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如此科普,對得起死去的烈士麼?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獨立軍事評論員,IT業觀察者

前一陣子,中美談判波折不斷,央視重播了《英雄兒女》《上甘嶺》《冰雪長津湖》等好幾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中國知名導演也準備拍攝新電影《長津湖之戰》。在中美長期博弈的情況下,抗美援朝的熱度顯然會比過去高一大截。

那麼普通人去哪裡瞭解戰史呢?中文百科恐怕是最主要的途徑。雖然在資深軍迷、歷史愛好者眼中,百度百科在搜索工具、百科網站方面處於“鄙視鏈”的低端,但不可否認,它在中文網絡的實際影響力是很高的。

我不信任“百度百科”的原因很簡單,它本就不是以可信度和準確性見長的東西,甚至鬧過不少笑話:國內某電視臺曾經引用百度百科的內容做節目,結果滿臉嚴肅的主持人用朗誦腔大談“釣魚黨”胡編亂造的“蘇軍入侵捷克的‘尤里復仇’行動”和“GTX690戰術核顯卡”……

這個電視節目對百度百科的口碑已經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面是專業度低,另一面是普通用戶的信任,造成的結果就很尷尬了。筆者寫的軍事文章下面,就經常有一些讀者拿著“百度百科”的內容作為論據,怒斥筆者是“白褲衩”(或者“大粉紅”),而他們引用的內容,往往是和“GTX690戰術核顯卡”類似的水平。對此,我也只能無奈。

正因為如此,最近一位前輩憤憤不平地跟我說:“你看看這百度百科,又在誤人子弟,你要好好揭露揭露他們”的時候……其實我一開始是覺得不以為然的,畢竟那麼多年來,百度百科的大量軍事、歷史詞條就是這個樣子,實在無力吐槽。

但是呢,等我看了百度百科的“長津湖戰役”詞條,又覺得不吐不快。畢竟還是有很多人把百度百科當教科書看的,所以,讓我們來較個真。

雖說“人人可編輯”,但作為一個普及平臺,是不是應該有一定的審查?不然豈不是成了傳播錯誤信息的捷徑?

百度百科詞條截圖,莫名其妙的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稱為“多國部隊”不明所謂,鬧出“聯合國軍”“實際參戰3萬餘人”是把大部分韓國人和部分美國人都不算人,更別說傷亡人數方面的問題

烈士們不會自己站起來說話

我們必須為他們鳴不平

可能因為長津湖戰役的殘酷,相關歷史資料在國內相對於抗美援朝的其他軍事行動要少一些,查閱也要花費一番功夫。

不過這場戰役並不是什麼“被遺忘的戰役”,在我軍的資料中,長津湖戰役通常被稱為“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役”中的“鹹(鏡)南(道)戰役”,我軍創造了成建制殲滅美軍團級部隊的戰例,這在朝鮮戰爭中也是僅有的一次。因此相關文史資料雖然絕對數量少一些,卻不難獲得。

這些資料的大部分內容是我軍對於長津湖戰役後勤組織、戰役計劃和實施的反思和總結教訓,可見對於這場戰鬥死亡一萬多,凍死凍傷數萬人的戰役,在我軍這邊的主基調是反思。

但軍內對具體問題的反思是為了在今後以更小的代價取得更大的戰果,並非否定“鹹南戰役”本身是一場重大的勝利。

這場戰役,參戰的我志願軍9兵團許多兵員來自江南地區,包括從上海地區徵召的士兵。

筆者的舅公原是個紈絝,在上海戰役中卻也被國民黨軍抓了壯丁,沒幾天就起義加入瞭解放軍。一年後,他隨9兵團去了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去了長津湖,並永遠留在了那裡——遺體未能找到。這也是我如鯁在喉,必須說說這事的原因,因為已經為國家犧牲一次的先輩是不會站起來為自己講話的,我們這些後輩如果不站起來為他們鳴不平,就太不應該了。

入朝前,九兵團原本在東南沿海地區準備攻臺作戰,在上海地區徵召了不少兵員。因此長津湖戰役中,有很多上海籍的戰士長眠在了異國,這其中也包括了筆者的舅公

所以,當筆者看到百度百科“長津湖戰役”詞條中大放厥詞的內容時,難免也感到氣憤難平。

“百度百科”上的“長津湖戰役”詞條,大部分內容源於維基百科中文版,而後者又基本來自維基百科英文版早期某一個版本的翻譯——維基英文版現在的內容已經與中文版有很大的差別了,因為沒有人把英文版後面若干的修訂和增補對應加到中文版上。

那麼維基百科中文版的內容是誰翻譯的呢?大多來自臺灣和國外的中文用戶——可想而知與中國相關的軍事、歷史內容會是啥樣了。

這種話到底是站在什麼角度說的,居然堂而皇之的在一個被很多人當做“教科書”的網站上存在著

美國媒體為了宣傳需要,將一場丟盔棄甲的逃亡說成“向後進攻”,我們的百科網站也跟著起鬨,真是令人齒寒

至於百度百科,由於我們前面提到的種種因素,真正熱衷於在上面更新靠譜內容的人少之又少,而百度百科自己顯然沒有在內容上進行嚴格把關,結果……很多不那麼“敏感”的歷史條目因為缺乏必要的審查,或者說審查者的水平不夠,就變成了“長津湖戰役”詞條這種,向我們自己開炮的模樣。

讓我們看看這個條目——當然較真來看的話,有問題的肯定不止我挑出來的這麼幾條。

參戰兵力“實際”是12萬對3萬?

因為韓國人不算人

首先,在最上面,“參戰兵力”就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歷史發明成果”,說志願軍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兵力16萬餘人,實際參戰12萬餘人,而“聯合國軍”參戰兵力十萬人,實際參戰卻只有3萬多人。

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普”啊!

試問,美軍如何做到十萬多人投入作戰,而“實際參戰”卻只有3萬呢?

回答,南朝鮮人不算人——就是這麼簡單,因為美軍陸戰一師有2.5萬人,那全部美軍和非韓國的“聯合國軍”差不多加一塊就是3萬人。這個條目的編寫者認為,除了這3萬人,南朝鮮軍隊都不算人。

真是一個漂亮的不等式,充分渲染出志願軍人多勢眾,人海攻勢,美軍孤軍奮戰,努力逃生的緊張,驚悚的氣氛——你可以想象,在好萊塢電影裡,一開場就用一個黑色銀幕,上面打出白字:1950年冬季,朝鮮長津湖,三萬名聯合國軍正在向中朝邊境挺近,他們不知道,12萬中國人即將包圍他們。

呵呵,氣氛營造得不錯啊!這讓我想起美國自己1951年拍攝的反映長津湖之戰的電影《上刺刀》,其中志願軍不僅有喀秋莎火箭炮,各種大口徑重炮,而且進攻起來那都是漫山遍野的人海戰術,甚至還有成群結隊的M3、M5輕型坦克(或許是扮演日製坦克,但其實當時志願軍根本沒有坦克,朝鮮人民軍的坦克部隊也已經損失殆盡)……

美國電影《上刺刀》中出現的志願軍不知型號坦克,似乎是用M4底盤搭建的道具車

這就是美國人對國內解釋在第二次戰役中遭到慘敗的說辭——不是我們不能打,是共軍人太多,裝備太好啊!

可惜,長津湖戰役中,我們的先輩只有手裡的M1917步槍(我軍將內戰中繳獲的美製武器集中交給了志願軍,原意是希望在朝鮮戰場上方便就地使用繳獲的美軍彈藥)、最重型的武器可能只有擲彈筒、迫擊炮和少數在中國內戰中被當作“重炮”的75毫米野戰炮。

我軍在兵力上只是稍佔優勢,武器裝備差距極端明顯,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給美軍造成了沉重打擊,這本身就是一場意志的奇蹟,也是我軍戰役法、步兵戰術水平遠勝於美軍的標誌

就是靠著這些武器,在總兵力也只是稍稍佔優(畢竟你不能跟百度百科條目編輯者一樣,把南朝鮮人都不算人啊)的情況下,去打了這麼一仗。

詞條卻變著法地汙衊他們是靠人海戰術?

原來美軍也不全算人

至於別的詳細的錯誤,退役解放軍軍官王正興的《這就是戰爭》公眾號中曾有系列文章深入分析美國方面對長津湖戰役論述的荒謬,我們就不一一列舉,只把百度百科也引用,並且濃墨重彩描寫的兩段挑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第一,是關於下碣隅裡戰鬥。百度百科中對下碣隅裡描寫的重點之一是美軍在那建立了一個臨時機場,而這個機場又是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此前親自下令建設。這一段甚至影響到了王樹增老師的《遠東朝鮮戰爭》,其中也對這個機場進行了大量的描寫。

沒錯,在當時環境下,美軍有一個臨時機場,能夠使用直升機將前線傷兵運出,對於志願軍來說,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也給我軍對現代化、工業化、機械化戰爭的認識,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但是,這個機場真的很有用嗎?關於陸戰一師利用這個機場“運出大量傷兵”的描述究竟掩蓋了什麼?

我們看到,在美軍提供的材料中,關於陸戰一師的傷亡數字和機場運走傷員的數字完全對不上號。

以下是《這就是戰爭》公眾號作者對於圍繞野戰機場的傷亡數字的一個簡單推論。

美軍在下碣隅裡的機場主要是通過H-13輕型直升機來運走傷員,這是當時志願軍根本不可能具備的能力

1. 12月6日,包括被空運走的,下碣隅裡的美軍傷員大約5000人。

2. 空運走的傷員是4468人,很多輕傷員參與了突圍。

3. 陸軍和其他部隊(英、韓)的傷員是1160人左右,因此陸戰1師的傷員在3800人左右。

4. 飛機運回537名傷愈歸隊的美陸戰隊員。

5. 陸戰1師聲稱:10月26日至12月15日,共陣亡604人,傷重死亡114人,失蹤192人,傷3508人,戰鬥傷亡總數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鬥減員,主要是凍傷和消化不良,但在戰役期間大部就已傷愈歸隊,也就是說飛機運出去的基本沒有幾個凍傷的人員。

6. 而在開始突圍之後共陣亡158人,傷重死亡20人,失蹤23人,傷762人,合計963人的傷亡。

7. 也就是說,按照陸戰1師的說法,加上與四十二軍的戰鬥和89師的阻擊戰鬥,陸戰1師只有3508-762=2746名傷員。再減去前期作戰傷愈歸隊的537人,突圍前的傷員最多隻有2209人。

長津湖之戰中,美軍為了修復水門橋,臨時在日本訂製鋼樑,通過C-119運輸機空投到前線,將我軍認為無法修復的橋樑修好,奪路而逃,這對於初次見識機械化戰爭的我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最終的答案是,原來美國人不把自己人當人看待,到底是動物還是其他,我也不知道了。

換句話來說,按照百度百科詞條的看法,不僅韓國人不算人,美軍很大一部分也不算人——嗯,這就很有意思了。

美軍和“空氣”血戰6天

百度百科詞條中關於下碣隅裡作戰的另一個結論性內容是:

到12月1日,志願軍58師實際上已經被摧毀建制,其殘部在等待九兵團26軍的增援……

事實上如何呢?

根據我軍的戰史,下碣隅裡作戰中,11月30日晚,按兵團命令,20軍58師要在這一天攻殲下碣隅裡之敵,27軍三個團配合作戰。然而實際上此時27軍正在圍攻新興裡的美軍,抽調不出部隊。

而此前,11月29日,58師172團佔領了下碣隅裡防禦圈的關鍵高地東山,美軍連續發起反撲。當天,懷抱炸藥包與進攻美軍同歸於盡的英雄——楊根思就犧牲在這個陣地上。

打到30日,58師也確實傷亡慘重,全師將剩餘能戰部隊整編為12個連,也就是說已經傷亡過半。

美軍將長津湖之戰中向下碣隅裡、黃草嶺方向撤退的這段路稱為“地獄火峽谷”

30日晚間,58師以決死的氣概,將最後能戰鬥的1500人全部投入進攻——同時在南面發起牽制性的佯攻。

負責佯攻的是173團,美軍戰史中所說的“戰鬥一夜,自己傷亡12人,打死打傷1500名志願軍,讓58師失去戰鬥力”的戰鬥,說的就是這場志願軍總共投入兵力大概只有數百人的佯攻當中。

58師在經過30日一夜的激戰後,因為傷亡嚴重,無力繼續進攻,但此時下碣隅裡的美軍也已經投入了最後的兵力——假如,我是說假如,我軍的凍傷情況稍微好一些,多出一個團能戰的部隊投入進去,或者哪怕有一個105毫米炮兵連的炮兵火力——那麼陸戰一師必然難逃滅亡下場。

可惜歷史沒有假如,在雙方都精疲力盡的情況下,下碣隅裡的美軍等來了援軍,或者說撤退下來的友軍。戰況逆轉,美軍開始向南突圍,原本包圍攻殲美軍的58師的任務變成了守住陣地阻止美軍難逃。

在下碣隅裡東山的58軍172團,並未如美軍描述的那樣“被摧毀”,他們在下碣隅裡關鍵性的東山陣地上,與美軍連續惡戰6天5夜,直到12月6日晚,才奉命撤出下碣隅裡,向南轉移。58師隨後又參加了黃草嶺一線的阻擊作戰。

這也就是美軍戰史中,經過6天血戰,才從“空氣”(因為58師已經被他們“摧毀”了嘛,那麼東山上的172團一定是“空氣”了……)手裡奪回“東高地”的實際情況。

按照這個詞條的說法,美軍在下碣隅裡東山陣地和空氣或者幽靈血戰了六天……

我們可以發現,美軍所謂的“摧毀58師”,是基於美軍推測志願軍的“紙面傷亡數字”,而這個“紙面傷亡數字”的來源——其實是美軍自己發射了多少發炮彈,打了多少發炮彈,按一定比例計算,就有多少志願軍被他們“殺死”……

不然怎麼能搞出兩個連在防守中全殲志願軍1500人的烏龍戰例呢???

這也看得出來,美軍不把南朝鮮人當人,不把自己當人,那當然也不能把志願軍當人啊,不然哪來的這種騙鬼一樣的傷亡數字!

被揍得灰頭土臉的戰鬥

卻變成了“壓倒性火力成批打倒志願軍”?

而這種“騙鬼”的傷亡數字還不止出現在下碣隅裡之戰這一處,我們再看這篇詞條中草草帶過的殲滅北極熊團的新興裡之戰。

其中有這麼一段:11月28日夜裡,志願軍第80師以3個團重新進攻。在入湖口處,由於聯絡中斷,中國軍隊的進攻成為一場災難,配屬給第57野戰炮營的防空炮的壓倒性火力成批地(打倒志願軍)阻止了中國軍隊進攻。在此戰鬥以後,志願軍第238和第239團一共只剩下不到600名士兵。

聽起來像真的一樣,尤其是美軍的40高炮,在很多志願軍老兵的回憶錄裡也對其火力印象深刻,那是不是這些高射炮真對我軍造成了這麼慘重的傷亡呢?

我們翻閱了《鹹南戰役資料(80師)》“新興裡戰鬥總結”部分,關於28日戰鬥經過是這麼寫的:

廿八日一時,敵汽車二輛由北去南被打毀,共打死敵廿餘名,俘五名,四時奉令著一個營向新垈裡攻擊,六時廿三分二營部隊已打過新垈裡南大石橋,繼續向新垈裡攻擊。七時攻佔新垈裡後,接師指示留一個連守備新垈裡南山嘴,該連遭遇坦克受到殺傷,六時十分敵坦克六輛向我三營陣地攻擊(共十二輛,餘者六輛在七連守備之山山底)被我組織部隊(九連)打毀四輛,餘者之坦克,在下午十六時竄回後浦。

按照80師資料中總結的數字,整個新興裡戰鬥中,該部輕傷留隊15人,負傷住院246人,陣亡183人,其他因素傷亡98人,共計傷亡539人。

哪來的三個團在壓倒性的炮火中成批傷亡,還什麼兩個團一共只剩下不到600名士兵?

美軍高射炮火力真要是這麼兇猛,新興里美軍難道是被幽靈大軍給殲滅的不成?

在這份《資料》中,還專門提到了28日九連打坦克(結合美軍的戰史看,或許是M19型40毫米雙聯自行高炮)的戰鬥過程,其中提到,志願軍組織反坦克小組,三人為一組,攜帶火箭筒接近攻擊敵人坦克——對敵人坦克描述為“卅頓以上”(也就是30噸以上,或許是一輛領頭的M26坦克)——火箭筒連續發射兩發迫使敵人棄車逃竄(側面說明這輛領頭的可能不是薄皮大餡的M19)。

此後又一個小組以迅速動作接近後續坦克,並將手榴彈投入一輛車內,將敵人解決。能將手榴彈扔進車內,或許表明這輛車就是M19,畢竟它是“敞篷”的。此後又用5斤炸藥包,扔在坦克履帶上,將敵坦克炸翻到90度,還專門寫了一句“因公路高於地平,坦克僅停於公路邊緣”。最後在擊退第四輛坦克周邊敵人步兵後,又用炸藥爆破成功。其餘坦克未敢接近,隨後回竄。

美軍M19型雙聯40毫米高炮

從這張圖裡我們也可以看到美軍的典型隊形,皮糙肉厚的M26在前面,攜帶額外步兵和機槍的M19在後面提供火力支援,這與80師戰鬥經過中描述的狀態非常相似

戰鬥中,我軍一名戰士負傷。

當天晚上,敵軍又有坦克九輛進攻,距離陣地200米處時,沿山坡向我陣地前進,其中一輛靠近我陣地射擊。我軍步兵嘗試攻擊時,因從正面動作,被敵殺傷數名,已接近戰車者,遭伏在敵戰車上之步兵(三人)殺傷,後在戰鬥中殺傷了敵戰車上步兵,坦克回竄。

這麼一場戰鬥能被描述成“壓倒性火力成批打倒中國軍隊”……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猜這其實就是前面咱們已經提過的,美軍按照“自己打了多少發炮彈”來計算對手傷亡的老毛病——這個毛病到了越戰時期更加誇張,按照美軍上報的傷亡數字相加的話,全越南人口死掉兩三遍應該都擋不住。

基本上,朝鮮戰爭美軍的戰史中提到的志願軍進攻規模和傷亡數字,除以二十差不多能和我軍自己的傷亡紀錄對上號……可見這裡面到底有多少水分。

就是這樣一個對美軍傷亡百般縮水,志願軍傷亡和規模擴大數十倍的東西,卻堂而皇之地登在中國互聯網一個主要的知識普及平臺上。

到底是什麼人在寫“歷史”?

這還不算,上面這些還是歷史硬傷,你要硬掰說這是“我們根據美軍戰史來說的,是為了客觀”,那我也只能聳肩。但我們再看看這段完全“訴諸於情感”的文字吧。

“海軍陸戰隊及陸軍士兵消滅或阻擊了包圍長津湖的7箇中國師團,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但使得海軍陸戰隊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及被西方傳媒形容為在戰敗中取得道德上的勝利,當時聯合國軍在戰略上形勢非常危急,以致要決定把整個第10軍撤出朝鮮,海軍陸戰隊、第10軍的其餘士兵及數以千計的難民從興南港撤走,該港在撤退完成後被徹底破壞。”

這一段到底是什麼人寫的呢?

這就是美軍偉大的“道德上的勝利”,我呸!

我不知道,但寫下這段文字的人,肯定不是與你我有著共同情感基礎的人,說的不好聽一點,只有已經站在“敵人”角度上看問題的人,才會這樣寫了。

長津湖之戰之所以在美國那邊被吹得狠,就是因為這場戰役裡有陸戰一師“向後進攻”的宣傳,可以把這場慘敗宣傳成突破志願軍數倍於己兵力的圍攻、逃出生天的傳奇。

而令人不放心的,不光是百度百科的這一個詞條。

真正讓筆者感到擔心的是,當著名的“第五代導演”拍攝反映長津湖之戰的電影時,是否會拿類似的東西作為參考資料?是否會把長津湖戰役描寫成美國勝利的氛圍?

也許在當前的氛圍下,導演不敢完全跑偏,但依然參考各方資料,採信部分明顯有誤的美方說法,弄得像《集結號》那樣充滿爭議。

美國紀錄片《長津湖之戰》實際上傳達的就是美國方面對於長津湖的解讀,而其中心就是圍繞美軍“在幾倍的志願軍圍攻之下成功突圍”的“英雄事蹟”……

雖然最近搞了很多“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動作,但百度百科“長津湖之戰”詞條的這些內容,不能不讓人覺得如鯁在喉。而它絕不是僅有的近現代史“問題詞條”。

明年就是抗美援朝戰爭60週年了,這場我們的立國之戰,我們能不能正確認識,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既然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那就應該保衛真正的歷史。這又何止是抗美援朝的歷史的問題,我們整個的近代史,豈容這類歪曲!

- 完 -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