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很难成器

大家小时候身边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吧,他们学习成绩好,是父母和老师的宠儿,父母教训你也总会顺带夸夸他。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乖巧的“别人家的孩子”最后长大都变成什么样了吗?

清华校长: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很难成器

大多数“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调皮的孩子有出息,或许会有许多家长感到疑惑,怎么他学习不如自家孩子刻苦,却比自己孩子混得好这么多。难道是自己的教育出问题了?

小可就是这样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当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他总是躲在房间里学习,他每天都被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塞满。所以小可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邻居见到小可妈妈都要夸上几句,小可妈妈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清华校长: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很难成器

一直很努力的小可没有悬念的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就在大家都期待着小可毕业后能够找一份体面的高薪的工作时,毕业了的小可却一直找不到工作。毕业了快一年的小可一直待业在家,隔壁自小调皮的小明却早就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并混的风生水起。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小可从小只会埋头学习,忽略了交际,甚至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与人相处,学习上的高材生,却是社会上的低能儿。只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显著,清华大学校长发言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就做好,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即便他学习再好,也要注意了,这对以后会有很大影响。

1. 乖巧过度

孩子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而许多孩子会被父母压抑天性,事事都必须听从爸妈的安排,一有什么兴趣爱好就会被父母以妨碍学习一口否决。这类孩子从此就会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本领,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任何事情都唯唯诺诺。

清华校长: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很难成器

如果孩子出现这种过度乖巧的情况,父母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了。一切都按父母想法进行,这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2. 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

有些小朋友学习超级好,但是却是生活上的低能儿。什么都不会做,一切都由父母做妥,一心只管学习。

清华校长: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很难成器

父母切忌觉得这是为孩子好,未来孩子走出来父母的舒适圈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不仅会影响人际交往,还会在工作上屡屡碰壁的。

3. 只说不做

有些孩子哄人的能力一流,而且家长又非常喜欢听这些“彩虹屁”。这就会让孩子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只说不做。他们觉得只要哄好了家长就会有好处,但是却从来没想过要兑现诺言。

这种孩子在长大后往往缺乏责任感,也很难在工作上有大作为。

清华校长:这三种类型的孩子,小时候看似聪明,长大很难成器

因此,父母需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只有成绩,还要注重各种性格培养,为自己的孩子长远发展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