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吳先生在瀋陽開了一家小型旅店,有一次,店內來了兩名背書包手拉手的“小情侶高中生”,要求開一間房住。

因為沒有身份證,被工作人員發現並彙報給老闆。

吳先生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民警火速趕到並將孩子帶回派出所,將兩個孩子的家長喊來。

看到女兒被人帶去開房,媽媽失聲痛哭:“平時,我對她管理挺嚴的,千叮嚀萬囑咐不讓她和男生玩,誰會想到,剛上高一,她就學會處對象了,還要去開房!”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據瀋陽晚報記者對事件的詳細採訪。原來,這對男女生早戀,當日下午,因為學校有事臨時提前放學,於是,男生便提出去開房,女生沒有多想,也沒有反對,便跟著前去了。

最後,在民警的勸說下,雙方家長將各自的孩子帶回了家,把可能要發生的惡果扼殺在搖籃中。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作家羅松講過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於女孩:

一個步入青春期的高中女孩凌晨才回家,過了幾天,父親約她外出喝酒:“儘量喝,喝醉,爸爸帶你回家。”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檯上。

第二天,她一醒來,就看見了父親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嗎?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記住,這就是你的極限。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才讓你知道你的極限,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第二個故事關於男孩。

一個14歲男孩,在書亭看到了一本很喜歡的書,可是身上沒帶那麼多錢,於是就偷偷把書藏進了懷裡,不料卻被老闆發現了,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很快,孩子的父親趕到了。

男孩低著頭,等待父親的大罵。但父親並沒罵他,而是對書亭老闆說:“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只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做的。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出了派出所,父親對孩子說:“人這一輩子都會犯錯誤。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你心裡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講完這兩個故事後,羅松說了一句我非常認同的話: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有關女孩的底線教育,有四點特別重要,希望大家可以告訴自己的女兒。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虎媽貓爸》有這麼一個劇情:羅茜茜剛被保送直博的時候,博導陳小武開車帶羅茜茜到他姐姐家,進門不久他就把防盜門反鎖了,然後開始講他和師母關係不好……然後他就要霸王硬上弓。

羅茜茜就大哭大鬧起來,陳小武生怕驚動了鄰居,於是立馬停止了侵犯。事後,為避免再次落入“色狼”之手,羅茜茜尋求交換生項目,毅然出了國。

羅茜茜沒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樣,迫於導師的打壓和恐嚇而默默忍受。因為父親對她說過一句話:“千萬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身體,以換求什麼好處。”所以關鍵時刻,她選擇了抗爭。

何為身體底線教育?身為父母一定要告誡女兒: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我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後,父親給她寄錢:“1200元夠不夠?”

女兒回答:“夠了。”

父親又說:“想買什麼就買,別虧自己。”

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

父親覺得奇怪:“怎麼了?”

女兒說:“室友和我一樣,每月家裡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週都去麥當勞……”

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誤學習。”

“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有一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只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根本不用向家裡要錢。”

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對女兒哦:“從這月起,我每月給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買零食。還有,如果你戀愛了就要告訴我。我每月再給你500元,作為戀愛經費。請你一定要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

這位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在給女兒灌輸一個生活底線——要有經濟獨立能力。

“經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作家柒柒曾寫過一慘痛經歷:大三時,她愛上一個男生,為了討好這個男生,她低到了塵埃裡。

男生喜歡吃魚,柒柒就在寒冽的冬晨,在河邊守候數小時,為他買最新鮮的魚。

兩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柒柒也要站一整夜的綠皮火車,去他的城市,跟他說聲對不起。

大冬天,例假來了,她蹲在地上,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乾乾淨淨。

柒柒以為,這樣就能換來他的真愛。

可她熬好魚湯,電話他回來吃飯時,換來的是一聲:“煩不煩,我正忙。”她將乾淨的衣服放到他面前時,換來的是一句:“這本來就是女人該做的事。”

即便這麼忍氣吞聲,柒柒最後還是失去了他。

多年後,回憶這段感情經歷時,柒柒這樣寫道:

“我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些,這個世界就會為我讓出一席之地,後來才知道: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所以現在,柒柒總是給女兒強調一個“感情底線”:“不要在一個不愛你的人身上浪費時間。更不要為他無底線地犧牲自己,因為你永遠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我們一生中,總難免遇到惡人。當遭遇惡人時,如果你沒有能力和歹徒鬥爭,就應該打迂迴的戰鬥,不管手中的東西有多麼重要,都不應該和其發生正面衝突。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舍財保命。”

因此一定要教育女兒:生命高於一切,沒有什麼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

我們一生中,也總難免遇到傷心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傷心事,都不能選擇終結生命,自殺是解決問題中最愚蠢的辦法。”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有關男孩的陽光教育,也有四點特別重要。

第一個陽光教育:冒險教育。

我發小劉宇是搞地質勘測的,他最喜歡帶兒子去探險。比如,上週他就帶兒子小劉野營去了。奶奶本不想上孫子去:“那個山太陡了,摔了咋辦?”“還有野豬,危險得很。”

但劉宇偷偷對媽媽說:“其實就是一個普通旅遊景區,我告訴他可能有野豬出沒,是想練練他的膽。”

那晚,父子倆在帳篷裡,似乎聽到了野豬的叫聲。劉宇把一根木棒遞給兒子,

自己也抄起一根,假裝守衛起來。這樣的“冒險教育”,讓他家小兒子的膽子比一般小孩大,十足的男子漢氣息。

現在總有很多家長這樣教育兒子:“那裡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教育家理查德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一個男孩子,應該要具有冒險精神的。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第二個陽光教育:規則教育。

作家林曦講過一個教育故事: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大哭。

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

我問他:“那你打算怎麼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裡一樣,用劍刺他。”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

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孩子一臉驚訝:“你怎麼拿這麼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呆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啊!”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回答:“嗯,法律規定是這樣。”

“那我們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得增加一個“規則教育”,用規則來平衡冒險。

我特別喜歡這位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一想,這個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試一試。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第三個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因為不堪導師騷擾而自殺;中興程序員歐建新,因為不堪被公司辭退而自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之所以選擇自殺,就是因為缺少了挫折教育。

前段時間,在央視看到一故事。一長途車司機,因為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帶著兒子一起出車。那路陡峭崎嶇,行車步步驚險。在翻越一座大山時,車子壞了。父親趴在雪地上修車,一趴兩小時。

車修好,衝上山頂那一刻,他告訴兒子:“你記住,人生就是這樣。關鍵時候就得咬著牙往前衝,衝上去就能看到萬丈霞光。”

這位父親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給了孩子很多這樣的挫折教育,後來,他兒子考上了博士。

在畢業典禮上,兒子說:“我之所以能跳出農門考上博士,是因為父親從小就告訴我: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而是面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態度。”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第四個陽光教育:獨立教育。

一位我尊敬的公務員朋友,講過他父親教他做人的故事:

他爸在他暗戀一個姑娘時說:“一個姑娘不會因為你專一痴情而喜歡你,只會因為你優秀而喜歡你。”

朋友感嘆:真是醍醐灌頂。

初中一年級,他爸問他:“怎麼才能讓別人尊重你?”

“我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我。”

“錯了。是實力。”

朋友感嘆:太他媽深刻了。

他父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但說話從來輕聲細語,只對他說過一句狠話:“不要妄想我會給你報銷發票。”

朋友感嘆:這句話,成了我的做事準則。

後來,他身邊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獄,但他卻一直清清白白、平安無事。他感嘆:“所以我一直很感謝我父親。”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關於家庭教育方面,陳老師還推薦家長們看看,梁啟超的六條家庭教育原則,可謂是字字璣珠!

一門三院士,九個兒女九棟樑,這家的父親說的就是國寶級學者——梁啟超。

我們在歷史書中知曉他,在文學典籍裡讀過他,但如果你看過他寫給孩子的書信,就會發現,他還一位幽默可愛、睿智通達的父親。

一個孩子成功,可能是個體因素,九個孩子皆成才俊,那就一定是家庭教育的原因了。我們翻開梁啟超的家書,硯海拾遺,如獲至寶。給孩子正面影響,父親可以做這些事:

01.

情感表達:敢於對孩子說愛

梁啟超曾在給孩子們信中如此表白: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情感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

九個兒女各個性格不同,梁啟超要確保他們都能感受到父愛,而且都覺得自己是父親心中特殊的一個。他給大女兒思順取愛稱“大寶貝”、“我最愛的孩子”,三女兒思懿被他取了個外號叫“司馬懿”,小兒子思禮的代號則是“老白鼻”(老baby的諧音)。

給孩子愛和自信

直到現在,很多中國父親難於開口對孩子表達愛。梁啟超經常會告訴孩子們,自己有多愛他們。一位嚴肅的思想家,另一面卻是個“孩子迷”。在家裡,梁啟超並沒有給自己貼上“大學者”的標籤,在孩子面前高不可攀,而是和孩子平等相處。

直截了當表達自己全然的愛,孩子們從小就接受到一個明確的信號:爸爸愛我。這份愛會帶給孩子自尊、自信。

作為爸爸,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常常對孩子表達愛呢?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02.

父親的角色定位:給孩子理念和視野

梁啟超會給子女提建議,但絕不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們。

本來,他很希望次女梁思莊學生物,但思莊嘗試之後,自覺興趣不大,他便又忙寫信道:“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生物學,既已如此,為什麼不早同我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話。”

為孩子提供條件,不為孩子做選擇

我們曾經討論過一個話題,作為家長要不要給孩子規劃人生?有人覺得父母有豐富的閱歷,親身踩過一些坑,當然應該把人生經驗傳授給孩子;有些人卻認為,時代不同了,我們不該用自己的觀念替孩子選擇未來。

孩子不是工業產品,無法避免來自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梁啟超的選擇是:帶你看世界,路你自己選。

作為爸爸,你會賦予孩子選擇權嗎?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03.

發現孩子的優勢:

要時刻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

梁啟超總是告訴子女們要時刻明白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不要好高騖遠,只要將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了,就應該心滿意足了。

他說:“要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於社會,人才經濟莫過於此。”

做自己,基於認識自己。

梁啟超說:“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人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人的能力各異,只要盡情發揮出來了,就應該快活和滿足。孩子們最怕聽得一句話“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實際上就是在抹殺孩子的自我。

唯有當父母善於看到孩子的優勢、接納孩子的缺點,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客觀的瞭解自己。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為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並且為達成這一目標,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力。

作為爸爸,你看到孩子的優勢了嗎?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04.

如何看待成績:鼓勵大於評判

梁思莊在剛到加拿大時,一次考試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喪。梁啟超得知後,立刻寫信說:“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需用相當努力便好了。”

我重視的是你的努力

後來,思莊經過努力,成績一躍成為班上前幾名。梁啟超高興之餘,特意寫信囑咐:“莊莊今年考試,縱使不及格,也不要緊,千萬彆著急……你們弟兄姐妹個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於你們功課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作為父親,你如何看待孩子的分數呢?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05.

挫折教育:對得失順其自然

梁啟超的基本思路是:遇到失敗或挫折首先要平靜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作是磨鍊自己的好機會,妥善尋求解決的辦法,在克服困難中更上一層樓。

當大女兒梁思順和女婿周希哲遇到失去工作的麻煩時,梁啟超致信解勸說:“現在處這種困難境遇正是磨鍊身心最好機會,在你全生涯中不容易碰著的,你要感謝上帝玉成的厚意,在這個當口兒做到‘不改其樂’的功夫才不愧為爹爹最心愛的孩子哩。”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梁啟超寫給梁思順的書信手稿

挫折是人生的饋贈。

新聞中偶有孩子因受不了打擊而衝動行事的案例,讓為人父母者痛不欲生。很多家長都關注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但是什麼才是挫折教育呢?

實際上,孩子怎麼看待挫折,就是您本人看待成敗的態度。遇到挫折“不改其樂”只有四個字,但背後是梁啟超在對孩子成功的不強求、伸開雙手接納孩子回家、勸導孩子磨鍊心態的養育格局。

作為父親,你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成敗呢?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06.

孩子的婚姻:

最後的決定在你們自己

至於兒女們的戀愛婚姻,梁啟超更是關心。大女兒梁思順和大兒子梁思成都是由他牽線搭橋,再讓兒女自由戀愛,促成婚姻。

梁啟超對此頗感自豪。他在給思順的信中說:“我對於你們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覺得我的方法好極了,由我觀察看定一個人,給你們介紹,最後的決定在你們自己,我想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你的婚姻你做主。

不僅如此,這位貼心老爸還出資贊助孩子的蜜月,甚至還為他們規劃了蜜月歐洲遊路線!

瀋陽中學生情侶開房事件背後的警醒

△梁啟超長子梁思成與妻子林徽因合照

“由是入德國,除幾個古都市外,萊茵河畔著名堡壘最好能參觀一二,回頭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擱些日子,把文藝復興時代的美徹底研究瞭解。最後便回到法國,在馬賽上船。中間最好能騰出點時間和金錢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築和美術,附帶著替我看土耳其革命後政治。”

看到這裡,我感動的要哭了,這位爸爸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這份極致的背後是對人生的思考、開闊的視野、追求幸福的價值觀和對孩子的尊重。

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女孩底線,給到男孩陽光。

點個“在看”,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新學期能擁有好成績,走上學生生涯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