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人生的高手,都有“塑造者”思維

作者:艾菲

首發:公眾號“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先講一個真實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她想改變與母親的關係,但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效果。

母親愛批評她,每次都會引起她的不滿,於是她就反擊。母親覺得她不孝順,非常生氣,兩人進入冷戰。而每一次的冷戰都會讓她陷入不孝的自責,雖然自責,但下次這樣的橋段仍會繼續上演。就這樣,不斷重複,持續循環,無力破解。

如要深究此中原因,則可追溯到她的童年時代。

我沒有這樣做,當她向我求助時,我問了她一個問題:“如果把現在當做零,從現在,也就是從這個零點開始創造,你想在你與母親間創造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原本,她來找我時,情緒非常低落。但聽到這個問題後,她的眼睛有了期待和喜悅的光。

然後,她向我描繪了她所期待的畫面:我與母親手挽手在小區花園散步,有說有笑,我說的是白天工作的事,母親說的是昨晚電視劇的情節。散完步後,我們給了彼此一個溫暖的擁抱。

在進行畫面描述時,她的話語裡充滿了愛和溫暖,她的眼睛熠熠生輝,她說在這個畫面中她感受到了100分的幸福。


我問:“如果從零開始創造,你想怎樣將這幅畫面變為現實,實現100分的幸福?”


她想了想後說:“以後在母親批評我時,我會想她是為了我好,不再跟她頂嘴。每週會跟母親散步一次,每次散步時說好兩人不吵架,要手挽著手,聊聊這周遇見的有趣的事。每週去看母親時,我會主動抱抱她,雖然以前我從沒抱過她,這對我來說可能有點困難,但我還是會做。我還想每次見面時都跟她說我愛你,雖然這句話我以前從未說過。”


就在這次簡單的對話後,她與她母親間的關係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


現在的她,每次都會主動給母親一個抱抱,並對她說“我愛你”,而母親對她的批評也漸漸少了,說話也變柔和了,每週散步讓她們的心走得更近了。母親以往一直反對的決定,現在也不再那麼反對了,母親變得更願意聽她的想法,而不再像以前那樣,直接給出批評的意見

其實,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從來都沒問過她母親批評她的原因,也沒問過她們冷戰的原因。我只是問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如果把現在當成零,從現在,也就是這個零點開始創造,你想在你與母親間創造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於是,那個出現在腦海中的畫面就成為了指引她找到改變方法的巨大動力,她沒有回到過去早已習慣的路徑中,重複一次又一次的冷戰。相反,因為美好願景的指引,她選擇了從零開始創造,主動選擇改變,並因此影響了母親,形成了一個不斷變好的增強迴路。


而這一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

原因並不複雜:她跳出了習以為常的最小阻力路徑。


最小阻力路徑


什麼是最小阻力路徑?


《最小阻力之路》的作者羅伯特·弗裡茨住在波士頓,來波士頓的朋友常常問他:“當年你們是怎麼規劃道路的?”(如果你去過波士頓就會發現,那裡的街道沒有什麼規律可循,有很多迂迴曲折的街道。)


事實上,波士頓的道路完全是利用既有牛徑拓寬而成的。


那麼,這些牛徑又是怎樣形成的?


牛的行走通常是隨著地形起伏,找尋最容易的路徑,前面有山,牛就不會強行穿越。相反,它會挑選當時最好走的路線,哪怕是要繞到山的另一頭。換言之,它的行走路線取決於地形結構。久而久之,牛徑隱然成形,行走愈加方便。


所以說,地形結構決定了牛群移動的軌跡。而現代波士頓的都市規劃,也正是隨著17世紀牛群的行走路徑這麼走下來的。


可見,在一個結構中,能量往往會沿著阻力最小的路徑行進。不但牛群如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如此。

因此,最小阻力路徑就是在既有結構中,已經走了很多遍、阻力最小、最順其自然的那條路。

與波士頓道路的形成方式類似,我們慣常使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也是由既有結構中已經做過很多遍、阻力最小、最順其自然的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和行為模式決定的。


而這種被固定下來的模式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最小阻力路徑。


因此,對我這個朋友而言,最小阻力之路就是這樣一種行為模式:母親批評她,她頂嘴,然後二人陷入冷戰。

正是因為這些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是我們生活中早就形成了的,是我們走了一遍又一遍的,所以它們對我們始終具有致命的慣性吸引力:想要戒菸,卻戒不掉;想要早睡,卻總是十二點後才睡;不想再訓斥孩子,卻總是一生氣就罵人;想要讀書,可拿起了書就犯瞌睡……

如果不能跳脫出來,我們就會持續走在這樣的路上,一邊埋怨責備自己,一邊深陷其中走不出來。


跳出最小阻力路徑


我想,沒人想過這樣的人生。

所以,就要跳脫出來。

而跳出“最小阻力路徑”的最佳方法是:用“塑造者思維”去重塑你的思維、行為模式,甚至是你的人生。

什麼是“塑造者思維”?

它說的是從願景出發、基於零點去創造一切的思維。

它一共有這樣兩步:第一步是捫心自問“我想要的是什麼?”,第二步是從零開始創造。


第一步捫心自問“我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要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易回答。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常會遇到兩個非常大的阻力。


阻力一: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雖然他們以為自己知道。

很多人說自己最想要的就是“財務自由”,但其實他們想要的並不是財務自由,他們想要的是實現“財務自由”後的東西。

比如:有人想要的是財務自由後自由自在的狀態,有人想要的是財務自由後能做熱愛之事的機會,有人想要的是財務自由帶來的安全感......

所以,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就很容易陷入“捨本逐末”的困境 - 絞盡腦汁去追求表面上的“願景”,卻忽略了來自於內心深處的真實渴望以及渴望背後的動力。


阻力二:環境決定論

抱持這種思維的人通常都會這樣想:“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但它根本實現不了,環境就是這樣,所以想了也白想。”

然而,真是這樣嗎?

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之前說過的邏輯層次理論。

在羅伯特•迪爾茨的邏輯層次理論中,願景層位於最高層,然後依次是身份層、價值觀層、能力層、行為層和環境層。


徹底改變人生的高手,都有“塑造者”思維

邏輯層次理論告訴我們,高的層次總是在不可避免地驅動著低的層次。所以,當一個變化在高層次發生時(比如,我想擁有健康美麗的身材,並且在頭腦中非常生動地描繪出了關於這一願景的畫面),它往往就會影響到低層次的行為變化(比如,每週健身三四次)。


相反,如果我們只是在低層次上做出改變,而高層次的意識沒有發生變化的話,低層次上的改變常常就會難以持久。


“最小阻力路徑”型思維的起點正是圖中的最底層,即環境層(最小阻力之路就是在環境層形成的那條最容易的路徑);而塑造者思維的起點則是在圖中的最高層,即願景層。


“最小阻力路徑”型思維是從既有環境出發來思考問題解決之道的。

他思考的是:既有環境與現實是這樣的,所以我根本沒有選擇,只能接受現實。或者是,我已經嘗試過很多次了,依然無法改變現實,不如放棄。


而塑造者思維則是從自己的願景出發來思考問題解決之道的。他思考的是:我想要的是什麼?順著這個問題,就產生了一個非常真實的願景,以及一副關於願景的生動畫面。因為這是依據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而產生的願景,所以我對它自然是充滿了熱情和期待,決心要將它變為現實,於是我打算這樣做……


許多人堅信環境決定了我們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許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因為他們一直都在運用“最小阻力路徑”型思維。


他們認為,正是因為環境,所以無法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實際上,卻有人在相同的環境中創造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而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人也被稱為

塑造者,他們不是先看自己身處的環境怎樣,周圍的人都在做什麼,自己能幹什麼,然後再給自己找個市場定位;相反,他們會先問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願景),然後他們會一直琢磨到底怎樣才能把這事幹成。


埃隆·馬斯克就是這樣的人,他想讓人類移民火星。有人問他,你學過火箭科學嗎?馬斯克說沒有,我的知識都是自己看書得來的,為了幹這件事,我願意去學習火箭科學。


第二步,從零開始創造


當明確了自己的人生願景後,你就能去創造了。

可是,如何創造呢?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財務上的“零基預算”概念,它說的是企業在編制預算過程中,所有支出均以零為基底,不參考過去的預算和營收水平的慣性,從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項預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以及支出數額的大小。

一般來說,企業每年編制預算時都是把去年預算表打開,在上面修修補補,做些調整。然而,零基預算打破了這種固有的預算編制模式,它不再參考過去的預算和營收水平,而是從根本上重新考慮需要支付的每筆費用。

這種方式帶來的好處是:如果一直參考往年預算進行編制,企業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就會非常自然地如法炮製。但如果能從零開始,企業就必須重新思考到底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以及為什麼需要,為什麼不需要。


同理,在從願景出發,進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時,我們也可以借鑑這樣的思維方式 - 徹底從零開始去創造。


2018年4月底辭職後,我參加了一個培訓課。

上課第一天,老師讓我們每人選一張符合自己心境的圖片卡。有的同學選了樂團指揮的卡片,有的同學選了幾個手疊在一起的卡片,也有的同學選了圖書館的卡片。

而我選了這樣一張:畫面上的人縱身一躍,從聳立峭壁跳入深海。為何選這張?因為對那時的我來說,深海代表的不是危險,也不是令人恐懼的未來;相反,它代表的是自由、無限的可能,以及自己可以創造的嶄新世界。


也許你不相信,在選擇這張卡片之前,從峭壁跳入大海的場景就在我的夢中和想象中出現過很多次。這個場景彷彿是種召喚,對我最終做出的選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記得在我準備辭職時,周圍很多人一邊佩服我的勇氣,一邊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你就這麼辭職了,如果一兩年後,你又想回職場怎麼辦?那會非常困難。那時你的職業生涯不但有了一個很長的斷層期,你需要做出充分解釋,並且那時你的年紀也比現在大了幾歲,你所熟悉的工作也有了很多變化,你適應起來會非常困難,到那時,你該怎麼辦呢?”


說實話,這個問題若沒好好想過,我也不敢裸辭。回想11年前,我剛剛碩士畢業的時候,我不僅沒有積蓄,沒有工作經驗,沒有人脈,在上海也沒有住所。通過努力,在過去11年裡,我擁有了現在的一切。辭職兩年後,如果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還得重回職場,那也會比11年前的境況要好很多。因為現在的我不僅有積蓄,有工作經驗,有創業經驗,有人脈,有住所,有愛的人,還有這些年積澱的一切。11年前,我一無所有時什麼都不怕,為什麼現在卻要怕呢?大不了就像11年前那樣從頭開始做!再用11年的時間去好好工作,重新來過。為何要怕呢?


這就是從零開始去創造。


如果缺乏這種思維方式,裸辭前的我會怎麼想呢?

我會想,奮鬥了這麼多年,我才混到今天這樣,現在是我這些年收入水平最高的時候,一旦辭職,我不但沒有了收入,就連四金都得自己繳。折騰上一兩年如果沒成功,我還得灰溜溜地回到職場,繼續朝九晚五的生活。這樣,我損失的便不僅僅是這兩年的收入,還有這兩年的時間,甚至包括這兩年我投入的資金。何必呢?我還不如在職場中好好工作呢。

這就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巨大差異:從零開始創造的“塑造者思維”能在最大程度上打開我們的思路與視野,幫我們跳出“最小阻力路徑”,從而去創造之前連想都不敢去想的人生。


最後的話


當遇到問題時,我們可以一如既往的走上“最小阻力路徑”,也可以有意識的選擇“塑造者思維” - 從願景出發,然後從零開始創造。

蕭伯納說:“人們總是抱怨他成為現在的自己是因為所處的環境,但我不相信這是因為環境。改變世界的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尋找夢想中的樂園,當他們找不到時,他們就會親手創造。”

希望你也成為這群人中的一員,共勉。


- END -

作者:艾菲,深度思考力暢銷書《直擊本質》作者,高管教練、全球認證優勢教練、資深個人成長教練,前美國財富五百強公司大中華區市場部負責人。關注微信公眾號: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聚焦“思維躍遷”“自我認知”兩大基石,活出你的蓬勃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