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本 期 导 读

实际上很多药物和食物之所以产生「补」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收」的作用。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虚,只是耗散的太多。并不是没钱,只是花费太大。


食材的气味就是一对阴阳


人是不能离开天地而独立存在的。无论是食物、药物,还是所有的治疗系统的引导。


其实都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一是获得天地之气;二是调顺,把天地之气的运行调顺。所以,对身体的调理,无非就是补充和调顺。


因此,所有的食物都有一个阴阳状态的面向。比如橘子,虽然不吃皮,但是皮也是有用的。而单纯以橘子果肉来讲,实际上也有阴和阳两个面向。


食材的阴和阳两个面向,通过什么东西来表现?在中医里叫做「气和味」。


一个食物拿到面前,闻到它的味道很明显,这是「气」。气不是仅此而已,但这是气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


比如,你闻到橘子有一种清香的味道,这是「气」。然后把它吃到嘴里,它是酸甜的,这是它的「味」。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气味是什么?气味本身就是一对阴阳。气是阳,味是阴。


这是对于像橘子这种味道明显的食材来论的气和味。还有一些东西的味道很突出,但是气不那么突出。


比如新鲜的山药,特别是削皮后,根本闻不出太多、太明显的气,这是不是说它没有气吗?不是。


所以,在中医里谈论药食(药物和食物)的气时,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部分,大家都能够通过鼻子闻到的那种气。但是,还有更多的一个面向的部分,不是通过闻来感觉到的,是吃进去之后,通过身体的感受来感觉到的。


比如,山药的气是什么?吃进去之后,通过身体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气。


同样,谈到药食的「味」时,尝在嘴里面的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也是通过身体的运行表现出来的。


深入了解食材的性味

要掌握基础知识


现在很多食疗食养的书中关于气和味写得不正确,或者不全面,因为有显性和隐性的分别。


比如一样东西的味道很浓郁,闻到或者吃的时候会感觉到它的味很厚重,这都是显性的、能闻到的味道。


可是,至少还有占一半比例的气和味是隐性的,需要吃进去之后,通过身体的反应感受出来。这样隐性的气和味,同样是属于气和味。


所以,在判断食物的这种阴阳属性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食材的性味,就需要有一点基础知识。


中国人深入了解

食材性味的方法:格物


要深入了解食材的性味,需要什么方法?中国人把这种方法叫做「格物致知」。什么叫「格物」?就是全方位地分析它。


怎么分析?首先,从食材的形状、颜色分析,把它对应五行来分析。因为五行是不以质论,以气论。所以,许多食材,乃至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可以分析出它的五行含量的。


比如山药,它的皮是淡咖啡色,削皮之后颜色是白白的,并且会流出粘液,粘液还刺手,所以从它的颜色、形状上,可以分析出它的五行含量。


先用眼睛看、用手触摸,再通过吃来尝山药的味道,这样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一些敏感的人会感觉到它在体内有明显的充实感。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山药有什么作用?先散后敛。很多人认为山药是收敛的。其实,他们可能没注意山药上细细的毛毛。越好的山药,它身上细细的根,细细的毛毛越多。


中医是取象比类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特质。所以,细细的毛毛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它能祛湿,还能祛风。


所以,山药呈现了一个先散后敛的状态。虽然它是以敛为主,但是吃进去之后,却有一个散的阶段,虽然这个阶段不长。


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怀山药煮水能够治疗虚弱的老人和小孩子的外感初起。


因为它先散后敛,一边散了外感的邪气,一边收敛,敛了之后就把身体内的气机填实了。


另外,很虚弱的小孩子或者老人,长期咳嗽不好,可以吃上一段时间的怀山药。


山药的最佳做法是煮汤


山药的白色粘液决定了什么?决定了它的最佳吃法,只能是煮,然后喝汤。


如果有五行基础,应该知道是为什么?白色粘液,属金水。所以山药煮汤的治疗效果最好。所以,吃蒸山药,就不如吃炖山药。


在新鲜的问题上,吃山药粉,就不如吃好的山药片煮水。这是由它的金水属性决定的。


所以,如果擅长格物,就会格出很多古人没有写在书上的经验。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山药吃进去之后,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它对人体的肺气会起到明显的收敛作用。

肺气一收敛,金气下降而生水,所以肾气就会起来,金水相生。


山药那层咖啡色的皮,是什么?是己土,入脾经。所以,山药还有轻微的健脾作用。


这样,山药就实现了很多中药书上讲的肺、脾、肾三脏皆补的这种效果。


「补」包括新增和减少耗散两方面


这里阐述一下什么叫「补」?很多时候,许多人认为「补」就是单纯的把东西加进去。


实际上很多药物和食物之所以产生「补」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收」的作用。

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虚,只是耗散的太多。并不是没钱,只是花费太大。


有一个词叫「开源节流」,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如果能够把散出去的东西收回来一部分,其实就相当于「补」。

所以,山药能够把你散出去的东西收一部分回来,这就相当于补。


并且,它使肺气收敛后,肺气变充足,金就生水,人体上的一个小循环就形成了。


所以,这就是格物的用处。如果想对食材了解,就需要有格物的技能。


学会格物,明了阴阳,疗效可期


体内有太多邪气,而又不是真的需要收敛的人,为什么不能吃山药?


因为收敛之后,使他的气机更加不能运转,感觉到更加壅滞,更加不舒服。但是,是不是真的不能吃?不是。


中医有配伍,谁让你单吃呢?可以搭配一下,配一些流通气机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中医的组方。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什么规律?


有智慧的人无论哪一行都干得好,没有智慧的人在哪一行都干不好。


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学不好中医,然后学佛修道就很厉害,这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上混得不好,各种关系都不会处理的人,一学中医就头头是道,这更是不可能。


为什么?因为生命只有「一」,没有「二」。


所以,固执的人,任何时候都固执,学东西也固执;灵活的人任何时候都灵活。如果想要搞好技术,需要注意性格问题,学会灵活处理。


通过格物把一个东西格出来,并且对它的阴阳有深刻地了解,再运用到人体上,就会得到一个满意的、可期待的疗效。


要特别关注食物在体内的变化


注意食物的隐性和显性。同时,注意食物在身体内的变化。对人类来说,这个东西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感觉它是什么。


比如,一个人是不是很漂亮,关键在于:你感觉她漂不漂亮。有些人觉得某个女明星很漂亮,但有些人就觉得她很丑。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所以,「它是什么」其实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人对它的感觉。许多人会问:中医说受了风寒,真的是风寒吗?难道不是病原体或致病菌吗?


只有完全不了解中医的人才会这么问。

中医在意的是人体自身的感受,它是以人体自身感受来判定世界。


所以,吃下一个东西之后,它在体内的变化,是要特别关注的。


培养对食材的敏感性


许多人说:我很想学到这种程度,但我是一个很迟钝的人。在人群当中,确实只有30%是敏感体质,另外70%都是迟钝型的人,确实感觉不到食物吃进去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变化。


有两种方法可以改善,一种方法是让自己静下来,变得更敏感;还有一种方法是:认识一些敏感的朋友,问他吃进去之后是什么感觉。这两种方法可以并行。


其实所有的人都可以敏感的,迟钝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静下来。

大多数人静下来的时候都能够感觉到食物在体内的变化。


在这个问题上不用太纠结,这是关于气化的一种境界。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得「窍」才能学好中医


很多时候,有些人学不好中医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完全没有最基本的普及性常识,更不要说后面的详细分析。


所以,要把基础打好,不要一穷二白。如果你是一穷二白,那目标就不要定得太高,一步一步来。


就以乌梅和柠檬清理胆经为例子,它清理胆经之后,在人体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绝对不仅仅是治疗偏头痛这一个症状的问题。


因为胆经在人体的走向是一条最长的,在头部绕了几个弯弯的经络,而且它一直走在人体的侧边,整个都贯通了。


把人体想成一个椭圆体,有点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当一个几何体,特别是人体,有一个东西能循它的圆周运行,就知道它对人体的气血流通,将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


因此,清胆的东西,比如乌梅,一旦发生作用,胆经得以净化和疏通时,这个人的左边侧面、右边侧面,整个侧面构成了一个胆经的自循环。


加上胆经经行部位的经筋和皮部,就可以知道它对人体构成什么样的重大影响。


而且胆经是走表的,当「表」一通的时候,里气得散,它会对内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很多事情,听起来很复杂,其实真正的,就是那么一点点。


如果你要是懂了,你就一通百通。如果你不懂,就算记忆很多东西,很多时候都分析不出来。很简单,因为没有生活常识,没有这种综合分析的思路,只会就事论事。


为什么优秀的中医那么少?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聪明的人实在不太多。但是,聪明人是可以学出来的,只要不固执己见,能够多听一听忠言逆耳的话,改变一下自己,其实是可以变得更聪明。


很多人往往一直不进步,或者进步太微小,主要是坚持不改变自己,特别是坚持不改变自己那些错误的思维方式。非要找一个定向的、固定的、表象上的东西去操作,而不考虑内在的运行机制。


阅素灵 | 如何通过「食疗」打开中医实战之门,吃出好身体?


一些女性朋友经常问「我经常偏头疼,有什么办法?」如果当时是夏天,我会建议多喝点酸梅汤,或者吃点古法熬制的酸梅汤。为什么?通利胆经,收敛浮越出去的相火。


如果想把食疗用好,一定要有一点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综合分析的能力。生活常识越丰富、处理问题越灵活、综合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往往在各行各业都出色,学中医也出色。特别是搞金融的人学中医比较容易出色。为什么?操盘能力强,可以统御全局,知道大的趋势走向。


很多学中医的人,学成了榆木疙瘩,条条框框太多。条条框框太多,就失去了生命力,但并不是说条条框框不好。学习中医是一个有次第的、层级进阶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