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曾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換來的卻是日軍的更加瘋狂

1938年5月,臺兒莊戰場上的硝煙正逐漸散盡,中國軍隊雖然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但日本人卻從未覺得自己從臺兒莊撤退是“戰敗”,最多也只是“失利”。

當時日本陸軍部的將軍們都堅持認為,臺兒莊戰役從戰爭全局來看,也只是一次出擊失利,而此次失利也根本不會影響早已設定的侵華戰略。

時任日本參謀本部作戰課課長稻田正純也在日後的回憶中說過:“瀨谷、坂本兩支隊自臺兒莊後退問題,從戰況看是當然的”,甚至稻田正純還用略帶質問的口氣質疑他們為何沒有早一點兒後退。

國軍曾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換來的卻是日軍的更加瘋狂

徐州會戰形勢圖

而聯想到臺兒莊戰役日軍後退時,國軍沒有及時發動一次有效的追擊以及日軍很快重整旗鼓,進逼徐州等一系列事實,也不難看出,國軍取得臺兒莊勝利後所獲得的戰果是非常有限的,這場勝利根本沒有起到任何阻止日軍反撲的效果。因為中日軍隊還在臺兒莊激戰的時候,日本大本營就已經在4月3日聯合下達了針對下一步徐州作戰計劃的“大陸指第106號”作戰令。

可以說,臺兒莊的輸贏幾乎已經不能影響到當時的徐州戰局了,日本人的目標是徐州而非臺兒莊。

然而,臺兒莊的勝利已經讓此前焦慮多日的蔣介石有些飄飄然了,因為臺兒莊戰役後,蔣介石曾對李宗仁說:“敵兵力不足,軍紀廢弛,士氣頹唐,其淮北主力,已不敢北進,而其魯西主力,亦為我後方各部牽制……”,不得不說,蔣介石樂觀積極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僅憑一場戰爭的勝利便篤定的認為日軍已經不堪一擊,未免太過牽強了,起碼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戰場上的日軍還是非常彪悍的。

國軍曾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換來的卻是日軍的更加瘋狂

蔣介石

如果當時身處戰場一線的國軍將士們聽到蔣介石對日軍的評價的話,估計他們肯定也會哭笑不得,為什麼他們遇到的日軍不管是進攻還是撤退都如此的專業而有條不紊呢?蔣介石口中的“軍紀廢弛、士氣頹唐”的日軍究竟在哪裡……

但不管怎樣,蔣介石當時已經被自己的結論所矇蔽了,他對以後的戰爭信心滿滿。

就是在蔣介石保持這種樂觀態度的時候,1938年的5月19日,國軍的兩架重型轟炸機從武漢起飛,此次他們的任務是飛往日本本土,執行轟炸任務。

如果將來有一天,有人問你,哪個國家的戰機第一次飛到日本本土領空,答案一定不是美國,而是我泱泱華夏。

但是!如果又有人問你,哪個國家第一次轟炸了日本本土,那答案就不是我國了,而是美國!

矛盾嗎?其實一點不矛盾!意不意外?其實一點都不意外!雖然我國的轟炸機飛臨日本本土上空比美國早了四年,但當時我國的轟炸機攜帶的不是炸彈,而是一堆堆的紙片!

國軍曾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換來的卻是日軍的更加瘋狂

執行“紙片轟炸”任務的飛行員之一徐煥升

是的,你沒看錯,當國軍的轟炸機飛到日本上空的時候,彈倉打開,投下的不是一枚枚炸彈而是兩百萬份中國國民政府寫給日本民眾的《告日本國民書》!

我不知道當時國軍在制定這場飛行計劃的時候有沒有受到蔣介石樂觀積極態度的影響,認為日軍已然頹廢,只消給予他們一次心靈上的重擊,他們便會不戰而退,但事實卻是,本可以用炸彈解決的事情竟變得如此好笑。

在這份《告日本國民書》中,國民政府苦口婆心的向日本國民揭露日本軍隊在中國的各種暴行,規勸日本民眾要看清事實的真相,不要被日本軍部所矇蔽,要聯合起來反抗日本政府云云。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至國軍“紙片轟炸”,已經過去七年。我非常不理解的是,中國及中國百姓用了七年的時間證明了,日本政府發動的這場不義之戰是得到了日本全體國民發自內心的支持,但是國民政府卻在1938年——抗日戰爭非常慘烈的全面防禦階段做出了這種極其幼稚的行為。他們在取得一次小小的局部勝利後,竟寄希望於日本國民能被他們的一張小紙片所感染而主動扯起反對自己國家和政府的大旗?

事實上,當時日本國內民眾對戰爭的狂熱絲毫不遜於軍人,其殺傷力更不弱於軍人,這群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民眾,才是這場戰爭最大的推動力來源。

國軍曾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但換來的卻是日軍的更加瘋狂

參與軍事訓練的日本民眾

島國日本敢於亮劍泱泱華夏,若非得到全體國民的擁戴而舉全國之力,又怎敢為之?

國軍的“紙片轟炸”或許會讓日本人感到意外,畢竟日本人絕不會想到1938年的國軍飛機還有能力遠涉重洋飛到日本本土的上空,但他們也不會因此而產生任何的退怯心理。對於中國戰場的前景,他們還是非常樂觀的,而他們的樂觀與蔣介石的樂觀有著本質的區別,蔣介石的樂觀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阿Q除了樂觀值得稱道外一無是處,而日本人的樂觀卻是基於明治維新後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強大國力。

更為諷刺的是,就在國軍飛機起飛的那一天,日軍順利佔領了徐州,之後日軍一鼓作氣進逼河南,而為了阻止日軍南下,國民政府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壩。花園口決堤雖然短暫的阻擋了日軍進攻的腳步,但上千萬民眾受災,上百萬百姓因此而失去生命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國軍的“紙片轟炸”還是沒能阻止日軍進攻的腳步,沒多久武漢會戰爆發,武漢淪陷。

所以說,從古至今,任何手段的威懾都必須建立在自身實力強大這一基礎之上才能達到既定的效果,如果脫離這一基礎,那就是一場可笑的鬧劇。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國軍“紙片轟炸”的行為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執行這場任務的國軍將士們還是非常英勇的,他們毫無疑問也是眾多抗日英雄中的一分子,值得大家所銘記,這裡列舉一下當時執行那次任務的人員名單:時任中國空軍第14隊隊長徐煥升,副隊長佟彥博,飛行員蔣紹禹,蘇光華,通信員陳光鬥,吳積衝,領航員雷天春,劉榮光,其中佟彥博,蘇光華,雷天春和吳積衝都在後來的對日作戰中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