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江蘇張家港鳳凰鎮有兩座山——鳳凰山和鷙山,“前鳳後鷙”,一河中流,田園似錦,水脈如織。坑裡有水,坑外有田,這裡還出產小有名氣的“鳳凰水蜜桃”。後因多年開山採礦,鷙山山體逐漸殘破,變成被遺棄的礦坑。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鷙山實景


2014年,鳳凰鎮人民政府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公開招標,謀劃鷙山片區未來發展的藍圖,最終確定深圳市規劃院上海分院為中標單位,負責深化整合設計。鷙山開啟了華麗轉身之路……


桃源奇境:再現桃花源


桃源奇境

一種詩意棲居的生活狀態

一派遠離喧囂的田園風光

一種迴歸和諧的怡然享受


項目定位來自於三個問題的思考:

# 如何通過新型城鎮化的路徑探索,構築新型的城鄉關係;

# 如何借力區域發展大勢,通過特色產品策劃,打造生態修復新亮點;

# 如何依託城市平臺,激發城鎮活力、彰顯城鎮特色。


桃源:“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描述的柳暗花明的韻致,代表著對田園悠樂生活的嚮往,也與現有的桃林、谷地資源相契合。


奇境:基於奇特的地形地貌基底,以新奇項目體驗突出核心特色,亦象徵未來對技術手段的突破,使建築、生活和自然達到和諧共生。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概念規劃平面圖


鷙山綠核:天街綠谷、桃源奇境


鷙山是設計的核心,規劃以“奇”為主題,利用天街串聯主要節點,體驗絕壁覽勝之感,營造世外桃源般的峽谷奇觀。


核心項目由溫泉度假酒店、觀景茶座,農園集市+商店、生態餐廳、禪文化園等組成,向內可鳥瞰核心景觀,向外可遠眺農田風光,可採購新鮮時蔬,也可體驗健康飲食。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鷙山綠核效果圖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鷙山綠核五大項目


田園社區:百畝美居、千畝農田


“嚮往的生活”是什麼?“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的田園生活嗎?


方案在天街綠谷之外,田園水綠之間,規劃了雙拼、聯排、多層、小高層等多種居住產品,面向城市人群,這裡不止有屋,還有田。你想自己種,房前屋後隨你擺弄,不會種?物業統一管理的農莊裡,也可以“不勞而獲”。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田園社區


開心農場:綠色健康、都市農莊


開心農場的核心理念是“開心”,

居民開心、遊客開心,

小孩開心、全家開心。


開心農場包括田園認養、主題農莊、兒童教育、溼地體驗、景觀遊覽五個核心功能,不僅讓你過把“種地癮”,也讓全家人的田園情懷有了現實的寄情之所。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開心農場


昨日描繪一張圖,今朝美成一幅畫


規劃真的只是畫畫嗎?2020年春暖花開之際,鷙山桃花源項目經過6年多方不懈努力,現已初具規模。雖然期間又經歷了控制性詳細規劃、景觀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多個環節,但最初的夢想沒有變,許多當時的設計理念已經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景觀設計總平面圖©中新鳳凰提供


礦坑是桃源奇境的核心景觀資源,也是長三角平原地區的“稀缺資源”。峭壁幽谷之中,感受奇山秀水之美。


>> 2014年礦坑原貌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近期礦坑現場實景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 周喜悅 -《峽谷飛霞》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 楊海平 -《鷙山星空》


礦坑東側高地之上設計多彩花坡,結合景觀茶室,內可欣賞谷地山水之奇景,外可感受田園農事之韻味,登高望遠,萬千美景盡收眼底。


>> “多彩花坡”現場實景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 王萍 -《鷙山花盛開》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景觀溼地尊重現有生態資源,對植物和景觀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既能感受“原汁原味”的水上森林,又能從細節上體現到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


>> 景觀溼地現場鳥瞰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 王軍 -《綠洲》

>> 景觀溼地現場實景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 張徵 -《美麗鷙山桃花源》


這是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也是讓築夢者夢想成真的地方。曾經被遺棄荒廢,如今卻實現了華麗轉身,你可以成為這裡的主人,也可以在假日成為到此一遊的過客,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始終為您保留這一份靜寧……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吳錦忠 -《晨練》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攝 / 張徵 -《夕陽醉了》


>> 滑動欣賞更多關於礦坑的攝影作品: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朱明芬 -《雪之鏡》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錢文虎 -《鷙山晚霞印滿天》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張建平 -《清新的早晨》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徐溢璘 -《支山彩虹》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朱明芬 -《歡奔》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孫月清 -《悠閒時光》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吳錦忠 -《鷙山勝景》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徐衛元 -《灌樁》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顧世忠 -《鷙山溼地》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陳樂 -《春之花》

一個礦坑的前世今生|江蘇張家港鷙山規劃設計

◎ 攝 / 張徵 -《晨曦》


深規院上海分院項目組成員:張光遠、高宏宇、吳丹、王敏婕、謝望、侯俊娜、吳莉莉、徐婧、黃賽君、肖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