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長江文化作為炎黃文化的重要一脈,距今已經7000多年,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華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堪稱世界之最。讓我們一起去了解~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世界稻作文明的中心

長江流域水稻的栽培,以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發現的稻穀為最早,距今大約有9000年,這還不是中國史前時期栽培水稻的開始。

長江流域以及華南等地區的稻作農業與黃河流域等地區內的粟作農業,是中國史前時期南北的兩大農業系統。長江流域內水稻種植面積佔全國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3,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3.8%,由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生產稻穀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稻穀總產量的1/3以上。直到現在,水稻種植仍在國計民生中舉足輕重。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世界蠶絲業的起源地

長江流域以及華南等地區的稻作農業與黃河流域等地區內的粟作農業,是中國史前時期南北的兩大農業系統。長江流域內水稻種植面積佔全國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3,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3.8%,由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生產稻穀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稻穀總產量的1/3以上。直到現在,水稻種植仍在國計民生中舉足輕重。

當今,在長江下游杭州灣地區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中,曾出土了大量的絲和麻紡織品的碎片。在吳江梅埝袁家遺址中,還發現刻有蠶形圖案的黑陶,陶紡輪和骨梭等紡織工具時有發現。這些證明了,中國至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開始養蠶織絲,成為世界上養蠶織絲最早的國家。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苧麻織品

在考古資料中現已發現的苧麻織品的實物,是錢山漾(浙江省湖州市)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三塊苧麻布和苧麻繩等。苧麻布均為平紋織品,每平方釐米經線為2431根,緯線為1620根,可見,紡麻技藝當時已是相當的超,才能織成這樣精細的苧麻布。

長江流域史前時期的人們,利用苧麻纖維和其它植物纖維紡紗織布,是史前時期的人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的重大勝利成果,與蠶絲一樣是走向文明跨出的重要一步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幹欄式建築

所謂幹欄式建築,就是為防潮溼,在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一般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幹欄式建築。在長江下游地區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人們最早發現了幹欄式建築的蹤跡,推測該建築的延續時間距今已經有了7千年至5千多年的歷史跨度。

由於幹欄式建築適應江南地區多雨、潮溼的自然環境,還具有防蛇蟲猛獸和飼養家畜、堆放雜物的多方面功用,因此歷數千年不衰。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楊鴻勳先生指出,幹欄式建築促成了穿鬥式結構的出現,並直接啟示了樓閣的發明——提高地板(居住面),並利用了下部空間,最終導致閣樓與二層樓房的形成。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生漆

生漆,俗稱“土漆”,是從漆樹上採割的純天然液體塗料。從長江流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質漆碗、馬家浜遺址發現的兩件喇叭形木質漆器、崧澤文化時期出現的漆繪陶器,再到後來的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大量有漆繪陶器,可見在六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對漆的應用已相當普遍了。

生漆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手工業,在史前時期及其以後,這種技術流傳到日本等許多亞洲國家,成為一門獨特的手工業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玉器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玉的民族。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玉這個字都涵有褒意,並且進而道德化、人格化。在所有地區玉器文化中,距今4000年到5000年的長江流域良渚文化是玉器文化的巔峰

良渚玉器主要出土於墓葬,從不同墓葬出土數量的不同,可以看出當時的良渚已經出現了私有制,貧富分化差距很大。這樣的差別構成了良渚文化用玉製度的等級差別,以用玉製度為核心的禮制的產生,可見良渚社會已從荒蠻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會。

厲害了我的長江!細數長江文化六大世界之最

由此可見,史前時期的長江文化是燦爛的,生氣勃勃地向前發展,為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對海外各地區文明的發展,或早或晚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蠶絲、綢帛的貢獻,迄今仍為人們所關注,成為研究中西關係上的一個重大課題。推其淵源,不能不聯繫到長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