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被稱“黑臉希拉里”,美國種族歧視讓大批黑人活不下去

亞太日報綜合 艾仁

雖然拜登副手賀錦麗在上週三的辯論中大戰副總統彭斯,並給團隊籌集到了1200萬美元資金,但她隨後卻因自己女性和黑人的身份遭到口誅筆伐。

據雅虎新聞報道,週三辯論後,許多美國人吐槽賀錦麗“刁鑽刻薄”,面部表情管理不當,有人甚至稱呼她為“黑臉的希拉里·克林頓”。

美國著名演員詹姆士·伍茲在推特上寫道:“邁克·彭斯是個紳士,率真而專注,他出色地完成了他的美國計劃。賀錦麗則表現得像個‘大山裡的女孩’,像個熊孩子一樣一邊傻笑一邊翻白眼,迴避別人問她的每一個問題。”

俄亥俄州牧師達雷爾·斯科特則在接受採訪時直接稱賀錦麗為“黑臉的希拉里·克林頓”。

賀錦麗的遭遇似乎說明,在美國,一位女性,尤其是有色人種女性,在競選公職時將面臨更多困難。

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教授凱瑟琳·霍爾·傑米森指出,賀錦麗必須小心謹慎,不然會被視為“具有攻擊性”,但問題在於,鮮有人質問同樣咄咄逼人的彭斯。雙重標準下,彭斯顯然比賀錦麗更自由。

賀錦麗被稱“黑臉希拉里”,美國種族歧視讓大批黑人活不下去

新澤西州無黨派美國婦女與政治中心從業者金伯利•皮勒•艾倫則批評道,女性必須看起來聰慧堅強,同時又不能盛氣凌人,即便如此,掌權者還是會將強勢的女性視為一種威脅。

正如節目主持人史蒂夫·菲利普斯所言,“許多人無法擺脫白人壟斷人才和領導地位的觀念,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領導人充滿恐懼和敵意”,因此像賀錦麗這樣的有色人種女性要想證明自己,就必須比彭斯那樣的白人男性努力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不僅如此,社交媒體的普及,加上美國種族主義情緒的泛濫,讓賀錦麗的從政之路更加艱難險阻。15年前,美國人在自家後院或高級俱樂部裡仇視女性和黑人,如今有了社交媒體這個平臺,他們可以公開展示自己的歧視了,毫無顧忌可言。

這種氛圍不僅壓抑著像賀錦麗一樣的黑人女性領導人,也壓抑著每一位美國黑人。一些非裔美國人正在尋求離開或已經離開美國。

28歲的非裔女孩德文·基佐·克里德就是其中一個,她將要前往厄瓜多爾。克里德告訴《赫芬頓郵報》,“黑人女孩是這個國家最不受尊重、最被無視的一群人”。

在她接受採訪的前一天,肯塔基州的一個大陪審團宣佈,不會以謀殺罪起訴執法人員,這些執法人員在26歲黑人女孩布倫娜·泰勒的家裡開槍打死了她。這一判決似乎在說,美國不關心黑人,沒有人會因一個黑人女孩的死受到裁決。

除了政治環境和暴力執法,新冠疫情也在催促黑人離開美國。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數據追蹤顯示,美國非裔和西班牙裔更易遭受新冠疫情的傷害,感染和死亡比例遠高於其所佔美國總人口的比例。

賀錦麗被稱“黑臉希拉里”,美國種族歧視讓大批黑人活不下去

社會學家伊麗莎白·維格利-菲爾德道出了更為殘酷的真相,那就是即使沒有黑人死於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黑人的死亡率仍然高於白人。她說:“早在新冠病毒前,種族主義就造成了黑人大規模死亡。”

不過,儘管遭遇不公,一些黑人仍將美國視為他們的祖國。他們不打算離開,而是繼續爭取平等權利,就像《Zora》的高級編輯摩根·傑金斯,她為自己是一名非裔美國人而感到驕傲,也在為不同的非洲個體而戰。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