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許多人早就已經告別了高考,但是這個詛咒,卻跟隨他們一生......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到底什麼是“做題家”呢?


之前,小灰曾經講過一個概念,叫做內卷化 。


內卷化的大意是說:在某些特殊的局面當中,儘管每一個局內人都在努力爭取自己的利益,但是這些人越是努力,造成的無謂損耗越大,大家的整體利益卻沒有得到提升。


而每一年的高考,毫無疑問是內卷化現象的重災區。高等教育的總資源是有限的,即使所有考生都夜以繼日地努力刷題,最終能進入211、985高校的考生並不會有所增加,反而搞得每一個人都精疲力盡。


但是,對每一個個體來說,不努力刷題也不行。你不刷題,自有別人玩命刷題,把你遠遠甩在後面。因此,許多家庭條件普通的考生,都無奈地調侃自己是一名

“小鎮做題家”


不過小灰覺得,所謂“做題家”,更多的是一種心態的體現,並不一定要和“小鎮”掛鉤。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十八線小鎮,做題家都是廣泛存在的。


在這些人的認知當中,一分耕耘就必有一分收穫,只有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複習和刷題上面,就一定能在考場上脫穎而出,改變個人命運。


所幸在高考這條賽道上,做題家的這種想法是沒錯的。因為標準教育把現實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隔離開來,形成了一個有邊界,近乎完全確定的標準賽道。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在這條標準賽道上,做題家們的艱苦投入確實可以獲得有效的回報。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做題家,和“學霸”不是一個概念。人與人之間的稟賦不同,有些人上課從來不聽講,作業從來不認真做,每次考試前靠著幾天的突擊,就能勝過一般人半年的苦讀。這樣的人不是做題家,而是學霸。)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許多人一生也擺脫不了“小鎮做題家”的詛咒


現實世界,從來都是不規則且不確定的。但總有些人以為,靠著單一維度的努力,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比如在相親場合,有些人抱怨:


“我是985畢業的,現在在一家大廠年入80W,可是那個妹子怎麼就看不上我,反而看上一個年入不到10W的窮屌絲?”


比如在工作場合,有些人抱怨:


“我的代碼能力比張三強得多,我能手寫Spring框架,我能倒背Redis源碼,可為什麼今年張三升職了,我被優化了?”


這樣的想法就是典型的做題家思維,不僅幼稚,而且危險。


當你努力求職和加班的時候,人家可能學了一身才藝,既懂得生活又懂得打扮,妹子憑什麼喜歡上你呢?


當你努力鑽研底層技術的時候,人家可能更熟悉公司業務,有更強的交際和管理能力,老闆憑什麼重用你呢?


因此,早已告別高考的你,請務必學會關注和擁抱現實世界。


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有許多事情看似無用,看似無法為你帶來直接的利益,但你不妨多瞭解、多嘗試這些“無用之事”。


比如去遙遠的地方旅行,和意氣相投的朋友聚會,欣賞一首古典音樂,養一隻可愛的寵物,開一個公眾號......


無論如何,請不要只知道低頭趕路,淪為一個終生的做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