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無論是在聚會上還是酒席上,魚類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當然魚類十分的多,但是最普遍最常見出現在餐桌之上的就是草魚和黑魚了,草魚比較的常見,但是黑魚許多人只在餐桌上聽到它的名號,卻不知道它到底是隻怎樣的魚,甚至都沒有見過它的廬山真面目。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河流小霸王

黑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因此成為了餐桌之上最受歡迎的魚類之一。但是黑魚只是我們對於它的俗稱,它的學名叫做烏鱧[lǐ],是鱧科魚類家族當中分佈最廣泛的存在,而且它們的繁殖能力也是十分的驚人,也因此成為了中國吃貨們的美食。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黑魚也被叫做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黑鱧等。黑魚之所以被叫做黑魚沒有其他的含義,就是因為烏鱧看起來比較黑所以就被叫做黑魚了;烏鱧也被叫做蛇魚,蛇頭魚這是因為它長的有些相似蛇,它扁平的頭部,身上如同蟒蛇一般的花紋,猶如一條短胖蛇。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別看黑魚長的這麼的憨厚老實,在河流當中它可是一位小霸王的存在。黑魚的頭骨十分的堅硬,強大的身軀給予了它強大的撕扯能力,再配合上鋒利的牙齒能夠牢牢的咬住獵物將獵物撕碎。

黑魚因為其好美觀的蟒蛇花紋,也被當中觀賞魚進行飼養,但是在魚缸當中的黑魚如同一隻猛虎,一旦餓了魚缸當中的其他魚兒就危險了,它飢不擇食的咬住附近的魚兒,經過一陣拉扯之後就只剩下身軀不全的魚兒在角落瑟瑟發抖。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黑魚本來也是亞洲的品種,當亞洲的鯉魚在北美洲氾濫之後,有些人引用自然界天敵剋制的法則,引入鯉魚的天敵黑魚,但是卻沒想到這黑魚造成了比鯉魚更加大的危害。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一位美國小夥與朋友在河中釣魚,發現釣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魚類,於是拍照之後就將這種奇怪的魚放生了。幾周之後當地的水產部門發現了這張照片,經過對比發現這種魚類並不是美洲本土的物種,而是來自亞洲的黑魚。

於是他們立即來到小夥釣魚所在地,通過漁網在河流當中撈上一網,發現網當中都是黑魚和黑魚的幼崽,水產部門立即發起行動,在水中投放除草劑想要將這片水域當中的黑魚斬草除根。隨著一隻只的黑魚在水中翻起魚肚白,他們發現水中僅僅只有黑魚這個物種了,其他的魚類物種已經被黑魚給吃食殆盡了。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就在水產部門以為黑魚已經被消滅時又在美洲的一些地區發現了黑魚的身影,這場人魚大戰最終以黑魚的勝利結束了。

黑魚其實實力極其的強大,它能夠適應多種環境的水質,而且不挑食有啥吃啥,這也會威脅到環境當中的其他魚類,它能夠一次吞下自己體長一般的食物。即使在旱季它也一點都不怕,普通的魚兒一旦水不夠就會難以呼吸被窒息而死;但是黑魚不同,它為了適應旱季進化出了一個特殊的器官,這個特殊的器官就像是一個氣囊,令黑魚在沒有水源的時候也能夠在陸地上生活2~3天的時間。甚至在沒有水源的時候,黑魚也能通過爬行去到周圍的水域當中,它們的前鰭還進化的相當強壯,完全可以在陸地上拖動它們的身體前進。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子孝母慈的黑魚

黑魚的食性極其的複雜,不僅吃各種魚類,就連各種甲殼動物、甚至是青蛙、老鼠、鳥之類它能夠吞下的都是它的食物,就連自己的同類也會被它吞食。但是它可不像其他的魚類一般,生下自己的後代就一走了之,而是會盡心盡力的守護自己的後代。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黑魚也被叫做“孝魚”,有種說法是因為在母魚生育之後幼崽為了給予母親營養會犧牲自己,游到母親的嘴巴當中當作食物。

但是事實其實是黑魚其實是“模範夫妻”,它們會一夫一妻盡職盡責的撫育後代,這點在魚類當中算是比較少見的。保護後代的時候黑魚夫妻會變得極為的暴躁,攻擊任何靠近幼崽的生物。甚至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母魚會發出信號,小魚們便會躲藏到母親的巨口當中躲避危險,被一些不明所以的人看到了以為是“以身伺母”,於是“孝魚”的叫法也就出現了。

河中的“混子魚”,在河中橫行霸道,卻在人類社會混成美味佳餚

這對護崽的夫妻還會為自己的孩子築巢,運用水中的一些水草加上自己口中的粘液,就能夠造出一種會移動漂浮的巢穴,成為自己幼崽的容身之所。

結語

黑魚,可不僅僅是桌子上美味的食物,更加也是自然界十分兇猛恐怖的存在,當然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最後變成水煮魚,不說了口水都流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