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援鄂醫護反映“入編”問題,濟南市衛健委:尚無政策

近日,山東濟南市一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稱,自己是山東省首批援鄂醫務人員,8月份,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控制總量)1063人,對於包括她在內的濟南四十多名合同制援鄂醫務人員,在轉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方面,未見政策上有“傾斜”。

就此,10月7日下午,濟南市衛健委答覆稱,該網友提出的針對編外醫務人員直接轉為編制內(控制總量管理)的要求,目前濟南市尚無相應政策。答覆稱,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聚焦一線貫徹落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措施的通知》要求,濟南市迅速落實一線醫務人員關心關愛的政策。同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出臺一系列具體措施。濟南市衛健委將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通過不同方式,盡力推動編外一線醫務人員納入編制內(控制總量管理)問題的解決。

今年8月24日,濟南市衛健委在其官網發佈所屬20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控制總量)簡章,共招聘1063人。在招聘範圍和條件一欄,該簡章未提及對援鄂醫務人員的招錄有政策方面的扶持或者傾斜。

今年3月下發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聚焦一線貫徹落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措施的通知》中,曾提到保護關心愛護措施向一線醫務人員傾斜、臨時性工作補助的計算和發放、及時發放衛生防疫津貼等方面的具體措施,但也未提及針對編外援鄂醫務人員“入編”的措施。針對援鄂一線合同制醫務人員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各地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做法不一。

今年3月,針對馳援湖北醫務人員中的編外人員,廣東珠海市啟動了招聘“綠色通道”,通過直接考察方式,將符合條件的19人從單位合同工轉為有編制的人員(不含駐珠海醫院的9人)。5月,陝西省開闢“綠色通道”,定向招聘188名援鄂一線合同制醫務人員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同樣在5月,在山東另一地級市淄博市,淄博市中心醫院、淄博市第一醫院等7家市屬醫院的23名援助湖北、援省編外護理人員辦理了正式聘用手續,並納入人員控制總量實名制管理。關於“入編”問題,也有其他省份援鄂醫務人員希望得到解決。4月9日,有援鄂醫護人員在甘肅省衛健委官網領導信箱留言稱,自己是援鄂醫療隊的一名護士,從抗疫前線歸來,還未解決編制問題,工資只有1700元,希望領導重視。

甘肅省衛健委4月13日答覆稱,醫院編制是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主管,建議其向蘭州市衛健委反映情況。該事情經媒體報道後,引發社會關注。一個月後,蘭州市衛健委公示,擬將蘭州市援助湖北醫療隊18名臨聘醫護人員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今年5月12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中心醫院中醫整脊科主任王紹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濟南市共有125名援鄂醫療隊員,其中46名是合同制非編人員,建議濟南市能制定相關政策,由市編辦、衛健委、人社局等相關部門具體牽頭,簡化程序,能“破格”解決這部分編外醫務人員的編制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