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桃红杏黄时一、我的村子我的家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有薄田却未曾耕种(已转租),或许应该说我已经是一个打了折扣的农民。我家世代居住在这里,算得上这里的土著居民了。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发生过很多很多的事儿。思虑再三,我还是决定把这儿的故事写出来,当然都是和“我”有关系,围绕着“我”来写的……

待到桃红杏黄时一、我的村子我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也算是群山环绕,在群山之中,有一片开阔地,算是平原。如果俯瞰,这种地貌应该是盆地吧。

待到桃红杏黄时一、我的村子我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盆地的最南边,有一个普通而又古老的村子——晒甲村。相传唐太宗征东,打了败仗,逃到此地已是人困马乏。看看追兵尚远,附近又有山林可以躲避。于是就摘盔卸甲,自己躲在树荫下休息,盔甲则放在一块大石头上晾晒。后来有了人家,逐渐形成村落,就叫晒甲村。

我出生的时候,村子房舍整齐,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石头瓦房。从古及今这房子就像是从没出现过新的款式似的,要说变化也许就是以前贴的窗纸现在换成玻璃了吧。

一条小河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弯弯曲曲沿着大半个村子永不停歇的流淌着。河水很甜,据说远比我们吃的井水好喝,又甘又甜。

待到桃红杏黄时一、我的村子我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户人家的北门口,站着一个年轻的女人。这时候是80年代初期,一切都显得简陋。所以这女人的穿着除了干净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提得了——衣裤都是打了补丁的粗布衣服,不是内行根本就看不出是什么款式了。那时候的农村根本没条件讲究衣着,有的穿就算不错了。

这女人不时的向四处观望,像是在寻找什么人。

“他婶子,站这干啥呢?”说话的是西边隔壁的嫂子。在农村就这样,都是这的人代代相传,说是嫂子年龄起码也要差20多岁。

“我家成儿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这孩子出去大半天了也不知道回来……”她嘴里的成儿就是我。没错,她就是我妈。

“和谁走的,这么大孩子了没事儿的。”

“小毛,他俩在一起就没个正型儿。”

“还是的,小毛都七八岁了,没事儿。”

“唉,我就怕她俩下河……不行嫂子,我得去找找……”说着话她已经走了出去。

我妈就是这样,干什么事儿都是风风火火。没办法,急脾气的人就这样,你说咋整?也难怪妈着急,那时候我才五岁,比我大的小毛也不过七岁,我家在村东头离河又近,怎么能不担心?

那时候大人苦孩子也苦啊,5、6岁的孩子都算大孩子了。你看吧,像我这么大的再带着个刚会走的玩耍的,在大街上多的是。那时候也没车,就算有顶多也就是富裕人家的大车。所以只要不下河,那就玩去吧,基本出不了什么危险。要不能怎么办?一天到晚干不完的活哪有时间管孩子?

我不知道妈都去哪找我了,反正等她回来,我已经到家挺长时间了。她看见我长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又回到原处正常工作去了。

“成儿,你去哪了?”

“我和小毛哥拿弹弓打鸟去了,没走远。”母亲性子急脾气自然就大。我怯怯的,不敢看她。

母亲并没有发脾气,轻轻的把我搂进怀里:“成儿,记住不管和谁都不能下河,河里真的淹死过人的。妈有很多活要干,没时间找你……”

可不是嘛,妈要做饭喂猪,要去地除草浇水施肥,一年到头也没几天清闲时光。爸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去离家四五十里远的地方当小工。每到傍晚,我都会去接他,我喜欢坐在爸爸自行车大梁上的那种感觉,那种威风凛凛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家,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哦,忘了。还有我奶奶,只不过奶奶经常不在家。因为,我有一个大姑,她是残疾人,奶奶要帮着姑父照顾着家,照顾着大姑。

所以我家应该是有着四口人的三口之家。

好了,今天就到这了,明天继续我们的故事:二,不一样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