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室內樂對普及古典音樂的重要性|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

何為室內樂?室內樂最早是古典音樂在發展初期的時候一種非常古老的、較為原始的演奏方式。當時受到各種建築技術條件影響,那時的房屋大多較小,很難有像我們現在這樣能容納上千人的場所作為音樂廳來使用。由於演出場所較小,加之當時一般只有貴族才有條件欣賞到音樂表演,因此聽眾和演奏者的人數也受到限制,通常只能有少數人參與。這種在小範圍的室內演奏的形式就是我們現代室內樂的雛形。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講,室內樂就是重奏,是兩位或者多位演奏家在一起演奏這類樂曲的總稱。

室內樂訓練和演奏能力的培養,對於每一位從事器樂表演的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舞臺藝術的表演形式95%以上是以合作形式呈現的,真正的“獨奏音樂會”一般只會有鋼琴能夠作為唯一樂器在舞臺上呈現。偶爾我們會聽到有小提琴或大提琴的“獨奏音樂會”,而其他樂器幾乎不會獨自一人在舞臺上進行演奏。因此絕大多數的演奏形式要求演奏者在舞臺上與他人合作,室內樂的合作演奏能力也是每一位樂器演奏家所必備的。


推廣室內樂對普及古典音樂的重要性|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

室內樂演奏能力的培養主要分為三點:

一、對自己聲部的熟悉程度,包括對自身樂器的掌握,這主要通過個人單獨的主科學習來提升。

二、對演奏樂曲所有聲部的瞭解。我們在演奏某一段樂曲的時候,不僅要知道自己在演奏什麼,同時也要知道與此同時我們的合作伙伴在演奏什麼。在室內樂演奏中每一個聲部都是同等重要的,主奏與伴奏的角色劃分會在樂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交替。如果我們居於主奏位置,那麼哪怕樂譜上的力度標註的是“弱”,實際我們的演奏力度也需要比“弱”強一些。相反則反之,演奏者需要把更多的空間留給演奏主旋律的音樂家來發揮。

三、在演奏中保持隨時聆聽並調整的能力。作為一種表演藝術,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就是它臨場發揮的不確定性。正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才能夠創造出這些讓人難以忘懷的美妙瞬間。由於人的演奏不可能也不應該做到像電腦“拷貝”“粘貼”一樣千篇一律,所以在演奏中,某一位合作者靈感閃現突然做出了排練時從未做過的音樂處理,那他的合作者就需要非常靈敏的根據這些變化而去改變自己的演奏方式和音樂處理。在這方面我自己有非常多的切身體會,很多時候我和許多非常出色的音樂家在舞臺上合作時,經常會做出一些平時從未排練過的臨場發揮,而往往在舞臺上這些一瞬間的“神來之筆”是最令人感動和難忘的。因此如果在舞臺上我們做不到隨時隨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那麼我們的合作就可能脫節了,便不可能創造出那麼多的“美妙瞬間”了。同樣,每一位優秀稱職的交響樂團的樂手也都需要經歷室內樂重奏的訓練,擁有深厚的室內樂演奏功底,因為交響樂團本質上就是一個超大號的室內樂演奏組合:從每一個譜臺之間,到每一個聲部之間,每一位音樂家應該都是在用演奏室內樂的方式去聆聽、去合作。因此,我們說室內樂演奏的訓練和能力,是所有音樂合作表演形式最重要的基礎。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長一段時間世界範圍內的古典音樂演出幾乎全部停滯,很多平時非常繁忙的演奏家,這段時間得以擁有很多空閒時間,加之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經常能在網絡上,看到很多音樂家在線上舉辦音樂會,或是不同音樂家在異地通過網絡合作的音樂視頻,還有一些有不同樂器演奏功底的演奏家一人“合奏”了作品裡所有的聲部。演奏家先錄製作品其中某一個聲部,然後再更換樂器,通過聆聽耳機裡自己的演奏,與自己配合錄製別的聲部,最後在電腦上合成。這種形式其實也是室內樂合作,只是合作對象變成了自己,它要求演奏家要有非常深厚的室內樂功底,才能夠藉助現代電腦技術製作出這樣有趣的視頻來。我就和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通過網絡,分別在德國和新加坡合作錄製了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奏亨德爾的《帕薩卡利亞》。此外,我也嘗試演奏不同聲部,錄製了小提琴與鋼琴的巴赫/古諾《聖母頌》,還分別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錄製了門德爾松的《八重奏》片段、埃爾加的《愛的致意》以及維瓦爾第《四季》“春”的第一樂章。這些都是需要以豐富的室內樂演奏經驗和能力為基礎,才能完成的。

在歐美有非常多的室內樂音樂節,這些音樂節短的為期一兩週,長的會長達幾個月之久。有的音樂節在大城市,有的(尤其是歐洲)會在一些非常小的但是很有特點的城市。我最近幾年經常去的奧地利舒伯特音樂節就是這樣,在奧地利境內一個非常小但特別美的鎮裡舉行。這個音樂節每年會有近百場的音樂會,所有演奏曲目全部是由各種不同形式的室內樂作品組成,因此可見室內樂在歐洲是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在國內由國家大劇院每年舉辦的五月音樂節,也是特別為推廣普及室內樂設立的,這在我國的室內樂普及方面起到了非常棒的帶頭作用。

推廣室內樂對普及古典音樂的重要性|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

室內樂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所有的專業院校都是非常重視的。在音樂學院就讀的學生,不分專業,室內樂都是必修課,都必須要組成自己的室內樂組合。而且在德國,很多音樂學院還專門為室內樂演奏開設了學位。我自己在柏林音樂學院修習小提琴獨奏演奏家文憑之後,還作為鋼琴三重奏的一員專門攻讀了室內樂演奏家的文憑。當時我入學考試是與兩位同學組成鋼琴三重奏參加的,經過兩年學習,畢業時需要通過演奏兩場音樂會來完成畢業考試。在國內,許多音樂學院對室內樂教學的投入也非常大,中央音樂學院專門設有室內樂教研室,上海音樂學院有室內樂中心,而浙江音樂學院也剛剛成立了室內樂學院,這是類似於德國音樂學院專門為室內樂開設的課程,我被聘為了室內樂學院的藝術總監。我自己非常慶幸有這樣一個平臺,能將自己在以往學習和演奏中積累到的室內樂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傳遞給更多年輕的演奏者。

推廣室內樂對普及古典音樂的重要性|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

通常我自己更多是作為一個小提琴獨奏家的身份活躍在樂壇裡的,但是我特別希望傳遞一個信息:我雖然以獨奏演奏為主,但是我一直堅信演奏室內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我會經常以室內樂演奏家的身份參與到不同形式的室內樂音樂會中,並和秦立巍、王小毛、鄭聞曉組成了“龍”四重奏,我們在一起演出了多場四重奏音樂會並在荷蘭錄製了唱片。包括在浙音從事室內樂教學方面的工作,也都是為了傳遞同一個信息——室內樂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小提琴演奏者,我一直認為最終極的挑戰其實並不僅僅是將所有重要的小提琴奏鳴曲和協奏曲、或是把所有的巴赫或帕格尼尼無伴奏作品都演奏了,而是絃樂四重奏。大家知道貝多芬最後創作的幾部作品全是絃樂四重奏,這些作品是公認的貝多芬留給後人的最偉大的藝術瑰寶。“樂聖”能對四重奏這種室內樂形式如此鍾愛,以至於他生命最後對音樂、對人生的感悟只願意用四重奏作為載體來傳遞呈現,也足以說明室內樂的重要性。

有些時候我們會認為從色彩和張力來講,演奏效果最豐富的是交響樂作品,因為參與演奏樂器的種類和數量都更多。但就像一些並沒有過多電腦特效和大型製作的文藝電影一樣,室內樂作品往往能用更簡單純淨的語言和手法給予我們更深的感悟和觸動。


推廣室內樂對普及古典音樂的重要性|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


寧峰簡歷:

寧峰,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並在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追隨薇特哈斯和胡坤深造,寧峰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近兩百年曆史上首位在畢業獨奏音樂會上拿到滿分的學生。寧峰多次在國際舞臺上獲獎,包括漢諾威國際小提琴比賽、伊麗莎白女皇國際小提琴比賽和耶胡迪•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等重要賽事。在2005年邁克•希爾國際小提琴比賽(新西蘭)中寧峰獲得第一名,在2006年,寧峰在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這項小提琴領域的最高賽事中獲得了冠軍。

作為享譽全球的小提琴家,寧峰以其音樂中飽滿的抒情性,天生的樂感和令人歎服的演奏技巧受到國際樂壇的廣泛認可。他有著無可挑剔的技術和絲綢一樣質感的音色,琴聲既能做到柔和細膩到極致,又富有十足的音樂張力。寧峰現定居柏林,他在全世界各地與著名的交響樂團及指揮家合作演出,錄製了多張獨奏、協奏曲以及室內樂專輯,並且也經常舉行獨奏及室內樂音樂會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