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根魚刺讓他得了癌?63歲大伯崩潰這事就不該做

5年前一根魚刺讓他得了癌?63歲大伯崩潰這事就不該做

杭州網訊前不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盧薈副主任醫師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看上去就非常痛”的圖片,照片中,患者左手無名指的指甲蓋被翻起,露出白白的甲床,醫生從甲床上切下了一個0.8釐米*0.5釐米大的腫塊,最終被確診為已經中分化的鱗狀細胞癌。好好的,甲床上怎麼會長出鱗狀細胞癌呢?這還得從患者手指上的一道傷口說起。

被魚刺刺傷

65歲大伯傷口5年未愈

杭州的林大伯(化名)今年63歲,目前已經退休在家,是個愛做飯、愛吃魚的人。5年前,有一次做酸菜魚剔魚骨時,林大伯左手的無名指指甲不小心被魚刺戳傷。

“就是那種包頭魚的魚刺,還是有點粗的,當時拔出來拿紙巾擦了擦血,用創可貼暫時貼了一下。”林大伯回憶,做菜的人手上難免會有點傷口,而且當時血也止住了,他就沒有再去處理。但之後一連幾天,手指上的傷口碰到水總是隱隱作痛,而且開始紅腫,他自己塗了碘伏也沒用,林大伯便前往附近的醫院就診,醫生診斷是得了甲溝炎,出現了化膿性感染,給他開了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在隨後的四年裡,林大伯手指上的傷情反反覆覆,但每次通過藥物治療都能暫時緩解。沒想到一年前,傷口又出現了感染並且情況比之前更加嚴重,“以前都是被戳傷的傷口位置痛,現在整個指甲蓋按上去都很痛。”林大伯說,不僅痛的範圍擴大了,這一年還常常有膿液從他的指甲縫中流出。當地醫院進行抗感染治療並不理想,最近,他發現受傷手指的指甲蓋似乎“翹起來了”,便趕緊來到浙大一院骨科手外專業組就診。

因為鱗癌

他的手指保不住了

“瞭解到他的病情——傷口5年內反覆感染,我當時就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浙大一院骨科盧薈副主任醫師表示,門診時發現他左手無名指指端有一個明顯的感染病灶。

這個感染灶究竟是不是惡性腫瘤,又是什麼惡性腫瘤?為進一步確診,8月底,林大伯被收治進浙大一院,磁共振發現,他指骨背側軟組織增厚,有一個腫塊,考慮是腱鞘鉅細胞瘤或惡性軟組織腫瘤,需要手術切除並明確病理性質。

幾天後,盧薈副主任醫師團隊為他進行了手術,從他左側無名指甲床上切下一個0.8釐米*0.5釐米大的腫塊,然後利用局部皮瓣進行修補,病理結果顯示這是一箇中分化的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皮膚的惡性腫瘤,但長在甲床這個位置的鱗癌不僅不多見,而且比較隱蔽,容易誤診漏診。”盧薈副主任醫師解釋,由於最終病理提示林大伯的鱗癌已是中分化程度,又建議他做了一個全身的PET-CT以明確腫瘤是否轉移,所幸根據PET-CT結果,林大伯的惡性腫瘤還沒有遠處轉移,但是林大伯左側無名指還需要擴大切除截指並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

創面一直未愈風險大

出現下列情況請就醫

一個被魚刺戳傷的傷口,5年遷延不愈,最終竟然演變成了惡性腫瘤?!

這聽著不僅可怕還有點“魔幻”,但醫生說,這就是現實,疾病可能就在你的不經意間悄悄找上了你!

浙大一院腫瘤外科副主任俞雄飛副主任醫師介紹,人體皮膚或器官最表面的一層皮膚在顯微鏡下看上去就像鱗片一樣,所以稱之為鱗狀細胞。鱗狀細胞癌可發生在皮膚、肺部、食道、口腔黏膜等覆蓋鱗狀皮膚的部位,發生在皮膚的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今年年初,知名主持人趙忠祥老師就是因為罹患這種癌症而不幸逝世。

引起鱗癌的原因有很多,紫外線、放射線照射,化學致癌物,病毒感染,慢性皮膚病等都是致癌因素。“皮膚表面慢性創面長期不癒合,在各種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癌變。”浙大一院骨科負責人林向進主任醫師說到,一般傷口5-10年不好,癌變的風險就很大,當然還要綜合創面情況以及有無刺激等因素,骨科還曾接診過一個僅半年創面就癌變的患者。

為什麼慢性創面長期不愈會有癌變風險?俞雄飛副主任解釋,這是因為創面反覆“受傷—癒合”的過程中,新細胞在復刻替換舊細胞的時候有發生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只要有一個細胞“變性”,癌症就找上身了。

早期鱗癌通過手術擴大切除後,總體治癒率還是比較理想的,如果還合併有淋巴結轉移,除了手術還需要進行淋巴結清掃;但如果發生遠端轉移,那麼連通過手術求生存的機會就非常渺茫了。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專家也建議,如果皮膚總是出現破潰,尤其是一些有慢性皮膚病的人,如果傷口總是癒合不了,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並通過皮膚鏡進行早期篩查。

來源:杭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