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是魔鬼所以我要冷靜
楚漢時期的匈奴部落其時並不強大,與他同時佔據中國北方的部落有很多,其中以胡人和月氏為最。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彰顯他雄霸天下的武力和維護都城咸陽的安全,保證他為之享樂的豪華宮殿群免遭破壞,而派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軍隊以長城為依託向北抗擊胡人達十多年之久,這十多年期間軍隊一直風餐露宿的在外征戰,使的胡人蠻狄被迫遷徙,同樣十多年不敢犯邊境一步。
在長達七年的抗秦滅楚戰爭這段時間裡,北方的部族得以休養生息,元氣恢復,並逐漸強盛起來。
在這戰亂頻繁、英雄輩出的時期,能稱得上為當代梟雄的我認為北有匈奴單于冒頓,南有楚霸王項羽。而劉邦我想他應該是英雄和梟雄梟的疊加,說他為梟雄還有點略顯於貶義。
先看看中華詞語庫對“梟雄”的定義:是指驍悍雄傑之人,猶言雄長、魁首,多指強橫而有野心之人。這樣看來把劉邦稱之為梟雄不是太恰當。
冒頓是匈奴單于頭曼之子,因為頭曼想把自己所愛的閼氏生的兒子立為繼承人的緣故,使得冒頓懷恨在心,一直隱忍不發,在取得父親頭曼的信任後,領兵向外擴張。然而他的目的並不限於此,他朝思暮想的是能坐上“單于”那把椅子,首先是把椅子上的人幹掉才有希望。因此他把自己的騎兵訓練成了一支鐵血無情部隊,下令把所用箭矢換成響箭,為能使部隊有鋼鐵般的紀律和服從命令的堅強意識,不惜斬殺掉一批性格懦弱者,以示告誡。他訓練部隊射殺單于的坐騎,射殺自己的愛妾,在認為條件成熟的時候最終把箭射向了他的父親頭曼,而他的騎兵們更是毫不遲疑,像是習以為常的萬箭齊發緊跟其後。在順利當上單于之後,為能統一北方部落,更是兩次示敵以弱,向東胡獻寶馬,獻愛妾,當第三次索要土地的時候,趁著敵人完全麻痺放鬆失去戒備時突襲成功,一舉消滅了胡人,並攜勝利之師,攻克了月氏部落。在白登之圍前,冒頓用老弱殘兵迷惑漢軍,成功誘使漢軍進入了包圍圈。以上這些看來冒頓具備梟雄的能力,他堅韌、冷血,具備謀略,可以不惜一切、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
劉邦賦有仁者之心,具有豁達寬廣的胸懷,有成就大事的氣度。最終能夠成就帝業靠的是他不驕不躁、善聽良言、敢用人才、知人善用、禮遇有加的品格,於亂世中救民於水火、解眾於危時。他雖然喜歡罵人,但從不因錯懲罰別人;他雖然傲氣,但說過的話絕對不會更改;他有取天下之心,但從不濫殺無辜。這樣的劉邦哪能是一個梟雄所能代表的!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劉邦最終成為漢朝第一把交易,首先具備六個品質,足以被稱為第一梟雄。
在秦末後期,歷史上出現兩個重要人物,劉邦和項羽,還有匈奴的冒頓。大部分人都認為劉邦相比項羽,無論從背景、軍事才能都不及項羽,但是最終劉邦卻成了漢朝的第一把交易,成為漢高帝。
如果我們去讀《史記》、《漢書》,我們會發現真實的歷史和影視劇相差很大。劉邦並不是橡他人傳的是無賴、混混,其實劉邦是有真正的軍事才能。首先看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 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劉邦的部隊在昌邑和慄作戰 12月,劉邦到達慄縣,在這附近收了楚懷王的將軍剛武侯,得了軍隊4千人,並再次大敗秦軍。劉邦率軍繼續西行,奪取了丹水(今淅川)。而高武侯鰓、穰侯王陵這時也加入劉邦所率領的楚軍,攻下西陵、胡陽。並且番君吳芮的部將梅鋗 也至此,與沛公軍聯合,攻下析(今西峽縣)、酈等地。
劉邦所部楚軍進至武關東。於是派魏人寧昌使秦,而這時章邯也投降了項羽。趙高殺秦二世,令使者還報劉邦,欲約分關中。
劉邦從張良之計,使酈食其、陸賈遊說武關(今陝西丹鳳縣武關鎮)秦將投降,然後襲擊武關秦將,奪取武關。之後,劉邦一面率軍西進,一面令酈商別將攻取了秦的漢中、巴、蜀等地。接著漢軍再在嶢下擊敗秦軍,這樣劉邦所部楚軍進至秦都咸陽附近的藍田。秦廷在組織了最後的力量與劉邦軍隊大戰於藍田,劉邦軍大破秦軍。這樣秦朝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在軹道(今陝西西安城區)旁,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秦朝從此滅亡,這才有了後來的鴻門宴發生,最終引爆了楚漢戰爭!項羽最終烏江自刎,一代楚霸王就此從歷史消失。在這裡,我們分析劉邦主要有以下特點,他的成功與之離不開。
1.他雖然被稱為草莽,在亂世之中起兵,俗語亂世出英雄,居然登上漢朝皇位,劉邦自我總結:“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手下英雄豪傑,之前很多人是跟隨項羽,由於一直沒有被重用,投靠劉邦,劉邦得民心,最終戰勝項羽。
2.他劉邦性格豪放,一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苟富貴,毋相忘”等使許多將領唯他馬首是瞻。劉邦雖是混混,但深知籠絡人心,每次打了勝仗,論功行賞,小兵也有物質獎勵,大家很樂意跟著他,替他賣命。
3.他雖好女色,但卻把握有度,《史書》記載,當他攻入咸陽,殺進阿房宮,看到許多奇珍異寶不計其數,還有美女,。就想住下來盡享美女,他的大將樊噲和軍師張良告誡他萬萬不可,以免失掉人心,劉邦這才從勸告,遂軍霸上。劉邦對王宮裡的美女期待已久,但考慮到時機不對,也能忍住慾火,這對好色之人講是多麼不容易啊。
4.大漢初立,百廢待興,一些朝臣便向劉邦進言如何治國,當中陸賈和劉邦談話總離不開《詩》《書》,雖被劉邦所罵,陸賈說:你可以馬上得天下,但卻不能馬上治理天下?劉邦於是讓陸賈總結秦亡漢興的教訓,以此借鑑。從這裡看出,劉邦雖是粗人,性情傲慢,但粗中有細,忠言逆耳利於行,能廣納良言,最終興邦。
5.雖然高居上位,他喜歡美女,追求享樂,在京城長安附近強行圈了一大片山川土地,把它變為專供自己打獵遊樂的場所,取名叫“上林苑”。當時因長安附近可耕種的土地少,老百姓很不滿,蕭何便上書反對。劉邦十分惱火,把蕭何送到廷尉處治罪。王衛尉替蕭何爭辯。王衛尉非常激動,劉邦頓時理虧,便放了蕭何,親自向其賠禮,堂堂大漢開國皇帝,竟向臣子賠禮道歉,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胸襟如此寬廣。
6.學問淺薄,但是卻有大智慧,劉邦臨終前,呂后問蕭何死了之後,誰來接替他的位子,劉邦說曹參可,呂后又問曹參後呢?劉邦說王陵可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由陳平輔佐,陳平有智謀但決斷力差,周勃雖不善言詞,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為國立功的肯定是他,讓他做太尉吧。後來的歷史事實證實劉邦的卻有先見之明,大漢江山能不被呂氏篡奪,周勃和陳平功不可沒。可見劉邦雖短學問卻很有見識,能識人,有遠見。
劉邦無論從他的勢力、威望、果敢均不比項羽,但他憑藉識人才、忍讓、足智多謀、等特點最終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在當代社會,我們仍能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
冒頓,生於公元前234年,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他的功績又以下幾點:1、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2、他帶領匈奴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餘國,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併了樓煩(今山西東北)及白羊河南王之轄地,重新佔領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
但是二人比較起來,劉邦還是更勝一籌,因為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本人最終覺得稱為第一梟雄。
偉人雜談
梟雄二字的確不能算是陌生,但是若說熟悉,還真的不怎麼熟悉,之前對於梟雄的理解就是名聲不怎麼好但有些本事的人物,梟雄最好的代表就是劉邦和曹操。 那麼梟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梟雄是一個古老的詞彙,甲骨文確立於商朝,我們都知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梟字,鳥棲於木,所以梟雄自然是具有鳥的習性的人,梟雄無道,而自有其道! 梟雄心慕仁義,但他們並不拘泥於仁義,會根據實際情況而有選擇性的行仁義之事,梟雄也喜歡信譽,但為了達成目標,也有可能會言而無信,世俗的規則並不能完全約束梟雄,因為梟雄有自己的目標,為了目標,他可能會無視規則。 那麼今天的問題是劉邦和冒頓(mò dú)誰才是第一梟雄?好麼,看這個架勢劉邦和冒頓已經包攬了梟雄排行榜的前兩名了,現在是關鍵的決賽階段!那我們就來分析分析誰更梟雄。 第一陣我們先來看看兩位梟雄誰更無視規則,就以兩個人對待親生父親生死的事情進行比較吧。 公元前205年,劉邦56w大軍被項羽的三萬精兵大敗,自己只帶了十來個人逃了出來,老爹,媳婦全都丟了; 廣武城外,兩軍對陣,蕭煜就把劉邦的老爹綁在陣前:“劉邦,趕緊投降,不然我把你爹給煮了。” 劉邦的回答亮了:“項羽,當年在楚懷王面前,你我二人結為兄弟,所以我爹也是你爹,你非要把咱爹煮了的話,記得給我留碗湯!” 項羽真的就想把劉邦他爹給煮了,幸虧項伯勸阻,劉太公這才沒有被煮了,這事果然是梟雄才能做出來的。 再看冒頓鳴鏑弒父,冒頓的父親想要殺了冒頓,把位子傳給小兒子(也是一個梟雄),並把冒頓送出去當人質,冒頓逃回來後,發明了一種響箭,並要求部下說:“我射哪裡,你們就射哪裡,不然就殺頭!”冒頓射鳥獸,不跟著射的殺了;冒頓射自己最喜歡的馬,還有不跟著射的,也殺了;冒頓射最喜歡的媳婦,還是有不跟著射的,也殺了;冒頓再射自己爹的馬,沒有不跟著射的了;下一次冒頓射的就是自己的爹了。 從這一陣看劉邦、冒頓的底線,冒頓由於是草原人出身,比劉邦狠辣多了,所以這一陣冒頓勝; 再看二人非常規命令的執行性; 冒頓因為鳴鏑弒父的事情,所有命令的執行性都是非常非常高的,以滅東胡為例,冒頓剛剛登基立足未穩,東胡來索要冒頓的千里馬,左右當然不同意,冒頓說送,就送了;東胡又來索要冒頓的媳婦,這事左右更不同意了,冒頓依舊說送,媳婦就去東胡了,所以冒頓翻過身來滅東胡的時候,也是乾淨利落,瞅瞅這執行力,真強! 再看劉邦白登之圍後本來打算把長公主嫁過去和親,呂后哭得死去活來,就是不同意,所以劉邦就把長公主換成了宗室女;而且劉邦明明知道呂后鐵血好權,擔心自己死後呂后作亂,就準備換個太子,結果沒換成,又捨不得殺了呂后,只能靠白馬之盟和留下託孤大臣牽制呂后,哪想到呂后沒有了劉邦的約束,更放肆了,把兒子嚇死後,把持朝政多年。 看看在執行力上,劉邦差冒頓不是一點半點啊! 二人都是梟雄,但是拋開民族情節和劉邦的傳奇色彩,我認為冒頓比劉邦更梟雄。
Callme不韋
肯定是漢高祖劉邦了,漢高祖起於布衣,建立了大一統的政權,他面對的對手既有強大的秦軍,也有驍勇善戰的項羽。他以其堅韌不拔的性格,經過多年戰爭最終取得勝利,建立漢朝。
而冒頓雖然也將匈奴帶到興盛,但是與漢高祖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源稚生
冒頓(mò dú)(前234年-前174年),攣鞮氏,冒頓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
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
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按照史書的記載,結合上面的定義,我們來從事業,道德,意志三個方面來比較一下。
首先論事業,冒頓第一次統一了北方草原,不失為一方梟雄,而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王朝,事功遠超冒頓。
其次論道德,冒頓可以殺父自立,其強悍兇殘可見一斑。相對而言,劉邦面對項羽欲烹劉太公的威脅時"欲分一杯羹"的痞子腔調則顯得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劉邦在彭城之敗時"途中遇孝惠帝及魯元公主, 楚軍追之甚急,於是劉邦多次把兒女踢下車,夏侯嬰為御,數嘆,輒抱二子上車。劉邦大怒,欲斬夏侯嬰十餘次",這個故事大概可以與冒頓"媲美"了。
論冷酷無情,無道德束縛,大概兩個人是半斤八兩。
再其次,論意志,從白登之圍也許可以看出兩個人的差距來,劉邦帶領的漢軍被冒頓軍重重包圍,眼看將全軍覆沒了,幸虧陳平獻計,用夫人外交的辦法幫劉邦脫險。在這個過程中,可見冒頓作為梟雄的弱點,完全聽信“閼氏”(冒頓妻)的意見。置戰爭大局於不顧,輕易放走劉邦。說明冒頓還是會"感情用事",不及劉邦能夠時刻保持冷酷與理智。
綜上所述,劉邦為第一梟雄。
一路高歌84460944
一個死裡逃生,殺妻子,殺生父,殺後媽,殺弟弟的人,又建立了強大的草原帝國,是真梟雄。
至於劉邦,內心強大,外表謙卑,用人不疑,絕對隱忍。有人說是小人,有人說是大才,有人說是運氣,但不是梟雄。劉邦最流氓的時候就是聽了陳平的話,願意與項羽分食劉邦自己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