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複製和不可複製的海爾,你究竟讀懂了多少?

日前,全球領先的洞察與諮詢公司凱度集團攜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海爾集團重磅發佈《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以下稱白皮書),率先為物聯網時代提供了生態品牌範式。因白皮書提供了一種“可複製與不可複製”的標準,所以,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海爾率先革了自己的命。

簡而言之,時代處於變革之中,每一秒每一分鐘都有破局者不斷湧現,所以,想要佔據物聯網時代的制高點,擁有變革中的強勁競爭力,必須要有變革思維。而這種思維,就是海爾“革命”的根本。

可複製和不可複製的海爾,你究竟讀懂了多少?

正如凱度集團中國區CEO、BrandZ全球總裁王幸所說,物聯網生態品牌突破了單個企業組織為主的創新模式,顛覆了傳統品牌時代企業與企業間零和博弈的關係,構建了一個共創共贏共享的全新生態。

之所以說海爾的突破是“革命”,是因為其雖然為世界提供了生態品牌藍本,但是這卻是一個只可自畫不可臨摹的藍本,具體解釋即為海爾的不可複製性。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海爾在企業發展、企業構建生態環境方面也擁有同樣的認知。因明晰用戶的需求永無止境,所以,海爾的探索突破也從未休止。

拿9月11日海爾發佈的“三翼鳥”場景品牌為例,通過洞察用戶需求,海爾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帶動了眾多周邊產業的發展。甚至,因獨特的生態品牌理念,海爾在此場景中還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為周邊產業創造了巨大的蝴蝶效應。


可複製和不可複製的海爾,你究竟讀懂了多少?

但其實,這並非是海爾帶動周邊產業的第一例,早前的海爾衣聯網,就跳出單一的洗衣機產品端,將服裝、洗滌等全產業資源納入生態系統中。同樣的,日日順物流也讓人們看到了獨一無二的海爾,其打破傳統物流的交付界限,打造了新式的物流全場景生態模式。此外,疫苗網、生物樣本網等,都有其寡二少雙的生態模式。

所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才會表示“你可以複製一個花園,但不可以複製一個雨林”。在物聯網時代,人們可以以海爾為藍本複製它的思路,複製它的模式,但是卻複製不出它的邊界。因為,那是一個處於變革中、顛覆裡的系統。

既然如此,那海爾的範本和標準就不應該被追隨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原因在於海爾雖無法被全維度複製,但卻給物聯網時代裡的企業提供了一種規範化的管理模式和商業標準,這種標準即人單合一模式。

據瞭解,2016年海爾完成了對美國GEA的收購,並將人單合一模式輸出到GEA,次年GEA就創下了十年來的最佳業績,2018年其還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即便遭遇今年的特殊形勢,GEA依然實現了兩位數的逆勢增長。可見,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不是單純的演示和標杆,而是可以適應不同企業的管理模式。

可複製和不可複製的海爾,你究竟讀懂了多少?

當然,利用人單合一模式取得成功的不僅美國GEA,日本AQUA、新西蘭斐雪派克、意大利Candy等也實現了跨國複製,並以此為基準得到了廣泛發展。眾多成功案例當前,人單合一模式的普適性悠然彰顯。

在海爾的組織架構裡,物聯網時代的企業一分為二,要麼轉型為生態品牌的引領者,要麼成為生態品牌的合作方。簡而言之就是,但凡存活於物聯網時代,且欲與行業競爭,就一定要有生態的思維。縱觀過往企業,但凡發展穩健的,幾乎都擁有突破邊界、突破壁壘的意識,這也是人單合一模式的重要原則之一。

現如今,凱度與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已然意識到海爾所提供的人單合一範式的前瞻性和重要性。所以,在進行研究和探討後,還將其推廣至全世界,足以看出海爾對傳統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而海爾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至今,也與其顛覆傳統,眼界深遠不無關係,海爾人看到了時代的模樣,又摸清了未來的方向。所以,他們以人單合一模式為馬,引領當前社會中的企業去爭取更多平等發展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