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47歲的我,國企從業26年,面臨被淘汰

知天命的年齡忽然要面臨失業的困境,工作26年了,本以為在國企可以安穩的熬到退休,一生安安穩穩、平平淡淡,隨遇而安。沒想到在臨近退休的年齡迎來了國企再度改革,面臨著因為年齡原因被淘汰,心中的惶恐與不甘交織著,夜不能寐,寢食難安,精神在崩潰的邊緣。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在此關鍵時刻,上蒼讓我遇到了“今日頭條”,改變了我的後半生。

01

突發變故 天塌了

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上午,剛上班就接到總公司的通知,全體中層幹部到總部開會,會上宣佈了新任公司董事長,並下達了全面改革的通知。

旋風從公司中心的機關開啟,全員起立,全員競聘,全面改革。

改革是國企賴以生存發法寶,每當遇到瓶頸或者效益下滑,瀕臨無法維持之際,國企就會揮動“改革”大刀,在一片鬼哭狼嚎的哀怨中,砍下累贅,丟下包袱,輕裝上陣,再啟航行。

當我滿懷信心做好迎接新挑戰時,接到的信息是,這次改革重點是將80後和90 後的新人推到領導崗位,參加競聘的條件很苛刻的控制了年齡。留給70後的只有一片荒野,要麼是買斷工齡,要麼是隻做一般員工,或者自動辭職。

而作為九十年代初接受國家分配政策的70後們,以一腔熱血終身效勞一個企業的夢想被打破了。

當初,遙望私企和外企,裁人風波時,作為國企的一員,內心是踏實的,因為,國企是穩定的,是適合一生生存的。一如日本的企業,大多是終身制,這樣,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強,效勞精神堅定,員工隊伍穩定。

不覺中,自己就成為了改革大潮中被淘汰的一員了?

想不通,論學識,自己具有學歷,擁有高級職稱,論工作能力,自己帶領的部門業績顯著,論對企業的貢獻,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更是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企業。到頭來,因為年齡的原因,企業毫不留情的拋棄了自己,讓還有6、7年才達到退休年齡的自己提前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那種不甘將自己快燃盡!

自從知道將要被企業拋棄,心情就極其的低沉,沒有了工作,人生也就沒有了方向和目標,每天上班如同嚼蠟,無所侍從。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因為我從事的是黨務工作,平時接觸的多為國家黨政方面的文件和學習,相對來說比較正統,不拘言笑,一本正經,與媒體的接觸也多為“人民日報”、“時事政治”等報刊和雜誌。自媒體,接受最多的是微信,因為公司部門之間的很多溝通也是建立在微信群中。所以,對於“今日頭條”也只是當做了新聞獲取的一個通道而已,並沒有特別的投入。

02

偶遇頭條 重見曙光

沒想到,有一個偶然的機會,被一位報名學習寫作的自媒體老師拉入群中,參加了今日頭條的“集訓營”,開啟了未知世界的大門,開啟了新的人生之旅。

接受今日頭條集訓營的學習是在9月底,面對茫然的學習,訓練營的老師給出了實操的指導。從如何寫頭條的文章,到微頭條粉絲的增長,再到悟空問答的回答,最後是如何申請“原創標”功能。

我跌跌撞撞的跟著老師和訓練營中的同學,一步步開始了學習。

第一部分,學習瞭如何發佈文章、《頭條號文章原創標申請必過指南》、《頭條號文章排版指南》,同時還要完成2篇文章的寫作和2個帶#頭條話題的微頭條寫作。

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和寫作,讓我初步瞭解到頭條文章、微頭條寫作是怎麼回事,如何操作。最基礎的是圖文有字數的要求,並且要帶配圖才行,而且要求要有深度,要有垂直度的限制,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微頭條的字數只要求在200字以上就好,主要是以短平快為主,儘量是一些新鮮的新聞類或者突發的興趣類的小短文,讓讀者能夠快速獲得信息。

第二部分的學習是《頭條號原創標總過不了?這些誤區一定要避免》、《學會5招,小白也能打造爆款頭條》、《頭條號文章排版指南》等課程。

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讓我明確了為什麼自己的原創標沒有通過,與頭條要求的標準,自己還差了哪些方面。尤其是在垂直度方面,自己寫的比較雜亂,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看到哪些社會現象就想品論,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有文藝類的,有新聞評論類的,有育兒類的,有影視類的,還有情感類的,等等。總體感覺雜亂無章。而頭條原創標要求,必須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類發表有深度的文章,從觀點到論點再到論據,最後還要有論述,層層深入,給讀者以啟迪。

第三個方面問答課,《如何通過問答進行變現》《付費專欄賺錢攻略》、《今天頭條精品課》等課程,重點是為了激勵創作者們的積極性,因為有了付費,有了收入,對於自由撰稿人也是一種肯定和生活需求的提供。

看著群裡同學們都積極的炫耀著自己的收益,雖然一開始沒有多少,都是幾十、幾百元,但是大家都很興奮,感覺自己的寫作得到了讀者的認可,這對於一個初涉足寫作的人來說,具有極大促進作用。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03

堅持學習 奮鬥集訓

大家受到刺激,是有位同學經過一個多月的耕耘,竟然收穫了“青雲計劃”的青睞,給出了5000元的獎勵。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收益啊,讓同學群裡頓時炸了鍋,大家紛紛取經,詢問如何獲得的?讓其將文章分享到群中,好認真的學習,也爭取能夠收穫此殊榮。

看著大家幹勁十足、摩拳擦掌的樣子,我也被感染了,也奮筆疾書、埋頭耕耘,一天寫一篇圖文,幾篇微頭條,幾個問答,忙乎了一個多星期,收穫慘淡,閱讀量也不太多,自己就如同洩氣的皮球一樣,沒了勁頭。

就在準備放棄時,頭條的管理員老指出師我的文章中的不足之處,並給出了誠懇的意見:“文字絮叨、題目需要改進提升!”

短短十二個字,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老師的指導勝過自己沒頭沒腦的亂闖,針對今日頭條管理老師提出的問題所在,我沒有立即下手修改,而是認真的思考了多日,並回過頭來,將自己所寫的文章一篇一篇的仔細讀來,深深體會著“絮叨”這個詞。

一針見血,我所寫的文章中有很多地方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的,我用了一段嘮嘮叨叨的訴說,再次讀來,真的如老太太在絮叨一般,看的我自己臉紅耳赤。

再說說題目,慣用了寫公文的標準,如“大學生畢業,初入職場,應該怎麼做”、“金錢與幸福”等等,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股腦的寫在了題目上,使得題目沒有新意,也沒有吸引眼球的衝擊,如同一杯白開水。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04

在不斷改進中前行

既然認識到不足,說改就改。

隨後每一篇文章寫完,我都會反覆研讀很多遍,並且能簡單說明的堅決不再贅述,讓文章的結構更加緊湊,更加有增量,也相應的向深度挖掘。同時,對於標題也用心鑽研,多看那些爆款文章的標題是如何寫的,看的多了就會有了體會。

就這樣,又堅持了一個月的寫作,一週保持在三篇以上的圖文,可是“原創標”的申請還是未通過,讓我感覺有些洩氣甚至絕望,但是更多的是不甘心。為什麼同學們都能過,而我卻兩次都未過呢?

痛定思痛,更加認真耕耘,終於雲開見月,在第三個月時我的“原創標”開通了,那份興奮難於言表,只能用“感慨”兩字表達。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通過申請“原創標”艱難的旅程,我個人總結了幾點小小的經驗:

一、字數,原來知道原創標的申請有字數的要求,1200字就行,就根據自己的感覺寫寫到1200字時就基本收手。可是後來才知道,優質的圖文寫作最基本的字數大都在2000字以上,才能將文章寫出特色。

二、原創標只看文章質量,不管閱讀量和點贊量。一開始,每當看到自己寫出的成品有人閱讀就很興奮,每天都特別在意閱讀量的攀升,為了能夠寫出爆款,不惜犧牲自己的寫作風格,一味的追逐讀者的喜好,最終喪失了文章的質量。

三、文章的垂直度不夠。有時寫影評,有時寫職場,有時又投入到育兒的創作中,總體給人感覺涉及範圍太廣,沒有一定領域的深耕。我們不是百科全書,真的沒有必要將自己弄成“萬事通”,所有的話題都想涉足,那樣只會讓自己雜亂無章,無暇顧及垂直度的深挖,讓讀者感覺你的文章泛泛無味!

四、文章輸出不均衡。有時看到閱讀量高很興奮,一鼓作氣一天能寫出兩篇文章,有時看到點擊量不高,感覺灰心喪氣,人也懈怠了,好久沒有一篇成稿,整體感覺是根據心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恆定的輸出,讓頭條平臺缺乏可培養性。

五、缺乏連續增量。頭條的原創標是要給讀者一定的知識增量的,如果讀者看了我們的文章,沒有什麼收穫,那他為什麼還會關注您,繼續閱讀您的文章呢?而如何具有知識增量呢,那就要求作者不斷的學習、讀書,先給自己輸入,才能經過消化,進行優質的輸出啊!

六、圖文不符。一開始創作時不知道每篇文章最好要帶圖,這樣更有可閱讀性,並且圖文要一致,不能文章寫的是牛的事,配圖卻是馬的豔照,必須圖文相關。同時,還有一點與圖文相關的事,那就是排版。請不要將一篇一千多字,甚至更多字的文章一通到底,中間沒有空行,沒有圖片相間,讓讀者讀著您的文章有種窒息的感覺,這樣的文章很難有讀者願意閱讀完,往往看了開頭,下拉後就沒有興趣通篇讀完了。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最後,想說因為結識頭條,真的改變了我後半生,讓我從失意中走出來,又看到了新的光明。

人,不怕忙碌,就怕無所事事,每天一早睜開眼不知道該幹什麼,尤其是對於從事穩定工作快30年的人,突然就從忙碌中戛然而止,沒有緩衝沒有準備,每天習慣性的拿起包準備上班,卻在出門的那一刻才想起“再也不需要準時上班打卡了”!那種失落,就像心被挖空了,失魂落魄,何去何從?

自從有了“今日頭條”,我的日子又忙碌起來,每天關注新聞,哪裡有什麼新鮮事馬上寫成微頭條,和大家共享;悟空問答中有適合自己回答的問題也馬上組織語言,根據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儘量詳實的為提問者出主意、排憂解難;對於自已人生情感的感悟和對一些社會現象的剖析,也是儘量做到積極向上,正向循環,讓正能量每天增長,讓自己活在自信快樂中。

我,48歲,國企工作26年,面臨淘汰,“頭條”讓我從頭再來

感謝“今天頭條”,帶給我“每日三省吾身”,“每日充滿希望和活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