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屬於紅菜薹

這個季節,屬於紅菜薹

今日在菜市場閒逛,突然發現,紅菜薹上市了!

個人覺得武漢有兩個很特別的蔬菜,一為紅菜薹,二為嫩藕帶。一個生於寒冬臘月之時,一個長於初夏淺熱之季,都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應韻了時令,隱藏著新鮮勁,吃起來都有著如同甘泉沁浸般的甘甜感。尤是紅菜薹,生生打上了楚地獨有的標籤。

武漢作家池莉女士在《假如你沒有吃過菜薹》中對菜薹寫得情有獨鍾,只叫人饕餮之心抑制不住。

在武漢,10月提前上市的菜薹,口感並不算好,根莖不粗壯,菜薹的清甜味明顯不足。

我記得最好吃的菜薹,應是在12月份前後。每年年底哥哥姐姐從國外回來,正是紅菜薹歷經風霜寒露,脆嫩可口、味道甘甜之時。一盤紅菜薹上桌,一解鄉愁!

這個季節,屬於紅菜薹

對於武漢人來說,紅菜薹是武漢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蔬中珍寶。

正宗血統的菜薹,叫洪山菜薹。作為武漢人,均知此事,但未究其緣由,後我特地查閱了相關典故:在武漢,相傳洪山寶通寺塔影之中的菜薹,因其莖葉紫紅故亦名紅菜薹,又因原產武昌洪山一帶,故叫洪山菜薹。地質學家發現,在洪山寶通禪寺一帶,存在一個“小氣候”:北有洪山,阻隔寒風,南有南湖,氣候溫暖潮溼,十分適合紅菜薹生長。此外,洪山一帶的土壤為灰潮土,其母質是一種長江鹼性沖積沉積物,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千百年來,因長江洪水漫溢,洪水夾帶泥沙在洪山寶通禪寺一帶各處壟地沉積下來,經過歷代祖先精心耕作,加之品種優良的菜薹,又遇上“暖冬小氣候”,形成了洪山菜薹獨一無二的特質。如此天時地利,打造了洪山菜薹血統之正。

在武漢冬季,大店小館內,紅菜薹便佔據了菜單的C位。食客們喜歡點的,便是一盤菜薹炒臘肉。彷彿這菜薹和臘肉是一對真正的CP,成為一道本地獨有、應時而食、人見人喜的菜品。

這個季節,屬於紅菜薹

此張圖片來自網絡

經歷寒冬的菜薹,頭頂鵝黃色小花,色澤紫紅,膚質油亮,鮮嫩莖粗,飽含著大量維生素和植物纖維。紅菜薹主要食用部分為根莖,即薹這一部分。先用手將薹掐成寸許長,洗淨瀝乾備用;接著將臘肉切成薄片,入油先放進鍋裡小炒後撈起;然後倒入菜薹煸炒;再將臘肉倒入,和著菜薹一起炒,最後起鍋裝盤。如此炒作,一道清爽怡口、味美甘甜的菜品便上了武漢人家的餐桌,百吃不厭!

這些年來,由於環境氣候變化的原因,感覺許多青菜都少了本真味道,食之無味,味如嚼蠟。但唯獨這紅菜薹甘甜雋永之味未曾散去,吃過便不會忘,食之有味甘之如飴,特別順心的好吃!

這個季節,屬於紅菜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