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使口不如親為,求人不如求己

引言: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永遠依靠下去的,而且一件事情依靠別人,永遠沒有自己親力而為的實在有效果,所以有這樣一句話叫“求人不如求己”。

《增廣賢文》:使口不如親為,求人不如求己

《增廣賢文》之中說:使口不如親為,求人不如求己。

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思,第1個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去想著依賴別人,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的才踏實,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別人幫你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是真正的核心,所以不要指望什麼事情都讓別人幫你解決。

而第2層意思,就是求人也不是讓人感覺舒服的事情,你求人的時候不僅要給予相應的回報,還要放下自己的面子,讓自己特別卑微的去處理這個事情。

而且也需要自己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與其這樣,不如自己努力一點,儘可能的自己做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事必躬親。

佛印和了元禪師和蘇東坡三個人在郊外散步的時候,途中看到一座馬頭觀音的石像。

佛印禪師立刻合掌禮拜觀音,蘇東坡看了之後就問他:“觀音本來是我們要拜的菩薩,為什麼他的手上和我們同樣掛著念珠而合掌唸佛,那觀音到底念誰呢?”

禪師就說:“這個要問你自己。”

蘇東坡說:“我怎麼知道觀音手持念珠念誰呢?”

禪師就說:“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如果一個人總是希望別人幫助自己,稍有不能滿足自己要求的就灰心失望,這樣的人永遠成不了大器,一個沒有力量的人,即便別人幫你,你也不會有多麼大的成就,如果自己具備條件,不求而有,這才是應該遵循的人生。

《增廣賢文》:使口不如親為,求人不如求己

《天道》這部電視劇是根據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拍攝的一部劇,講述的就是王廟村希望以丁元英作為救世主,解救自己於貧窮水火之中的故事。

但是在這部電視劇中卻有這樣一句話: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嚥,是覺悟

想要得救,想要有救世主的根本,不是靠別人提拔自己,而是靠自己的覺悟,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開悟的時候,你怎麼點化,他都不會理解。

其實人活一輩子也是這個道理,你想要變得更好,別人幫你只是輔助因素,主要還是要靠你自己去走這一段路。

老話常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就像劉冰,馮世傑,葉曉明三個人,他們本來想要通過格律詩扶貧公司走上人生的輝煌大道,但是丁元英知道這個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救世主,所以丁元英剛開始就意料到結局,便說:“讓他們趴在井沿上看一眼,能不能爬得上去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最後果然只有馮世傑上道了,其他兩個人全都摔了下去。

而且在《天道》之中將人歸類為兩種類型:一個是強勢文化,一個是弱勢文化。

所謂強勢文化就是能夠以自己的作為主導力量,遵循事物的規律去發展,而弱勢文化就是完全依賴外界環境來成就自己,期望得到破格獲取的結果,也是希望得到救世主。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增廣賢文》:使口不如親為,求人不如求己

弱勢文化因為好學好用而且極其普遍,就成了大多數人信奉的人生教條,而這樣的人最後也也很難有一個好的結局。

因為他們總想著靠別人來提拔自己,總想著人生能遇到人生的貴人、救世主,但是人生根本不存在真實意義上的救世主,別人幫你也需要基於你有一定能力的基礎上,所以弱勢文化的結局通常需要自食惡果。

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便理解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智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更快的達到目的。

-end-

文|易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