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江湖按:昌黎知名,在教科書中以唐朝文壇領袖韓愈的郡望而顯,今,昌黎縣為河北秦皇島下轄縣所,我小時候讀《樂亭民間故事》裡面還有韓愈的侄兒韓湘子從天上灑下天河之沙,在昌黎、樂亭海域留下一個沙崗——打網崗。後來,又有惡龍作惡,水淹縣城,一個老牛豁開了打網崗一個口子,大水才退去。
可是這些傳說都建立在韓愈郡望是當今昌黎附近區域之上,事實上,揆諸歷史記載,韓愈郡望應該在今天的錦州附近的義縣,屬於遼西郡。
歷史上謂昌黎之名者有多處,然因朝代不同而地域亦不相同。“昌黎”之名由西漢“交黎”演變而來。《漢書·地理志》記載,遼西郡有縣十四:“交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東部都尉治。莽曰禽虜。” 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交黎城,漢縣也,屬遼西郡。後漢改為昌黎縣。”
1931年臧勵和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以下簡稱《古今地名》)說:“交黎縣,漢置。今熱河凌源縣治。”在今遼寧錦州市義縣境內,為遼西郡東部都尉治。又說:“昌黎縣:漢交黎縣。《漢書·地理志》:‘交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應劭曰:‘今昌黎。’據應說,後漢為昌黎。而《續志》無交黎,亦無昌黎。惟遼東屬國下雲:‘昌遼,故天遼。’然《漢志》無天遼縣。王先謙《漢書補註》:‘昌遼,即昌黎。’‘遼’、‘黎’雙聲變轉。《後(漢)書·安帝紀》作‘夫黎’,《鮮卑傳》作‘扶黎’。‘夫’、‘扶’一字,明‘天’乃‘夫’之誤。‘交黎’改‘夫黎’,又改‘昌黎’。‘遼’、‘黎’一字,故《續志》雲‘昌遼’。當為今熱河凌源縣治。《漢志注》之‘榆水’,即由凌源縣東流入大淩河之水。三國魏置昌黎郡,並置昌黎縣。晉因之。後魏亦置昌黎郡。顧炎武《京東考古錄》謂昌黎有五,所列前三昌黎,皆當在今凌源縣境。”又說:“漢絫縣地。晉以後為海陽縣地。隋唐為盧龍縣地。五代時入遼。改縣曰廣寧。金又改曰昌黎。明清皆屬直隸永平府。今屬直隸津海道。京奉鐵路經之。”
2005年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以下簡稱《歷史地名》)解釋:“渝水:即今遼寧大淩河。”“交黎縣:西漢置,屬遼西郡,為東部都尉治。治所即今遼寧義縣。東漢改為昌黎縣。”可見西漢交黎縣不在今昌黎縣境內。又說:“昌黎郡:三國魏改遼東屬國置,屬幽州。治所在昌黎縣(今遼寧義縣)。轄境相當今遼寧遼河以西大淩河中下游及小淩河流域地區。西晉改屬平州。十六國前燕移治龍城縣(今遼寧朝陽市),屬營州。前秦為平州治。後燕屬平州。北魏為營州治。北齊廢。”“昌黎縣:①亦作昌遼縣。東漢改交黎縣置,為遼東屬國治。治所即今遼寧義縣。《漢書·地理志》遼西郡交黎縣應劭注:‘今昌黎。’三國魏改屬昌黎郡。北齊廢。②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廣寧縣置,屬平州。治所即今河北昌黎縣。元至元七年(1270)廢,十二年(1275)復置,屬灤州,尋屬永平路。明屬永平府。民國初屬直隸津海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
東漢時,改稱昌遼縣。《後漢書·郡國志》記載,遼東屬國有縣六:“昌遼:故天遼,屬遼西。”三國魏(220--265)廢遼東屬國,設昌黎郡,郡治昌黎縣(今義縣)。《三國志·魏書·少帝紀》記載:“(曹芳)正始五年九月,鮮卑內附,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清顧炎武《京東考古錄》也說:“魏齊王正始五年(公元244年)鮮卑內附,復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後立昌黎郡。”昌黎郡轄域約相當今日遼寧朝陽、錦州、阜新等地。
《魏書·地形志》記載:“營州:治和龍城。太延二年為鎮,真君五年改置。永安末陷,天增初復。領郡六,縣十四:昌黎郡:晉分遼東置,真君八年並冀陽屬焉。”
東西晉、十六國,歷前燕、前秦、後燕和北燕,皆設昌黎郡,屬平州。《晉書·地理志》記載,“晉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孫氏,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昌黎等。”“平州:案:《禹貢》冀州之域,於周為幽州界,漢屬右北平郡。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並擅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焉。魏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為幽州。及文懿滅後,有護東夷校尉,居襄平。咸寧二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統縣二十六。昌黎郡:漢屬遼東屬國都尉,魏置郡。統縣二:昌黎、賓徒。”南北朝時期,北魏、東魏、北齊設營州,領昌黎、建德二郡。昌黎郡遷治於今遼寧朝陽市。北齊廢。
唐朝時,昌黎之名復見之於史書。《舊唐書·地理志》記載:營州上都督府“崇州,武德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置崇州、鮮州,處奚可汗部落,隸營州都督。舊領縣一:昌黎。貞觀二年,置北黎州,寄治營州東北廢楊師鎮。八年,改為崇州,置昌黎縣。契丹陷營州,徙治於潞縣之古潞城,為縣。”《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鮮州,武德五年析饒樂都督府置。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賓從。崇州,武德五年析饒樂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貞觀三年更名北黎州,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八年復故名。後與鮮州同僑治潞之古縣城。縣一:昌黎。”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直》記載:“崇州城,在衛東南。唐武德五年,分饒樂都督府置崇州,處奚可汗部落。貞觀三年,徙治營州東北之廢楊師鎮,又置昌黎縣為州治。萬歲通天初,許欽澹與契丹戰於崇州,敗沒。劉昫曰:貞觀二年,置北黎州於廢楊師鎮。八年,改為崇州,治昌黎縣。尋為契丹所陷,寄治於潞縣之古潞城。鮮州城,在衛東。唐武德五年,分饒樂都督置,處奚部落,治賓從縣。蓋與昌黎皆因漢舊名也,後亦寄治古潞城。”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崇州,今理昌黎縣。唐武德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置崇州、鮮州、處奚可汗部落,隸營州都督。領縣一:昌黎。昌黎縣,唐貞觀二年,置北黎州,寄治營州東北廢陽師鎮;八年,改為崇州,置昌黎縣。契丹陷營州,徙治於潞縣之古路城為縣。”“師州,今理陽師縣。唐貞觀三年置,領契丹、室韋部落,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元年,遷於青州安置。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領縣一:陽師。陽師縣:貞觀初,置州於營州東北廢陽師鎮,故曰師州。神龍初,自青州還,寄治於良鄉之故東閭城,為州治,縣在焉。”清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梁紀·世祖孝元皇帝下》曰:承聖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冬十月丁酉,齊主至平州,從西道趣長塹〔曹操徵烏桓,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餘里,後人因謂之長塹〕,使司徒潘相樂帥精騎五千自東道趣青山。辛丑,至白狼城;壬寅,至昌黎城,使安德王韓軌帥精騎四千東斷契丹走路〔魏收《地形志》:營州統內建德郡治白狼城。中興初,分樂陵置安德郡,治般縣〕。癸卯,至陽師水〔唐志:貞觀三年,以契丹、室韋部落置師州及陽師縣於營州之廢陽師鎮,即此〕,倍道兼行,掩襲契丹。”其後,沒於契丹。崇州及昌黎縣治在今北京市通州區東八里古城村。師州及陽師縣寄治良鄉縣故東閭城(疑即今北京大興縣黃村西北之蘆城)。
《遼史·地理志》記載:“營州,鄰海軍,下,刺史。本商孤竹國。秦屬遼西郡。漢為昌黎郡。前燕慕容皝徙都於此。元魏立營州,領昌黎、建德、遼東、樂浪、冀陽、營丘六郡。後周為高寶寧所據。隋開皇置州,大業改遼西郡。唐武德元年改營州,萬歲通天元年始入契丹。聖歷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還治柳城。天寶元年改曰柳城郡。後唐復為營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戶。統縣一:廣寧縣。漢柳城縣,屬遼西郡。東北與奚、契丹接境。萬歲通天元年,入契丹李萬榮。神龍元年移幽州界。開元四年復舊地。遼改今名。”遼以前營州、柳城之地皆在今遼寧朝陽地區,《遼史》將唐朝時營州、柳城縣記載附於遼代營州鄰海軍之後,有誤。今昌黎之地遼代設營州鄰海軍和廣寧縣。
金代,“昌黎”之名復見於史書。《金史·地理志》記載:“平州,中,興平節度使。遼為遼興軍。天輔七年以燕西地與宋,遂以平州為南京,天會四年復平州。縣五:昌黎,遼營州鄰海軍,以所俘定州民置廣寧縣。皇統二年降州來屬,大定二十九年以與廣寧府重,故更今名。”“廣寧府,散,下,鎮寧軍節度使。縣三:廣寧,舊名山東縣,大定二十九年更名。有遼世宗顯陵。”《金史》說得很明白,皇統二年(1142)營州鄰海軍撤銷,屬廣寧縣。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因廣寧縣與遼東廣寧府重名改廣寧為昌黎,改廣寧府山東縣為廣寧縣。
元代,昌黎縣變動較大,時置時並。《元史·地理志》記載:永平路“撫寧,下。至元二年,與海山俱省入昌黎。三年復置。四年,又與海山俱入昌黎。七年復置,仍省昌黎、海山入焉。十一年,復置昌黎,以屬灤州,今昌黎屬本縣。昌黎。下。至元十一年復置,仍並海山入焉。”
此後,歷經明、清、民國,迄今仍沿置昌黎縣。
1984年河北省地名辦公室編《河北政區沿革志》記載:“‘昌黎’一名,始見於《漢書·地理志》,應劭在遼西郡交黎縣的註文中說:‘今昌黎(後漢昌黎縣)’。應劭為後漢人,但《後漢書·郡國志》中無昌黎,只有昌遼。王先謙在《漢書補註》中指出昌遼即昌黎,遼、黎雙聲轉變。三國魏置昌黎郡、昌黎縣,晉因之,北魏亦置昌黎郡,至隋方廢。以上昌黎,均在省外,與今昌黎無涉。今之昌黎縣,乃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啟用久廢的古地名‘昌黎’,改廣寧縣為昌黎縣。據傳,為黎民百姓昌盛興旺之意。今縣轄區,春秋時屬肥子國,戰國為燕國地。秦屬遼西郡。漢時在縣南置絫縣,屬幽州遼西郡,後漢省入海陽縣,亦屬遼西郡。三國魏、晉因之。北魏仍屬遼西郡,為海陽縣地。北齊省遼西郡入北平郡,省海陽縣入肥如縣,遂為北平郡肥如縣地。隋開皇六年(586年)省肥如入新昌縣;十八年(598年)改新昌縣為盧龍縣,遂為北平郡盧龍縣地。唐屬河北道平州,為盧龍縣地。唐朝中葉營州柳城縣曾寄置於此。遼太祖為安居定州俘戶置廣寧縣,隸屬南京道營州,為州治,同時設營州鄰海軍於此。金皇統二年(1142年)廢營州,廣寧縣改屬平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廣寧縣為昌黎縣,屬中都路平州。元時昌黎縣屬中書省永平路。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省撫寧縣、海山縣入昌黎縣;三年復置。四年又以撫寧、海山二縣入昌黎縣;七年復置,又省昌黎縣、海山縣入撫寧縣。十二年復置昌黎縣,並省海山縣入焉,屬灤州;大德四年(1300年)昌黎縣改屬永平路。明代昌黎縣屬京師永平府。清時昌黎縣屬直隸省永平府。民國初沿舊制,二年(1913年)昌黎縣屬直隸省渤海道;三年(1914年)改屬直隸省津海道;十七年直屬河北省。二十四年(1935年)昌黎縣被日軍侵佔,後屬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昌黎縣劃歸河北省唐山專區,併為專署駐地,直至1958年遷駐唐山市。”1983年5月唐山地區撤銷後,昌黎縣改屬秦皇島市管轄。
1992年版陳雨時主編《昌黎縣誌·建置沿革》記載:“遼太祖天贊二年(923年)在此地安置定州俘戶置廣寧縣,隸於平州所屬營州,並設營州鄰海軍於此。今皇統二年(1142年),營州廢,廣寧縣隸屬平州。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與廣寧府重名更名為昌黎縣,取‘黎庶昌盛’之意。仍隸屬平州。金貞佑三年(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平州守將降蒙,本縣隸屬蒙古汗國興平府(原平州)。蒙中統元年(1260年)興平府升為平灤路,本縣屬平灤路。蒙至元二年(1265年)撫寧、海山二縣併入本縣,隸屬平灤路;至元三年復置撫寧、海山二縣,昌黎縣恢復原建置,仍屬平灤路;次年,撫寧、海山二縣又併入本縣;至元七年,再置撫寧縣,昌黎縣併入撫寧縣;至元十一年復置昌黎縣,屬平灤路。元大德四年(1300年),本縣屬中書省永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永平路為平灤府,洪武四年改稱永平府,本縣屬永平府。清,本縣隸屬直隸省通永道永平府。民國元年(1912年),本縣屬直隸省公署統轄,由渤海觀察使管理。1913年,本縣屬直隸省渤海道。1928年改直隸省為河北省,本縣屬河北省。1935年本縣被日本侵佔,屬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1938年,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併入偽河北省公署,本縣屬偽河北省冀東道。1945年11月至1948年9月,國民黨政權在昌黎縣城建立縣政府。1948年9月14日昌黎縣全境解放。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縣屬河北省唐山專區,縣城為唐山專員公署駐地。1958年,唐山專員公署遷駐唐山市。1983年5月撤銷唐山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本縣劃歸秦皇島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