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經授權請勿複製粘貼和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今年10月16日,是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週年。這是一個偉大的紀念日。而我們要感謝的就是“兩彈元勳”這個偉大群體。但我們更多熟知的是“導彈之父”錢學森錢老和鄧稼先,卻很少人知道“中國的氫彈之父”。

美國軍方曾評價錢學森“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這是對錢老能力的極高評價。但美軍除了對錢學森這樣評價,還對中國氫彈之父評價:“這個傢伙可抵十個集團軍!”他就是于敏。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氫彈爆炸照片

世界氫彈競賽,中國不能落後

上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撤走了包括原子彈研究的所有專家,使得中國科研遭到嚴重的打擊。但我們最終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原子彈。

而在我國研製第一枚原子彈尚未成功時,有關部門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氫彈的理論探索先行一步。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世界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1908年—2003年)

氫彈,也被稱作熱核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它的威力是原子彈的很多倍,是世界上殺傷力最強大的武器。

1949年9月蘇聯的原子彈爆炸實驗成功,使美國大為震驚,從便於戰略考慮必須製造出威力更大的炸彈。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研製氫彈。氫彈的研究工作由匈牙利籍的科學家愛德華•泰勒領導。

氫彈研究蘇聯領先與美國。

1953年8月,蘇聯宣佈氫彈試驗成功,當量40萬噸。這種氫彈稱為“乾式”氫彈,所以蘇聯是第一個成功把氫彈實用化的國家。

1954年,美國的第一顆實用型氫彈在比基尼島試驗成功。隨後英國(1957年5月15日)擁有氫彈。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中國的一顆氫彈模型

人類所製造破壞力最大的爆炸裝置為蘇聯於1961年試爆的“沙皇氫彈”(代號“伊凡”),其原有設計擁有一億噸TNT當量,但基於種種考慮,其實際製造當量約為5000萬噸。

中國於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進行氫彈原理試驗,當量30萬噸。1967年6月17日由飛機空投的330萬噸當量的氫彈試驗獲得成功。

法國(1968年8月)也擁有氫彈。1998年,印度進行了熱核反應實驗,目前可能擁有氫彈或其技術。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沙皇氫彈

全球氫彈僅兩種:而“土專家”于敏創造了其中一種

而中國氫彈的研究離不開一個名字:于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學家,生於河北(現天津市)寧河。他的父親是當時天津市的一位小職員,母親出生於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歲時開始在蘆臺鎮上小學,中學先後就讀於天津木齋中學和耀華中學。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學工學院,1946年,他轉入了理學院去唸物理,並將自己的專業方向定為理論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畢業,考取了研究生,並在北京大學兼任助教。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1960年底,錢三強找于敏談話,讓他參加氫彈原理研究,于敏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以于敏等為主的一群年輕科學工作者,悄悄地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

當時中國的科技遠遠落後於美國和蘇聯,甚至遠不如法國。國內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

中國人窮志不短,總能想到土方法。記憶力驚人的于敏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一篇又一篇的論文交到了錢三強的手裡,一個又一個未知的領域被攻克。四年中,于敏、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1965年10月,在於敏的親自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于敏院士完成了氫彈最關鍵的基本構型設計,外媒稱中國的氫彈構型為"于敏構型",認為它是與美國提出的"泰勒·烏拉姆"構型各自獨立發展的氫彈構型。

氫彈的運載工具一般是導彈或飛機。為使武器系統具有良好的作戰性能,要求氫彈自身的體積小、重量輕、威力大。因此,比威力的大小是氫彈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當基本結構相同時,氫彈的比威力隨其重量的增加而增加。

目前已知能夠控制核聚變並可以武器化的,只有美國的t-u構型和于敏構型兩種,後者在小型化上甚至還要超出前者。

根據已經公開的相關信息"于敏構型"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應用型,誕生即可用於實戰,接近甚至完成了小型化的應用,可使用轟炸機投射或者彈道導彈發射。在這點上,"于敏構型"完全超越了他國。

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前蘇聯用了4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而綜合國力尚屬落後的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速度之快讓許多國家認為這是個奇蹟。這就是于敏和團隊的偉大貢獻。

另外,于敏是兩彈元勳中唯一沒有留過學的本土科學家,被稱之為“土專家”。但事實證明,土專家也厲害。

于敏老人獲得的榮譽

所以,創作出如此輝煌成就的于敏,才會被美軍官員稱之為“可抵十個集團軍的人”。

于敏獲得了很多超高的榮譽。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15年1月9日上午,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美國說錢學森能抵5個師!但評價中國氫彈之父:可敵10個集團軍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國家又失去了一個國寶級科學家。同年9月17日,去世的于敏獲得“共和國勳章”。

於老說:“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我們的國家能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能成為世界大國,大家能安穩的工作、成家立業,是以兩彈一星為首的科學家以及其他愛國群體用生命和犧牲換來的。請珍惜,也請不要遺忘。

艾青說:“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是對祖國的愛。

謝謝以于敏為首的兩彈元勳們,您們,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