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搶人大戰”,“受傷”的反而是這3個地方,房價或“涼涼”

今天的內容,寫的時候有些猶豫,因為可能是有些房企不願意看到的。但對於買房人而言,及時獲悉、瞭解,可以避免自己買房款“打水漂”。

慣例先分析現象,再得出結論,有理有據。

各地“搶人大戰”,“受傷”的反而是這3個地方,房價或“涼涼”

注意到最近的“搶人大戰”了嗎?

最近,上海、合肥接連高調宣佈人才落戶政策,加入“搶人大戰”隊列。

要說合肥作為今年剛剛躋身新一線的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搶人”還能理解。畢竟,今年以來已有杭州、重慶、蘇州、西安、鄭州、武漢、寧波等一眾新一線、強二線城市發佈人才落戶新規。合肥若不出臺,在人才競爭上就落後了。

此外,這些優質城市的最新人才落戶政策,一個比一個“更有吸引力”,人才補貼、買房補貼、租房津貼、學歷甚至降到中專,誓將“搶人大戰”進行到底。

但最重磅的還屬上海。這座城市,此前一直在堅守2500萬最高人口上限,一直把落戶門檻提的“非常高”。但眼下居然也開始“搶人”了,這就值得深思了。

未來人口的遷徙方向將出現哪些改變?

在過去,農民進城變市民,是城市發展最大的紅利所在。誰爭取到了更多農民,誰眼下的發展就更優異。

但現在及未來,隨著城鎮化放緩、房價高企,農民進城數量越來越少,甚至倒逼買不起房的農民返鄉。

但城市要發展,還得靠人口。

因此,新的時代與城市格局下,要想繼續維持城市平穩、快速發展,人從哪來?農民續不上,人才成了必爭對象。

各地“搶人大戰”,“受傷”的反而是這3個地方,房價或“涼涼”

人口遷徙路徑的改變,就是房價走勢改變的開始

各地不斷出臺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吸引政策,這會導致:大量農村、小縣城、小城市、中小城市出來的大學生、優質人才,回到家鄉就業的比例越來越低。

過去的城鎮化發展,吸引農民進城,於是農村出現了空心化,青壯年比例人口大量流失。

未來的人才競爭,吸引人才進城,不僅農村,小縣城、中小城市這些地方青壯年人口也會出現大量流失,中小城市逐步呈現空心化。

而房價,歸根結底靠人口支撐,靠供需關係。青壯年大幅流出的地方,房價依靠什麼支撐呢?鶴崗、雙鴨山這些地方的現在,可能就是其他一些小縣城、中小城市的未來。

各地“搶人大戰”,“受傷”的反而是這3個地方,房價或“涼涼”

樓市庫存過大再度來臨,“虹吸現象”加劇

關注樓市的朋友應該有了解到,即便是房價最不可能下跌的一二線城市,近期商品住宅庫存量也開始大幅累加。

據克而瑞數據,廣州新房庫存創近4年新高,高達8萬多套,且持續新增中。南京新房庫存超5.8萬套,超過14年曆史最高水平。貴陽、瀋陽、洛陽、大連、唐山、石家莊等一眾二三線城市庫存量也大幅增加。

庫存大幅增加,是前期拿地過於積極,而調控到來後成交量下跌帶來的直接後果。但之前文章中也曾分析,對於人口持續流入的一二線城市而言,短期庫存並不足以帶來全局性影響,更多是短期的打折促銷為主,以此來加快去化,降低庫存。

但我們別忘了一點。一線城市輻射全國買房人,二線城市輻射全省買房人。高庫存下,這些城市的短期打折促銷力度,再配合各自人才落戶政策的吸引力,會向下“虹吸”更多的周邊、省內其他城市買房人。

問題就在於此。三四線本就羸弱的樓市,本就毫無人才競爭基本面優勢,在“虹吸”下由於中青年買房群體的加速流出,更容易出現樓市下滑、滯銷現象。

各地“搶人大戰”,“受傷”的反而是這3個地方,房價或“涼涼”

OK,三點理由分析完畢。然後我們發現,越優質城市越發具有競爭力,人才政策越發給力,對周邊城市虹吸越發大力,最“受傷”的恰恰是三四線城市和那些小縣城。

當然,三四線樓市或出現“滑坡”的原因不止以上三點,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城鎮化放緩、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帶來的影響、三道紅線、三四線本身人口流出、產業薄弱、二手房有價無市等其他原因,在其他文章中已有專門分析,因此此處不再贅述。

總之,所有的分析都指向這麼一個結論:弱三四線城市和小縣城,這三類城市大部分房子或“全部涼涼”。

那麼,文章開頭擔心的問題就來了:由於這類城市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下挫風險,那麼爛尾、逾期交付、降配等現象就會開始增多。一旦這些現象增多,整個城市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惡性循環,直到最後整個市場信用體系出現危機,房屋價值大幅貶值。這樣的現象,國內並不是沒有先例。

各地“搶人大戰”,“受傷”的反而是這3個地方,房價或“涼涼”

假期跟幾位朋友聊天,瞭解到他們已經嗅到了危險,早在去年就把手上位於這三處城市的房子全部出售。所以,如非本地自住購房需求,這三個地方房子就不建議出手了。

即便是自住剛需,在這些地方買房,也得充分研究爛尾、逾期交付、降配可能出現的概率,否則辛辛苦苦的買房款的確有可能“打水漂”。

針對這些地方剛需購房人,幾點建議如下:

  1. 儘量選擇本土實力開發商,記住是本土實力開發商。品牌開發商下沉到這類城市概率不大,即便下沉了,原因你也懂得。
  2. 儘量選擇位置不錯的樓盤,若是新區儘量選擇核心地段。中小城市樓市也會出現分化,這些新生區域會率先出現下滑,因此能避免則避免。
  3. 若房價前後跌幅超過10%,就要當心降配的可能;若超過15%,甚至到20%,那降配幾乎是必然。
  4. 買房前最好通過某些專門軟件查一下該房企法律糾紛、訴訟史,能看出這個房企的內在。
  5. 五證齊全、資質良好、物業良好、提前查看合同約定交房期與違約金條款,這些都是基本常識,就不多說了。

一定記住以上5點。有用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