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文|朱洪斌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放眼看世界”的窗户,而且从科技创新、教育治理和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为我国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2019年12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和2020年6月印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为教育对外开放标定了方位、绘就了蓝图、确定了总体要求。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首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新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人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奋力前行。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新时期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多个文件,《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的出台,标定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准确方位,提出了奋斗目标,制订了方法举措,明确了总体要求,形成了新时期加快和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行动指南。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教育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特色教育事业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亟需通过教育对外开放培养高端人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在教育,核心在人才。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拓展国际教育合作渠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战略,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实施,急需大批航空航天、生物科技、人工智能、能源环境、医学、天文、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对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对熟知他国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善于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扩大国别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势在必行。教育领域交流互鉴日益深化,中国教育作为全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全球教育扶贫,贡献中国教育经验、中国教育方案是应尽之责,必须大力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国际化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培养,既需要整合国内优势教育资源,加大选拔培养力度,更需要发挥教育对外开放的功能作用,大力挖掘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对教育对外开放带来新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2020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给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冲击。截至9月18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3000万例,死亡近95万例,确诊和死亡病例仍在不断增长。为应对疫情,多数国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关闭国境、限制人员出入境、暂停办理签证、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国际航班等,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国际往来,给我国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带来严峻考验,延缓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

中外关系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正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更不愿意接受日渐崛起强大的中国。以美国为例,近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政府采取系列激进政策,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对我国实施围堵打压,在教育领域,将我国多所高校列入实体制裁清单,一些美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下达逐客令等,阻挠和限制我国高端人才培养,给中美教育合作与交流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一些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给我国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造成很大障碍。

全球人才竞争带来的挑战。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端人才竞争,归根到底在教育。谁拥有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人才,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赢得发展先机。欧美发达国家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不仅留住了本国优秀人才,且挖掘和吸纳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虽然我国在商用5G、大飞机、智能智造、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绩,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人才选育体系和机制,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但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尤其在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仍有明显的短板和弱项,如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教育技术有待升级,教育体系有待健全,科技创新条件有待改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等等。我们还需要持续用力,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的教育经验,为国家选育和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

如何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进入新时代,为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我们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提高对教育对外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实践中更加有力地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事业。

加强对教育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一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以地方行政领导挂帅、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体制,统一领导,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二要强化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地方教育对外开放决策咨询机制,发挥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要优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地方教育对外开放中长期规划,提高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建立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明确各级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

优化教育对外开放的布局。总体来看,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全球布局仍有较大优化空间。现有教育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教育强国,与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和渠道还不多,层次还不高。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与欧美地区教育强国的既有合作,持续扩大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覆盖面,使教育改革创新、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向深里走、实里走,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依托现有合作渠道,破除制度、文化方面的壁垒,拓宽与欧美地区国家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构建百花齐放的教育交流合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大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传统友好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深入落实中外领导人互访达成的教育领域相关成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建设更多高水平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依托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选派留学人员,合作开办国际学校,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等。挖掘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重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中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间交流合作新渠道,通过对外输送中国教育经验、教育方案,吸引更多人员来华留学,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全球布局。

落实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当今世界,实现各国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民心相通为要,教育是关键。新时代,要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如通过设立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合作办学等渠道,落实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坚守原则底线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加强对话沟通,在教育改革创新、合作办学、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落实中美人文交流机制。进一步扩大中欧教育领域合作,构建中欧教育、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新机制、新渠道,拓展中欧交流互鉴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落实中外人文交流机制过程中,大胆走出去,开办中文学校,举办中国教育展,开展教育对外援助,扩大教育国际产品供给,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兼容并蓄,主动引进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深度挖掘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国外教育组织和机构来华交流合作,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

努力做好出国留学工作。积极发挥出国留学为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精准聚焦国家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要加强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全球疫情,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重点关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高端人才培养的阻挠和限制,采取有效措施,有序选派出国留学人员,保持出国留学的总体规模。要主动服务国家重点行业领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人才急需,做好统筹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国家急需人才有效供给。大力支持国内“双一流”建设,在政策上适度倾斜,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大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人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进一步拓宽国际组织合作渠道,加强与国际组织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依托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大力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紧扣行业部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发挥有关单位主体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服务管理体系,支持行业部门和地方培养多元化的优秀人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多方协同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留学人员的获得感,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发挥作用,自觉成为教育对外开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继续做好来华留学工作。随着我国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和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新时期,我国应持续推进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工作,为全球培养层次更高、数量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知华友华优秀人才,促进来华留学提质增效。依托“感知中国”平台,开展覆盖面更广、专业性更强、形式更加多样的活动,让更多来华留学生认知中国、了解中国,发挥好宣传推广和示范引领作用,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推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现挂职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

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10期)


如何提升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