以前,從他手裡拿走一個不該玩的東西,幾乎得用力掰開他一根根的小手指頭才行,而且還會瀕臨奔潰哭鬧不止。

你還在大聲呵斥孩子嗎?

01 就像貓的報恩是抓老鼠送給主人,寶寶的愛都在他送給你的玩具裡

我們家寶寶喜歡各種有新鮮感的東西,不侷限於玩具。比如前些天,他發現拼接泡沫地墊的邊能摳起來,越發激起了他的興趣,天天摳起來當劍玩,簡直愛不釋手。

當我在圍欄裡陪他玩的時候,他玩累了“寶劍”,爬到我面前,一隻小手抓著“寶劍”,搖搖晃晃的伸到我面前,把他此刻深愛的“玩具”放到了我手裡。

然後兩隻小手收回,放在胸前揉搓,好像羞怯的不安的玩著手指頭一樣。微微低著小腦袋,露出唯一的兩顆大門牙,靦腆的咯咯衝我樂。他把他覺得最有意思的東西,主動送給了我。

我一開始覺得奇怪,寶寶給我這個泡沫地墊的橫邊幹嘛?我慶幸當時我沒有不以為然的扔到一旁,而是接過他的“寶劍”,立馬摟著他,露出特別驚喜特別開心的表情回應他“謝謝寶寶”!

這讓他原本因為揉搓小手而夾緊的胳膊,立馬向我張開了大大的懷抱,以跪立的姿勢撲到了我懷裡,笑的更開心了。

我立馬覺察到,我理解對了他的意思,做對了他想要看到的反應。於是我又拿著他送給我的“寶劍”逗他,學著他的樣子,這比劃一下,那敲打一番。

這下更把他逗樂了,笑的前仰後翻,撲到我懷裡又拱又蹭。他明白我理解了他的愛,並用他能理解的表達方式回應了他。

那一瞬間,雖然他不會說話不會表達,但是我覺得我們彼此靠得特別特別的近。我覺得他真的滿眼都是我,他最喜歡的東西自己玩過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是跟我分享,讓我也得到那樣的快樂。

你還在大聲呵斥孩子嗎?

02 用默契,化解一場叛逆的抵抗

後來有一次,晚上我給他洗澡,肉乎乎的小人兒坐在澡盆裡,饒有興趣的玩著水裡的毛巾。這麼大的寶寶還處於口欲期,見著什麼感興趣的,都先放嘴裡嚐嚐。

吸飽了洗澡水的毛巾,可不能讓寶寶吃進肚子裡,我就想搶下來。可試了幾次都沒搶下來,別看人不大點,力氣還不小,攥緊小拳頭死死抓住溼毛巾,一意孤行的往嘴裡塞。

眼看僵持之下,寶寶馬上就要生氣大叫了。我只能冷靜下來,想起我們之前玩“寶劍”的快樂時光,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溫柔的跟他說“可以給媽媽嗎”。他突然停下,抬起頭用晶瑩透亮的大眼睛看看我,略有不捨的鬆了手,把溼毛巾讓給了我。

看他略顯失落,我逗了逗他的小臉蛋說“謝謝寶寶把毛巾送給媽媽,媽媽就用寶寶送的毛巾,給寶寶洗白白啦”!他立馬忘記了不開心的事,咯咯的樂開了花,開始興奮的拍打水花玩,時不時又抬起頭來衝我笑。

對我來說是一次意外的收穫,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正是我之前正確的回應方式,建立了我們之間的小默契。

這點小默契就是,他不喜歡別人搶走他的東西,限制他的行為,但是他願意把自己當下最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她最愛的媽媽,並且在完成這場分享後,媽媽應該回應他“謝謝”來結束這場分享“儀式”。

從此,他每次拿著不該玩的東西“搗亂”時,我就坐到他面前,兩隻手伸向他說“可以給媽媽嗎”,即使看得出捨不得,最後也都給我了。

這比之前強行教育他“寶寶那個不可以玩”,強行讓他放下,或直接從他手裡搶過來,要行之有效得多,也沒有激發他的負面情緒,不哭不鬧。

他可能心裡想著,雖然自己很捨不得,但是既然媽媽想要媽媽喜歡,還是給媽媽好了,誰讓我這麼愛她呢。這麼想,我們家寶寶還真是個小暖男呢。

你還在大聲呵斥孩子嗎?

03 日常積累的“小默契”,卻是教育孩子的“大法寶”

我很慶幸當時發現了寶寶的這點成長,發現了他的小心思,正確的做法既沒有讓他傷心受挫,也讓避免了我們之後的很多矛盾隱患。

而很多媽媽,在面對孩子的行為,總是用大人的價值觀,逼迫孩子去做出令他們滿意的,所謂正確的行為。

比如,當孩子害怕恐龍玩具時,讓他學會勇敢,這對大人來說看似簡單,見怪不怪,但對未經世事的孩子來說,這太難了!勇敢是什麼?對他來說這太抽象了!不如跟他說“你看,這是佩奇的弟弟喬治最喜歡的恐龍呀”。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們很多行為或許出自本能,在他們的小腦袋裡無關對錯,怎麼引導,全在父母一念之間。

在他做了大人認為不好的行為時,給孩子另一個正面的選擇或是引導,比直接否定他的行為,直接逼他面對,要有用得多。

其次,孩子更願意聽從他內心最信賴的聲音。成為孩子最信賴的人,就能在孩子今後的教育過程中,事半功倍。而在此之前,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學會理解孩子的行為語言,用同樣他們能理解的行為去表達愛意。

這樣更有利於建立你們之間的小默契,培養你們之間的小儀式。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犯錯時,用日常積累的這些默契,屬於你們之間的“語言”去化解,而不是大聲呵斥、嚴厲制止、一味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