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我丟人現眼了”!尷尬的母女關係從不會說愛開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同樣的感受,就是方言環境下對“愛”的表達肉麻得難以啟齒,尤其是南方方言。

父母那個年代的家庭教育觀念還是偏向保守的,尤其是小城鎮的家庭。

小時候家裡很窮,房子很小,印象裡除了一天三餐一起吃飯以外,最溫馨的家庭時刻,就是一家三口擠在一張床上躺著看電視,我總是跟媽媽搶爸爸的肩膀。尤其是冬天,南方的冬天,晚上最是熬人,一家人取暖基本靠擠在一床被子裡共用一個暖水袋。

媽媽靠在爸爸的肩膀上,這是小時候見過的的,爸爸媽媽最親近的時刻。

牽手、擁抱這些表達親近和愛的方式,是羞於去做的,更別提對家人說“我愛你”,這三個字更是難以啟齒。類似的像“謝謝”、“對不起”、“我錯了”等,也是面對家人肉麻得張不開口的。

“別給我丟人現眼了”!尷尬的母女關係從不會說愛開始

我們從來不說“謝謝”,以至於時間長了總覺得對方的付出是應該的。

我們從來不說“對不起”,以至於每次吵架,心裡明知道自己做錯了,也要礙於面子上的矯情,硬要死撐著冷戰幾天。

我們從來不說“我錯了”,以至於每次合好的時候,都在小心觀察對方,誰也不想做先下臺階的那個人,因為這樣很沒有“面子”。這麼多年,我媽的一句“吃飯了”,化解了無數次矛盾。

我們從來不說“我愛你”,以至於我們都是那麼沒有安全感,總是在雞毛蒜皮的爭吵中刷存在感。

雖然我們經常吵架、互懟、置氣不理對方,也說過很多讓對方傷心的話,但是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對媽媽說過一句“對不起”。

現在那些爭吵的瑣事我都已經記不清了,只有一件事,是我深藏在心底裡的愧疚,這麼多年我覺得最對不起她的一件事,說過的最傷她心的一句話。

“別給我丟人現眼了”!尷尬的母女關係從不會說愛開始

“你走吧!別在這給我丟人現眼了!”

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在課間找來學校,質問那個總是欺負我羞辱我的男孩子,這是我當著全班同學和班主任的面,衝她大聲喊出的一句話。

在眾人的嘲笑下,我哭得稀里嘩啦,當時我眼裡腦子裡全是“哈哈哈哈,愛哭鬼!看她就會找媽媽!”。長大以後每次想起這件事,我還是會不自覺的哽咽,我想當時低頭回家的媽媽,肯定偷偷哭了很久。

長大以後,我們都沒有再提起這件事,或許是都不想讓對方難堪,心酸,和愧疚。但是從媽媽這麼多年的言行舉止,我明白那句話一直都刻在她心裡刺痛著她。

她總是說,你不會嫌我丟人吧?不會嫌我難看吧?每次我想帶她去吃點好的,買好看的衣服,嘗試她沒做過的事情,看她沒看過的新鮮事物,她總是嘴上說著不想去,不感興趣,我知道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卑。

她害怕因為自己沒見過世面,在外面出醜我會嫌棄她,會嫌她丟人,她甚至覺得我愛家裡的貓都比愛她多。

“別給我丟人現眼了”!尷尬的母女關係從不會說愛開始

小時候我不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女孩,長相平庸,膚色很黑,很短的頭髮,總是穿著哥哥姐姐不穿的舊衣服,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兩個哥哥住在一棟很小很舊的樓房裡。

從我記事以來,我就是個自卑的孩子,在家不被爺爺奶奶待見,被哥哥們欺負,在幼兒園老師總是被老師忽視。六一兒童節全班一起表演節目,就只剩下我一個人在臺下坐著,周圍全是空凳子,一大片空凳子外,別班的小朋友看我的眼神,比看臺上的節目還精彩。

我也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就已經跟不上班上的進度,於是又因為家境、長相、穿著、學習差,笨,內向,軟弱之類的,被班裡的男生欺負。

那時候我每天都在學校哭,不想上學,每次只有媽媽會安慰我、關心我、盡她所能給我溫暖。自打我記事以來,童年的溫暖,都是來自媽媽,因為只有她總是無條件的相信我,替我出頭,用她的方式保護她的孩子。

而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在意自己的自尊和可笑的“面子”,幼稚的以為,只要我自己體面了,就不會被別人欺負。結果我用了二十年,小心翼翼,也沒有抹平那句話在媽媽心裡的傷害。

“別給我丟人現眼了”!尷尬的母女關係從不會說愛開始

媽媽老了,她脾氣不好了,變得不耐煩了,我也想給她力所能及的愛,我也努力讓自己變得有耐心。雖然我還掙錢不多,我想帶她去吃點好的,買她喜歡的衣服,陪她做沒做過的事情,看她沒看過的世界。

前幾年我總是急迫的解釋“我不會嫌棄你的”!現在我明白說再多,都不如在她問我可不可以這樣,可不可以那樣,她想要這個,想要那個的時候對她說,好啊,對,我也這麼覺得,隨便你啊,都行,好看,你喜歡就好。

我希望她能大大方方,心安理得,自信的跟我出門,我希望她能明白,不管她做什麼我都不會嫌棄她,不管她什麼樣我都愛她!

自己當了媽媽以後才發現,我的媽媽開始老了。我恍然大悟,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我還沒得及帶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果能重來,我還是會在天上選她作媽媽,我只想做她的女兒,一輩子跟她黏在一起。

如果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在她心裡埋下“嫌棄”的種子。

如果能重來,我要每天對她說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