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書的話,總有一本書,讓人翻看再三


想讀書的話,總有一本書,讓人翻看再三

總是有一些書會令人過目不忘,《教育的智慧與真情》就是令我難忘的一本書。作者是我國教育界著名的肖川博士,本書是他的教育隨筆,正像劉鐵芳教授所說的,作者胸憂天下,秉筆直抒、優美雋永、自然睿智。讀這本書,猶如喝了一碗沁人心脾的山泉,令人回味其甘甜,令人思考再三。

隨筆是一種作者自由抒寫自己的情懷、思想的文體。這種文體,對於《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作者在整本書中,所要講述的內容,可以從書裡反覆出現的關鍵詞中體會到:自由社會、幸福人生、制度建設、民主性格、有效教學、公正、寬容……,作者所要講述的是教師應該如何為理想社會培養人的問題。

作者認為,教育究竟應該為社會培養怎樣的人呢?答案是:為幸福的人生奠基,為自由社會培養人——為民主社會培養好公民。公民區別於臣民,自由平等和充分介入社會合作是公民的基本特徵。

中國經歷了太漫長的封建社會,因而對於民主、自由、人權、博愛的接納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是裴多非的著名詩句,他所要表達的是為人的自由而奮鬥,不自由,勿寧死。可見,歐洲人對人權有更早的要求與覺悟,更早在這方面進行力爭。


想讀書的話,總有一本書,讓人翻看再三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最低的生存要求,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高到低。它們是:生理需求、安全 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我們知道,人在滿足了最低生存要求之後,還有獲取精神上的需要。人不能像圈養的豬那樣生活,只要有吃有睡就行。人必須自由,而這必須由自由的、民主的、法治的、開放的、多元的社會作依託。“這是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最傑出的成就--一個尊重人、尊重人道和人性的社會。”

毋庸諱言,我們今天的社會並不完美,還存在著許許多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的國家經過了改革開放的洗禮後,社會進步了,前進了,有自信了,更包容了,但我們還要朝著和諧社會的方向努力。

落實到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民主、平等、規則、自由、寬容等理念的力行。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我們是在培養未來社會的公民,不是為社會培養唯唯諾諾的臣民。在課堂上,我經常會遇到學生提出自己獨到的看法,我都給予充分地尊重,用欣賞的眼光對待,與此同時,我也向學生闡明自己的看法。有時,我也有發生錯誤的時候,學生會給我指出,我總是能樂意地接受,因為,教學就是相長的過程,我是要通過這事,讓學生明白,教師是凡人,不是聖人,說話不是聖旨,也會出錯;有錯,就要認錯,作為學生有錯,也應該像老師那樣學會認錯,認錯並不丟臉,是服從真理。

我認為,教學最重要的是要教學生掌握方法,在這,掌握的方法就是學會講道理,找證據,用事實讓別人信服自己所說的道理。

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惟我獨尊,暫時是可以壓服學生的,表面看來,也是高效率的,但是民主、自由的理念就被專制、約束給替代了,因此,作為教師如何做到教書育人,不是看他如何地表態,而是要看他如何在教學中親力而為。

肖川老師的書,讓我想到一些方面的爭論。中華民族並不排外,而且能夠,也願意吸納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的。但西方社會的確用雙重標準來對付我們的,我們對於他們的居心要有清醒的認識。

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什麼呢?過去,西方更多的是用人權來指責我國,現在更多的是用民主來說話。民主是個好東西,我相信它不是一天就能在我國完全實現的,就說西方社會也是經過了相當的漫長時間才形成的,目前也並不完美。但我還是相信,我們的民族有智慧,一定能夠將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自由、民主的社會。

讀著肖川老師的書,讓我去看了其它的書,讓我去涉獵了美國的歷史。比如美國的民主是怎樣形成的?美國的華盛頓總統,在我所看到的書中,大都是極盡讚美之詞,這就不免會讓人懷疑,美國人在建國之初,就那麼完美?後來,通過閱讀,我漸漸地認識到,還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方顯公正。說說華盛頓,這位大陸軍總司令、首任美國總統、獨立運動的象徵,他在當時是怎樣對待印第安人的?1779年,他在指示約翰.塞列文少將攻打易洛魁部落時說:“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毀前不要聽取任何和平的建議”。1783年,這位總司令還這樣描述如何從印第安人身上剝皮:“從臀部往下剝皮,這樣可以製作出高的或可以並腿而長的長統靴來。”在華盛頓心目中,印第安人恐怕連“人”都不算,他們跟老虎野牛,這些能夠被剝皮以顯示戰績的野獸是等同的。他追求“獨立自由”,但在他看來,印第安人絕對沒有資格享受“獨立自由”,這個資格只能提供給白種人而已。可見,用今日的無論什麼觀點來看,華盛頓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可憎的。所以說,歷史就是歷史,真相是無法掩飾的。

因此,我想說,沒有理由不讓我們中國人,像美國人那樣愛自己國家的偉人毛澤東。我們現在社會盡管還有許多的不完美,但我們是朝著完美前進了。外國人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我們祖先也說,欲速則不達。在教學中,我會將我的這些思考滲入其中,我相信,真情勝過矯情。

讀了《教育的智慧與真情》,引發了自己的思考,並且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讓自己的視野頓覺開闊了許多,我想,這就是讀書應有的價值吧。


想讀書的話,總有一本書,讓人翻看再三

相聚即是緣,感謝您的關注@楊老師的作文教室,您的閱讀與留言讓我看到前行的星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