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關中-農村養老

原標題:農村養老

文/劉三省

說說關中-農村養老

老齡化社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年人人口,達到或者超過一定比例而形成的一種人口結構模型。

聯合國為此先後頒發過兩個標準:傳統標準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總人口的10%,最新標準為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7%,即可視為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2000年6月,中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為:我國65歲以上老人已達到8811萬人,佔總人口的6.9%,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1.3億人,佔總人口的10.2%。

毋容置疑,從2000年起,中國老齡化社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農村的養老情況又怎麼樣呢?

在中國農村,從來就沒有男人60歲、女人55歲就可以退休的規定。經濟發達地區如此,經濟欠發達地區更是如此。

這次回家鄉採風期間,我發現,在陝西關中西部農村,年齡在60歲—70歲的老年人,仍然堅持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繼續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在付出。

小時候和我一起長大的林生、錄成、同乾、文安、全錄、新福、福錄等,今年都是69歲左右的人了。如果放在城市,他們早就退休養老,安享晚年了。在農村,他們仍然是莊稼地、果樹園裡頭個頂個的頂樑柱,至今仍然無怨無悔地堅持在農業生產第一線。

他們全盤繼承了老一代農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優秀品質,又用實際行動將這些寶貴品質發揚光大。

在農村,真正退下來,不再從事經常性的體力勞動,要視每個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而定。這次回到村裡,我發現大部分老年人真正地閒下來,通常是在80歲前後。

也有例外,鱉蛋哥今年84歲了,仍然一副勤勤懇懇做事的樣子,根本歇不下來。甲元哥今年82歲了,也是時不時地去地裡頭找些事情做。

在劉家村80歲以上的老人裡,女性年齡最大的是文昌的母親和乃興的母親,文昌的母親今年94歲了,乃興的母親也是91歲了,是大名鼎鼎的“不老松”“老壽星”。

80歲以上的婦女,我知道的還有永科母親、安軍母親、宗讓母親、全良母親、智勞母親、林安母親。她們幾個人的老伴已經去世,屬於喪偶老人。

80歲以上的老漢裡,在兩個“老壽星”登科哥和申錄哥相繼離世後(登科活了93歲,申錄活了91歲),目前宗成叔的年齡最大,今年86歲。宗銀叔和鱉蛋哥緊隨其後,84歲。82歲的有兩個,一個是甲元哥,一個是醜娃哥。還有進生,今年79歲,眼看也要進入80歲老人的行列。

這六個男性老年人裡頭,醜娃哥的老伴還健在,其他人的老伴相繼去世,也屬於喪偶老人。

這些80歲以上的老人,目前都採取居家養老的方式,跟著自己的一個兒子一起生活。

文昌的母親跟著大兒子文昌過,乃興的母親跟著小兒子乃安過,永科的母親跟著大兒子永科過,安軍的母親跟著二兒子西軍過,宗讓的母親跟著小兒子宗良過,智勞的母親跟著兒子智勞過,林安的母親跟著小兒子林海過。

宗成叔跟著大兒子永福過,宗銀叔跟著兒子省福過,鱉蛋哥跟著小兒子玉強過,醜娃哥跟著小兒子懷生過,甲元哥跟著小兒子乃軍過,進生跟著小兒子全利過。

老人跟著兒子一起生活,是關中農村最古老、最傳統的養老模式,也就是農村老年人掛在嘴邊的“養兒防老,養老送終”的具體體現。

說說關中-農村養老

在陝西關中西部農村,養兒防老,養老送終,有著深厚的思想基礎和歷史淵源。這種最古老、最傳統的養老模式,在農村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中,堅如磐石,牢不可破。

陝西關中西部農村有一個風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一旦出嫁,既不參與父母親的遺產分配,也不承擔父母親養老送終的義務。

養老送終,鐵板釘釘,就是兒子們的責任和義務。

這種風俗,雖然不符合現代社會倫理道德,也不符合《婚姻法》有關規定,但是人們發自內心地認可這種從先輩那裡流傳下來的古老規矩。

既然是從先輩那裡流傳下來的老規矩,就是一種約定俗成。

約定俗成的東西,就無可厚非,人人必須遵守。

還有一種風俗習慣,就是家裡兒子多的,為了調動兒子、兒媳婦當家理財的積極性,大多數老年人對兒子們採取了“結婚一個,分出去一個”的辦法,讓兒子、兒媳婦從成家立業那一天起,開始過自己的小日子。

這樣做的結果,是小兒子最後一個結婚,一般情況下老人都是跟著小兒子一起過。

在關中西部農村,這種風俗習慣大家普遍認可。

普遍認可,也是一種約定俗成。

當然也有例外。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老人最終跟著其他兒子生活的也有,具體視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一般情況下,在外面工作的兒子經濟狀況相對好一些,理應多承擔一些責任。只是老年人故土難離,也過不慣城市生活,大多數老年人依然選擇和農村的兒子一起生活。

以上現象,在我前面的敘述中,人們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

在農村,雖然“養兒防老,養老送終”的思想基礎沒有變,傳統習俗沒有變。只是,事物的發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規矩,有些做法,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在悄然地發生變化。

有一天上午,我從莊前地頭上轉回來,在通往張家村的公路邊,碰到了彥芳姨,就是村民組長乃興的母親。老太太主動告訴我,她的幾個兒子很孝順,雖然都在農村,但是幾個兒子每年都會交錢養活她,交上來的錢由大兒子乃興統一掌管。

我分析,村子裡的老年人裡頭,雖然大都跟著小兒子或者生活在農村的兒子一起過。但兒子多的,無論他們是在外面工作,還是在家種地,每年都會像乃興兄弟幾個一樣,由兒子們各盡所能的給父母親上交一部分錢,盡好自己做兒子的孝道與責任。

這樣做,無論是老人,還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兒子、兒媳婦,心理都會平衡一些。

道理很簡單,哪一個兒子,不是父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為父母親養老送終,是做兒子的共同責任。

也是人心所向。

當然,乃興兄弟幾個共同撫養老母親的做法,在農村到底有沒有普遍性,我沒有進行具體調查,我不得而知,也不敢肯定?!

但是,於情於理,都應該這樣做。

應該說,陝西關中農村現行的養老模式,是一種與“黃土地”密切相關的養老模式。兒子們只要不離開黃土地,老人的養老問題就能得到保障。

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農村的年輕人離開農村自主創業或者進城打工以後,就把在農村流傳了上千年之久的、與“黃土地”密切相關的傳統養老模式漸漸地打破了,由此引發出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一是故土難離。宗成叔的大兒子永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了建築公司以後,常年奔波在各個建築工地上,基本顧不上家。後來,他離開了農村,把家也搬到了縣城新區。小兒子永懷也在縣城經營了一家店鋪,同時把家也搬到了縣城裡。

宗成叔曾隨著兒子來到了縣城生活。人生地不熟,讓他過不慣縣城的生活。

只有回到農村,他的心才是踏實的,渾身才是舒坦的。

問題來了,兩個兒子把家都搬進了縣城新區,宗成叔如果能夠適應縣城的生活,傳統的養老模式就可以延續下去。

問題是,他不適應縣城的生活,只有回到農村,他才心安理得,渾身舒坦。

怎麼辦?一個86歲的老人回到老家,老伴已經過世,沒有人陪伴,沒有人做飯,一個人整天守著一個空空蕩蕩的家,多寂寞!多無聊!

說說關中-農村養老

還有,陝西關中西部農村的男人大都不會做飯,一日三餐吃不到嘴裡,怎麼能夠讓兒子們放心?安心?

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問題,只能採取市場經濟的辦法來解決。

很快,他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宗銀叔是宗成叔的弟弟,老伴也已去世,兒子省福和兒媳婦每天下地幹活以後,他也是一個人呆在家裡。

宗銀叔索性把鋪蓋一卷,搬到宗成叔家裡住,一方面去陪伴哥哥,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兒子下地幹活後,自己也需要人陪伴的問題。

我去過他們兄弟倆住的房間,一個客廳連接著兩個房間,半夜三更,一旦有事情,兩個人只要招呼一聲,就能得到相互照應。

宗成叔的大兒子永福,每個月給自己的叔伯弟弟省福(宗銀叔的兒子)的媳婦1500元,由省福媳婦負責父親一日三餐的製作。

就這樣,一個在兒子們自主創業、離開農村後引發的養老問題,一方面靠著親情關係,一方面採用經濟手段,最終得到了妥善解決。

毋容置疑,這是一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問題的好思路、好辦法。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親兄弟,明算賬”。弟媳婦幫助解決了父親的一日三餐製作,這裡面有辛苦付出,理應得到相應的報酬和補償。

在家鄉期間,每天上午九點、下午三點左右,我都能看到宗成叔、宗銀叔哥兒倆,一個人推著一把輪椅(兩個人的腿都不好),從宗成叔的家裡走出來,一起走到北乾渠,然後一直往西走,走到北乾渠通往禮村的岔路口,再轉回來,然後在水渠邊上找一個有樹蔭的地方坐下來,談天,說地,聊天氣。

我時常為宗成叔、宗銀叔兄弟倆晚年相依相伴、相互關照的生活方式感到高興,感到欣慰。

難得一見的兄弟深情情。

老伴在靠老伴,老伴不在了,兄弟倆個相互陪伴,相互照顧,在眼下身體沒有大毛病的前提下,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基於感動,有時候,我也會坐著電動輪椅來到他們中間,陪伴他們在樹蔭下坐下來,漫無邊際地說笑聊天。

二是一日三餐。當前,農村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幾乎成為普遍現象。相對來說,兒女們外出打工以後,老年婦女的生活問題相對好解決,最起碼一日三餐自己能做,飯能吃到嘴裡頭。

可憐的是那些過去從來不管家務、不做飯的老年男人們,兒女們外出打工之後,除了寂寞,一日三餐就成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年輕人為了勤勞致富,改變生活,總得進城打工吧!?

對於這一點農村的老人們非常理解,義無反顧地支持兒子、兒媳婦外出去打工。也希望他們趁著年輕,出去闖一闖,給自己賺點錢。

問題來了,兒子、兒媳婦進城打工以後,他們的養老生活就發生了變化。一是沒有了人陪伴,從早到晚,家裡空蕩蕩、靜悄悄的,讓他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老伴去世後的寂寞。二是每天的一日三餐遇到了問題,要吃飯,只能得自己做。

不要小看這一日三餐。

在陝西關中西部農村,男人是從來不插手家務活的。到了莊稼地裡,男人就是一頭牛,再苦再累,毫無怨言。回到家裡,男人就是大爺,家裡的家務活特別是鍋灶上的活,很少插手。

關中西部農村的女人們也喜歡這樣嬌慣、放縱自己的男人。

久而久之,兒子們一旦外出打工,寂寞和做飯,就成為孤寡老人遇到的兩個最大的坎。

不過,關中西部農村的男人們,都是趟過大江大河、經過大風大浪的鐵骨錚錚的男子漢。他們的的一日三餐,可以吃得精細,也可以吃得簡單。

聽說前兩年莊白村為了解決年輕人外出打工後,農村孤寡老人的吃飯問題,曾經在白家村開辦過一個老年餐廳,每頓飯象徵性地交五塊錢,就能吃飽飯。

這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年輕人外出打工以後,幫助孤寡老年人排憂解難的仁義之舉!

問題是,莊白村下面有十個自然村,每個自然村距離莊白村都有一二里路,為了一頓飯,跑那麼遠路,特別是趕上颳風下雨,很不方便。

就這樣,去老年餐廳吃飯的人越來越少,最後餐廳維持不下去,只好關門大吉。

一個設身處替孤寡老人考慮的思路和辦法,因為距離、天氣原因,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關門大吉了,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怎麼辦呢?

辦法有兩個:一是兒子多的,由兒子們之間協商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老人一日三餐有飯吃。二是喪偶老人多的村莊,由村民小組牽頭創辦老年人餐廳,採取費用自理和集體適當資助的辦法,來化解這個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以上兩個辦法似乎都沒有湊效。

人們似乎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一些喪偶的老年男人們也是硬撐著,每天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對付著做,對付著吃。

說說關中-農村養老

我們有理由相信,市場經濟給陝西關中西部農村帶來了強大活力,也一定會催生出各種奇思妙想和思路辦法來。

年輕人外出創業、打工以後,孤寡老人們的一日三餐問題,包括涉及農村老年人養老中遇到的其他問題,經過不斷的摸索實踐,特別是採用經濟手段來化解,最終都能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讓農村居家養老的模式越來越完善,越來越配套,越來越順心。

也希望社會養老等其他模式,能夠在農村養老中嶄露頭角。

作者簡介

說說關中-農村養老

劉三省,陝西省扶風縣法門鎮人,高級經濟師,中央企業退休高管。人生閱歷豐富,當過兵,做過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擔任過中央企業高管。曾擔任總後勤部生產管理部企業管理局副局長、總後勤部經濟貿易局局長、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群工部副部長、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專職監事兼第25辦事處主任。退休前為中央企業--新興際華集團總經理、際華輕工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愛好寫作,筆耕不輟。著有報告文學集《一個女兵的夢》、長篇紀實文學《從職業軍人到央企老總》《超越平庸》、散文集《歲月心語》《悠悠故鄉情》《走進綠水青山》和企業經營管理著作《軍隊企業改革管理縱橫》《國有重點大型企業與監事會工作》《市場、創新、發展、管理—企業做強做優的寶典利劍》《管理成就企業》等。

來源:扶風百姓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