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近日,央視新聞與國美零售聯合發起了一場家電直播盛宴。

在本次直播中,央視新聞主持人朱廣權、撒貝寧、康輝、尼格買提組成網友戲稱的“央視Boys”,為觀眾帶來許多知名品牌的生活家電、數碼3C等產品。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別看平時他們習慣了嚴肅、一本正經的模樣,沒想到做起主播也毫不含糊。

一通幽默風趣、插科打諢、張嘴便來的操作下,網友直呼“不愧是央視名嘴“,一場主題為“一切為了美好生活”的直播帶貨,很快就被帶跑了節奏,開成了“相聲”專場。

直播途中有網友問正在直播的朱廣權:手語老師咋沒來?

朱廣權幽默地用近期很火的網絡段子回應道:“手語老師這次票都沒買,直接騎自行車走的,鏈子都蹬斷了。”

於是撒貝寧親自上陣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表情豐富動作歡脫,場面十分歡樂,期間還不停地用手和手肘拍打朱廣權,調皮地說:

"手語老師的夢想就是給他一巴掌,我替手語老師完成她的夢想!"

兩人的幽默表演,逗笑了一眾網友。

其實,幽默感不單指一種能力,而是所有認知能力的全面綜合表現,語言、想象力、智力、創造力、應對能力、自信力都與其息息相關,是一個人有自信、高情商、思維能力強的表現。

同時,幽默感也是孩子遇到挫折時下的一場“及時雨”,讓孩子能變通地看待問題,調整心態,不鑽牛角尖,讓原本困難的事情逐漸出現轉機。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的幽默感有30%來自天生性格,另外的大部分元素都源於父母后天的培養。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喲!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指標,幽默感必不可少。而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笑點與幽默感表現不同,爸爸媽媽們該如何進行區分呢?

1歲以前的寶貝

表現:特別喜愛“躲貓貓”

原因:寶寶初步理解父母的誇張表情及聲音,建立了物體恆存概念,因此“躲貓貓”中,“出現”、“隱藏”的變化會引發他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他們也會覺得這樣非常有意思。

1-3的寶貝

表現:孩子會拿香蕉當電話;有人誤認了東西,會引起他們的捧腹大笑……

原因:處於敏感秩序期的孩子,對這種反事實的行為相當敏感,看似笑點非常低,其實是孩子在事實中挖掘了幽默感。

3-6歲的寶貝

表現:有意識地說錯事物名稱,指著月亮叫星星,把小貓叫小猴……對“屎尿屁”的笑料樂此不疲,越是制止,越是要說。

原因:孩子的詞彙量不斷擴充,笑點基本集中在文字遊戲。“屎尿屁”階段是孩子必經的成長階段,對類似的字眼,尤為敏感,令其發笑。

幽默感表現的變化,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程度,這也是孩子認知能力全面發展的綜合表現。所以說,幽默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喲!

前陣子看過環球時報的一篇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招聘員工時,竟然要求宇航員會講笑話。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你可能會懷疑這個新聞的真實性。可事實上,在長達2年的火星之旅中,NASA確實需要一個可以帶動氣氛的宇航員,幫助團隊凝聚人心、彌合分歧,確保任務的成功。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不僅僅需要淵博的學識,還需要有讓整個團隊的士氣都備受鼓舞的品質——幽默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是“老頑童”,費曼如此,愛因斯坦也是如此。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人可以無知,但不可無趣。”

在積極心理學中,幽默感是“超越自我”的品質之一。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僅不能壓抑孩子的幽默感,更應該主動引導,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風趣幽默的人。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旅遊團到日本伊豆旅行,走到了一條滿是坑洞的路上。

一位導遊滿心抱怨,對著乘客說:“這路面簡直就像是麻子臉一樣!”乘客們也開始紛紛抱怨。

另一位導遊則不是這樣,他對遊客說:“現在,我們來到了著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乘客們都笑了,在車上體會這難得的顛簸,興致昂揚。

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體現出幽默的重要性。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培養和保護孩子的幽默感呢?

(1)塑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

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家庭環境尤為重要。

孩子成長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裡,他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此前,那個名叫“天天”的小朋友因為模仿李佳琦直播而走紅網絡,被網友戲稱為“戲精孩子”。而每一個“戲精孩子”的背後,定然少不了一對幽默的父母。

年前,這一家子還一起拍了一段名為《孩子考了60分》的視頻,分別演繹了泰劇版、韓劇版、內陸版、港劇版、臺劇版、美劇版家長的不同反應,趣味十足。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天天的幽默細胞這麼足,原來他們家的氛圍就是這樣輕鬆詼諧,讓很多網友羨慕不已:“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真好!”

天天的父母保護了孩子的幽默感,讓他從家庭氛圍中感受到的輕鬆快樂,為成長增添了許多樂趣。

(2)把孩子當成朋友

在《火星情報局》上,楊迪曾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天,楊迪媽媽在家庭群裡發了個語音:“大家以後看電視都頭朝下看”。

一開始楊迪沒明白“頭朝下”是什麼姿勢,他媽媽直接發了個圖片。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大家都笑翻了,楊迪說:“我媽就是這麼精彩!”

大家說,楊迪和媽媽的相處模式更像是朋友。在這種輕鬆搞怪的氛圍裡,沒有高高在上的“家長威勢”,孩子的幽默細胞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幽默一定是放鬆的,而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的相處模式,正是幽默的“催化劑”。

(3)培養學識,養成“高級幽默”

文章開頭的朱廣權,就憑藉新聞節目的播出頻頻登上熱搜,不僅被戲稱“手語老師的噩夢”,也被稱為“高能段子手”。

在他主持的節目中,總能時不時蹦出一兩句金句:

“夕陽西下,吃撐的人在老家”;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是不能沒有歸宿”;

“冷空氣凍的你臉上青一陣紫一陣白一陣,在你腮邊畫彩虹,你也只能翻出秋衣秋褲棉襖棉褲,再在外邊套羽絨”。

這一套一套的,怪不得手語老師和朱廣權“勢不兩立”!

在這樣的場合,能做到讓很多人對他的段子印象深刻,正是因為他紮實的主持功底和充足的學識素養。

而這樣的幽默感,沒有長期的文化薰陶,沒有從小廣讀詩書,是培養不出來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幽默,是智慧溢出的那部分”,有底蘊、讓人愉悅、覺得有趣的幽默,才不會落入俗套。

所以,我們平時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孩子一起多讀書,既讓他知道什麼是文學情懷的幽默,也讓他理解現在的網絡流行語式幽默。

撒貝寧給朱廣權當手語老師被“逼瘋”有幽默感的人,到底多吃香?

媽寶寶親子點評:

痛苦和磨難本就是人生需要面對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有幽默、樂觀的態度來滋潤心靈,那他在真正面對困難的時候,也不會整天抱怨,負能量滿滿。趕緊行動起來,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