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貴州大學#

#教師# #海歸#

有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人

帶著促進中外學術和文化交流的心願

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來到貴大

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知識

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今天,我們把目光聚焦他們

一起來看看外籍老師的故事

托米斯拉夫·瑟納瓦

結緣黔中大地 心繫農村發展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右一)

人物名片:

托米斯拉夫·瑟納瓦(Tomislav Cernava),男,2018年起在貴州大學菸草學院以學術學科帶頭人身份擔任客座教授,目前是歐洲植物微生態領域最具創造力及潛力的年輕學者之一。

托米斯拉夫與貴州大學的緣分,始於2017年3月。當時貴州大學菸草學院正在籌辦“金葉講壇”學術交流活動,擬邀請國內外頂尖學者來校進行高水平學術彙報,助力學科建設及學院發展。在我校菸草學院植物保護一流學科B類特聘教授陳孝玉龍的引薦下,學院邀請到了托米斯拉夫參加貴州大學菸草學院“第二屆金葉講壇”,並與學院師生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與探討。

那一次的貴州之行,讓托米斯拉夫有了在貴大工作的想法。2018年9月托米斯拉夫入職貴州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教學中,托米斯拉夫不斷鼓勵和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發散思維、積極互動,講得投入時,他甚至“手舞足蹈”,有激情的講課方式深受學生們歡迎。

此外,近兩年工作中,托米斯拉夫參與以貴州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SCI論文9篇,其中一區論文7篇,二區論文2篇,影響因子大於6.0的論文3篇。作為共同通訊作者,托米斯拉夫協助指導研究生髮表的論文,在菸草微生物組學研究上實現了一系列突破。他還積極參與申報科研項目,與陳孝玉龍教授共同獲批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貴州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等。

“未來我想留在中國發展,成為一個‘中國人’,以優異的業績助力學科提升與學院發展,為貴州省的農業農村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知識,在黔中大地書寫屬於自己與中國的故事!”托米斯拉夫說。

Kim Estenson

瞭解中國文化 傳播中國文化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左一)

人物名片:

Kim Estenson,女,美籍教師,2019年8月到校擔任外國語學院英語外教。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在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任教的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有著非常深刻的意義,我也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美籍教師Kim Estenson於2019年8月到貴大任教。在貴州大學任教期間,最令她興奮和難忘的是與外國語學院戲劇社學生的相處經歷,讓她看到了貴大學生的勤奮、認真與刻苦。

任教期間,她與外教Logan Michael不僅要承擔必須的課程教學,還義務給同學們開放英語角,輔導學生排演戲劇。“看到他們喜歡用新的方式去學習英語,把對英語的興趣融入到戲劇排練中,我很高興。”Kim Estenson說。同時,Kim Estenson通過和中國師生的交流,更加了解了中國文化,他們萌生了要把中國優秀文化傳播到到家鄉的心願。“我很喜歡在貴大的工作和生活,這段經歷對我意義重大,獲益匪淺,我將銘記在心。”

須崎孝子

學習新語言 開啟新人生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人物名片:

須崎孝子,女,2012年到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擔任日語教師。

須崎孝子在校任教已有十年。“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77年,當時我很榮幸作為中國和日本青年友好交流團的代表在北京、上海、武漢、長沙進行了友好訪問,與中國青年們進行交流後,我深受感動,想和中國人直接對話,於是開始學習中文。”須崎孝子講起她和中國的第一次“相見”,仍有所感慨。

在貴大工作十餘年的須崎孝子,對貴大學子有著很高的評價。“他們誠實、認真,學習熱情高漲,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我有困難的時候,總是熱心幫助我,我十分感謝。”在貴大的每一年,須崎孝子都會盡心指導學生參加“日語演講比賽”,幫助學生們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大賽上,不僅開拓學生的視野,還提升學生對日語的喜愛,讓大家受益頗多。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我對學生有兩個期望:一是有機會要去國外看看,掌握一門外語,重要的是親身體驗;二是好好學習外語,‘學習新的語言,就是開始新的人生’,努力成為中國和世界溝通的友好橋樑!”

Navit Hamias

教授知識 教授生活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人物名片:

Navit Hamias,女,2019年3月到我校美術學院擔任外教。

當Navit聊到“中國,就是我遠方的家”的時候,大家絲毫不意外。因為她把學生當作家人和朋友對待。

Navit喜歡用分享和討論的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她和學生討論語言的學習。為了學好漢語的聲調,Navit想了很多方法,幾乎調動了身體的每個細胞練習音調,比如配合脖子的轉動、手勢等等。她用親身感受和學生分享,學習語言沒有捷徑,學習漢語如此,學習英語亦如此。

教學中,Navit給學生分享以色列的民族風情、文化傳統、藝術理念以及中西方審美差異,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歷史產生的不同文化,讓學生汲取到更加豐富的文化養分,提升審美視野。她常常會收集學生的反饋,與大家一起分享優秀學生案例和問題學生的反思。在花名冊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後面,Navit都備註了這個學生的故事和想法,每次課程都會詢問學生新的觀點。她還有一個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上面寫滿了批註和各種顏色熒光筆做的記號,用心記錄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在她看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值得用心對待。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除了教授知識,Navit還告訴學生怎樣做環保,怎麼編織毛線,怎麼彈奏尤克里裡,學會怎麼生活。“當我們用雙手變出可愛的小物件,把一根根不起眼的絲線變成一張小坐墊,讓琴盒發出我們熟悉的旋律時,大家的內心是充實的,對生活和未來是充滿期待的。”在學生們看來,Navit不僅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的人生導師和知己。

朱躍敏

傾囊相授 助力重點實驗室發展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左一)

人物名片:

朱躍敏,男,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終身研究員。2018年起在貴州大學以傑出人才身份擔任客座教授,成為貴州省智能醫學影像分析與準診斷實驗室(我校重點實驗室)外聘教授。

2016年11月,貴州大學與貴州省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第一屆醫學成像大數據國際高峰論壇,開啟了朱躍敏與貴州大學的緣分。自朱躍敏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客座教授以來,每年奔波在法國與貴州之間,關心貴州省智能醫學影像分析與精準診斷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每次赴貴大,他總是爭分奪秒的工作,修改學生論文、輔助教師申請項目、制定中法雙方合作計劃、開展學術報告等,他總是第一個來實驗室,最後一個離開。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朱躍敏的傾囊相授、以身作則,不僅帶領學生走進了醫學成像領域研究的大門,還讓學生充分領會了科研精神的真諦。近兩年來,他參與貴州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SCI論文8篇,與我校王麗會老師共同申請獲批“中法蔡元培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在朱躍敏的推動下,中法雙方博士聯合培養穩步進行,並在深入合作的基礎上,促進了我校與法國INSA-LYON聯合研究協議的簽訂。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朱躍敏教授(第二排左三)

菲利普·喬丹

學生眼中的益友良師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人物名片:

菲利普·喬丹,男,2013年起在礦業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任外教。

菲利普·喬丹從2013年來到貴州大學擔任外教起,每週二晚礦業學院舉辦的“相約星期二”英語角活動他從不缺席。初次見到菲利普,不由自主地將眼光停留在他身上,菲利普微微一笑,和我們說一聲“你好”。

起初大家都認為菲利普是一個嚴肅的老師,相處久了才發現他是幽默的、可愛的、親切的。他對英語角有著諸多熱情與想法,他來之後,以往的“啞巴”英語模式漸漸被打破,大家都能勇敢地用英文表達自己。在這裡不再有枯燥的單詞聽寫,也不會有晦澀難懂的聽力訓練,更不會有機械式的口語背誦,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不知不覺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能力。週二的英語角變成了大家期待的一場“約會”。

近兩年,菲利普還教學生們如何進行科技論文的寫作。雖然課程有些枯燥,但他將在英語角的幽默和可愛延續到了課堂上,總是能想方設法引起學生們的興趣,並利用各種各樣的小遊戲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和寫作技巧,讓課堂變得有趣,這正是菲利普的魅力所在。

菲利普總說,英語角是一個歡樂輕鬆的地方,我願意為你們提供一切我所能提供的資源,完成你們想在英語角做的事。於是,學生們就有了菲利普的烤箱、茶葉和咖啡機,這讓大家在英語角感受到了家的氣息,暢聊心之所想。英語角難忘的回憶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回憶中總會有一個人的名字——我們的朋友菲利普·喬丹。

王紅

為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牽線搭橋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王紅教授(右三)

人物名片:

王紅(H.Holly Wang)教授,女,美國普渡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獲得多項國家高層次人才專家稱號。研究方向為農業風險與保險、食品安全與食物消費。2019年成為我校柔性引進外籍專家,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2019年,王紅到校後,為我校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牽線搭橋、構建農林經濟學科發展框架,科研教學、助力農經師生能力提升,引鳳來黔、拓展農經學科國際合作團隊,為我校農經團隊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貴州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工作後,王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規劃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在開展深入、細緻溝通後,一流學科學術委員會由王紅牽頭協調組建,並於2019年10月20日完成了學術委員會組建工作,來自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北京大學、(美國)國際食物政策研究院IFPRI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們出席組建工作會,為我校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高水平發展、長久性規劃及前沿性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契機,大大提升了我校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在國內外農業經濟研究領域中的知名度。

此外,王紅通過組織舉辦學術報告、開展研究方法培訓、深入開展科研合作以及培訓農經教師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等方式,幫助貴州大學農經師生能力提升。2019年6月在留美經濟學會國際年會上,她組織分組會就本院教師研究方向選題進行討論,使得貴大農經教師順利完成論文提交,併到會宣講英文論文。2020年初,她帶領本院教師擔任國際期刊客座編輯,增加了教師國際期刊編輯經驗,填補了農經學科國際期刊編輯的空白。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我喜歡貴州秀美的山川、多樣的生物資源、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熱情樸實的貴州人民。未來,希望能夠加大與貴州大學農經團隊的合作,帶動農經學科發展,以更好的促進貴州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王紅說。

蔣丹墀

海外遊子心繫家鄉 服務家鄉

不以山海之遠 | “ 這是我們貴大的外籍老師!”

人物名片:

蔣丹墀教授,男,澳洲國家級ADCOS 獎學金獲得者,塔斯馬尼亞大學教授,從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2018年起在貴州大學以學術學科帶頭人身份擔任客座教授,已指導8名博士生順利畢業,並參與主持多項科研項目。

蔣丹墀出生於貴州,1994年於國外求學後定居於澳大利亞。2018年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長根與其取得聯繫,向其介紹了家鄉大數據的現狀,蔣丹墀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助力家鄉及貴州大學大數據學科發展。與此同時,我校正在籌建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急需引進高端人才,由此,2018年6月蔣丹墀受聘於貴州大學,擔任學術學科帶頭人。

到貴大任教以來,蔣丹墀在教學及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專業精神與科學素養受到認可,全心全意助力大數據學科發展。他對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專題報告以及實驗室研究生就科研論文(英文)寫作方法技巧等進行悉心指導,目前已培養2018級博士生一名,參與指導其他博士研究生五名。此外,他每週組織、指導師生學術討論班開展學術交流討論活動,調動學生科研交流的積極性。

“我會一直把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傳授給更多的學生,培養更多人才,促進貴州大學和家鄉更好地發展。”蔣丹墀說。

文字:計算機學院 美術學院

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西部能力發展研究中心 大數據研究院

礦業學院 張夢露 吉雨田

外國語學院 潘小翎 唐瑞雪

菸草學院 陳孝玉龍

資料整理: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溪山融媒中心 陳思魚

編輯:劉天宇

責任編輯:劉天宇

審校:凡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