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服務牡丹江市高質量發展

◎左力豔/文

《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近日刊發了“城市地質調查”工程下設“牡丹江市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項目近年來取得的重要地質調查成果。該項目分析了地質災害特徵,更新了水資源數據、初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成果為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空間開發利用、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了科學建議。

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服務牡丹江市高質量發展

牡丹江市區地質災害易發性分區圖

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服務牡丹江市高質量發展

牡丹江市土地利用類型分佈圖

據介紹,該項目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牡丹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承擔。主要目標任務是圍繞牡丹江市社會經濟發展、提質擴容優化、特色品牌打造等對地質工作的重大需求,開展空間、資源、環境、災害等多要素調查工作,為牡丹江市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提供地質技術支撐與服務。通過項目實施,項目組取得了系列地質調查成果。

一是掌握了牡丹江市自然資源現狀,服務牡丹江市自然資源管理。開展了牡丹江市自然資源現狀調查和對比分析,參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明確了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的解譯面積和佔比。結合前人調查成果,編制了涉及自然地理和地質背景,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林地、草地、湖泊和溼地資源,綜合評價和空間規劃等六類34張圖件,為牡丹江市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

二是地質災害調查服務防災減災工作。調查研究了牡丹江市主要地質災害類型、分佈規律及發育特徵,對地質災害易發程度進行了分區評價。牡丹江市區現有各類地質災害點65處,其中崩塌點23處、滑坡點7處、泥石流35處,規模以中小型為主,主要分佈於人口集中、人類活動較強烈的低山丘陵前緣。其中,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240.2km2,主要分佈於河流沿岸;中易發區面積518.6km2,主要分佈於山麓前緣、局部道路兩側及水系較發育的溝谷地帶;低易發區面積261km2,主要分佈於東村林場、放牛溝三道關一帶。針對人類活動和工程建設,項目組提出了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建議。同時,項目組作為主要技術力量納入政府防災減災體系中。

三是回應政府關切問題,找水打井服務民生。牡丹江市主城區水文地質單元可以劃分為鬆散巖類孔隙水、碎屑岩類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三大類,水質總體良好。針對牡丹江市自然資源局提出的“地下水過量開採是否引發地面沉降的地質問題”,項目組通過水文地質調查、複合對比分析等工作給予了回答:牡丹江市主城區地下水資源量總體有所下降但並沒有引起地面沉降問題。此外,該項目成功鑽出5眼構造裂隙水服務貧困鄉村,編寫的工作專報得到了市領導的讚譽和好評。

四是服務牡丹江市“雙評價”工作。初步編制了牡丹江市“雙評價”技術指南,針對牡丹江市資源環境特徵,確定了坡度、地形起伏度、降水量等9個評價因子分級標準,從農業生產和城鎮建設兩個視角開展了土地資源、水資源、環境和災害4項單要素評價,以此為基礎進行了牡丹江市資源環境承載力集成評價,並提出了城市總體規劃意見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