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身邊很多朋友都很喜歡打羽毛球,羽毛球作為一項競技體育,急轉急停,難免受傷。穿戴護具,會起到保護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一味地依賴護具的保護作用則是不可取的。那麼,怎樣既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又能享受羽毛球這項運動帶來的快樂呢?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受過傷,因此,在指導學員的過程中,會很注意和他們溝通怎樣去正確發力,擔心受傷的話,可以選擇哪些護具。來,一起來了解吧。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羽毛球護具的種類及其使用

護腕。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護腕,在這裡建議初學者特別是女生可以使用。在我教的女學員中,她們在初學打羽毛球的過程中,握拍動作不規範,加上發力不正確,腕部很容易受傷,

所以這個時候佩帶護腕能夠起到保護作用。當能夠掌握一定的發力後,建議球友們不要再佩帶護腕,主要是因為帶上護腕之後擊打球,很容易出現對卸力和送力的判斷不準確。有的時候,我們能夠判斷出對手的球路,但是在處理網前球的時候,往往送力拿捏的有問題,有一定程度和護腕的長期佩帶有關。下次打球的時候,不妨專注發力,而不要依賴護腕。

護肘。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肘部作為連接小臂和大臂的連接點,如果發力不正確,特別是打高遠球的過程中,速度更快,動作幅度更大,很容易受傷。帶上護肘之後會有一定的限制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相對靈活、合身舒適的護肘。更重要的是,不要經常佩戴護肘打球,這樣的話,發力點會向前或偏後,改變發力點位置,原本發力的肌肉群變薄弱。

護腰。在打羽毛球的時候,扣殺用到腰腹的力量比較多。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護腰不建議使用,主要是初學者發力不正確,很少會用到腰腹的力量。如果有想選用護腰的球友,建議不買普通的護腰,可以買護腰中有加鋼條、硬板等固定裝置的那種護腰,這樣的護腰相對普通護腰防護效果更好。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護膝。護膝能較好地固定關節,減輕運動中關節的碰撞和磨損,預防膝蓋關節受傷。業餘球友使用的最多的就是護膝了。一般會用到的護膝主要有三種:一是普通防護類,二是護髕骨半月板類,三是防磕碰類。

普通防護類:這種護膝主要是保護膝蓋周圍的肌肉,防止肌肉過度拉傷。一般球友帶這樣的護膝就可以。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護髕骨半月板類:一般中間會有開孔,這個圓環會把力均勻地分散在膝蓋上,免得過於作用到髕骨上。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帶著護膝去打羽毛球,就不會受傷了?別這樣說,還真不一定

防磕碰類:主要適用於單打,膝蓋接觸地面的時候起到緩衝作用,前面有一塊厚厚的海綿,喜歡魚躍救球的球友可以考慮。

護踝。有些球友什麼球都想扣殺,難免會滑倒或者崴腳。護踝的防護作用主要是穩定踝關節方向,防止踝關節的內翻或外翻。

避免受傷害,防護預防相結合

打羽毛球時熱身要充分。針對腕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的熱身一定要充分。運動結束後,做一些牽拉放鬆動作減輕肌肉痠痛,促進身體恢復。

糾正錯誤動作,掌握正確發力。羽毛球打得好,腿上功夫不能少。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使用較多的是跨步。跨步對膝蓋衝擊力較大,所以,一定要記住跨步時膝蓋不要超過足尖

空閒時間多練靜蹲,增強核心力量。靜蹲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預防和增強膝關節力量的效果。各位球友不妨試試,在做靜蹲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和腳尖指向正前方,膝蓋向前但不能超過腳尖;重心落於足跟,小腿垂直於地面,屈膝屈髖也都是90度,如果是以膝關節康復為目的的靠牆靜蹲,大腿和小腿中間的夾角更不能小於90度;上半身也要挺直,收腹挺胸,兩眼平視前方,頭、肩、背都要緊貼牆面。

最後,再多說一句,運動要適量,如果發現自己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身體不舒服或者是膝蓋、肩膀不合適的時候,千萬不要勉強,也不要報著僥倖的心裡,不然不僅沒有達到運動的目的,而是還會加劇傷痛,甚至較早不可逆的後果。

打羽毛球能夠讓我們隨時隨地享受羽毛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在打羽毛球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護具,來對受傷部位進行保護,受傷嚴重時,需要請專業醫生給出選擇和佩戴護具的建議。但是也不要過分依賴護具的作用,而是要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希望各位球友正確使用護具,遠離傷病,永遠享受羽毛球帶來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