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朋友小區樓下新開了一家甜品店,路過時看了一眼門頭,要不是右下角三個“甜品店”,我真的不知道一家名為:“三七”的店是一家甜品店。

眾所周知,三七是一味中藥,有活血化瘀、活血定痛的效果。用在了甜品店上,真的讓我有點擔心,甜品裡會不會有中藥的口味。

再者,本地有一家經營了很多年的美髮店,名曰:三九美業,三個9為其logo,“三九美業”四個大字同樣的大小,美髮店門口也會有獨有的三色燈,吸引需要美髮的顧客。在市裡聽到這個名字就算一開始不明覺歷,但時間長了也明白,這是本地知名品牌。

暫且不論“三七甜品店”能為多少人接受並知道,樓下一個小店二三十平米,一年租金已有六七萬,而門店租金,80%都出在了門頭大小上,在如此黃金位置,放上了“三七”兩個大字的品牌,加上“甜品店”三個小字,留下了70%的浪費,完全是浪費資源。

設計師追求“逼格”,設計的風格非常簡約,白色的鋁塑板打底,66.7%(三分之一設計的黃金分割點)處放上品牌大字,再三分之一處,將字縮小至三分之一,放上品類名:甜品店。看似逼格滿滿,應該很招喜歡格調、有品味的人喜歡才是,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普通店鋪的招牌大字,難道只是大眾化,太過普通沒有特色嗎?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一、什麼是“逼格”?


所謂逼格,就是逼到小格子裡,聚焦某一點。而門頭招牌是門店的第一形象,如果從門頭招牌開始就把自己逼入小格子中,那麼怎麼吸引顧客呢?

如果想要情懷、格調、品味,何不開家工作室,投入房租、裝修成本都省去不少。那麼有人就會說,開工作室,哪有來來往往的人流量?不容易被別人注意到啊!

是的,開一家門店,要的就是吸引來來往往的人流量進店,門頭招牌就是吸引顧客的最好方式,門頭招牌是引流,而不是篩選顧客,因此,門店經營者切忌將自己的門頭設計的太過逼格,讓顧客不知所云。

就像“三七甜品店”,因品牌和中藥名衝突,這在顧客的心智中就非常的不討巧了。比如早些年,成龍代言的霸王洗髮水紅遍大江南北,可有多少人知道,霸王還出了一款礦泉水,產品上市不久就夭折了。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霸王品牌對於洗髮水這一品類植入太深。這就是名字在用戶心智中的關聯了,《定位》理論中提到,定位是定用戶心智,搶佔在用戶心目中的品牌關鍵詞。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二、什麼是“大眾化”?

大眾化是什麼?大眾化不等於土氣,是人人都知道,看後即懂,並且還能做出購買或者傳播的決策。

小區附近開了一家會會排檔,路過後即使覺得門頭設計的平淡無奇(鋁板+點陣字),門頭招牌下的窗戶,貼上當下正賣的龍蝦單透宣傳海報。開業時,掛上橫幅,100元4斤龍蝦大酬賓。如此普通的招牌、普通的宣傳廣告,在這家店開業時,依舊引起了不少騷動,很多人爭搶購買,並且還主動告訴身邊的朋友、小區裡的鄰居們。

這家店做對了什麼?很普通大眾化的發光字、很普通大眾的橫幅啊。成本極低,但宣傳效果卻極好。

就是大眾化,會會是老闆娘的名字,排檔是對價格的定位, 而下方的龍蝦圖片以及橫幅是對品類的宣傳。走過路過的客戶,一眼就知道賣什麼,有什麼樣的優惠,如何有需求怎麼會不來呢?

宣傳的是龍蝦品類,也不用擔心顧客只買龍蝦,買龍蝦堂食要喝啤酒吧?要點花生米吧?喝點酒得來點飯吧?吃飯得來點下飯菜吧?小炒、烤魚搞起來,隔壁有賣燒烤的,來幾串。吃完後,這口味不錯,老闆娘送上優惠券,下次消費打折,我想有在外吃飯,有請客需求的顧客都會再來。

在此,大眾化,真的不如“逼格”小店嗎?也真不見得。如果有“逼格”有情懷的小店,真的能引發顧客共鳴,那麼為什麼大街上存活時間最長的,還是“普通的”“大眾化”的小店呢?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三、門頭招牌要怎麼設計?怎麼吸引流量呢?


說了這麼多,門頭招牌到底要怎麼設計?其實之前有很多文章都提到過門頭招牌的設計方法。字要大,燈要亮。品牌+品類+一句話設計口號。今天換個方式來表達。

1、兵力原則,集中優勢

集合店中的優勢,將口味最好的品類作為店鋪對外宣傳的形象。比如“小七蛋糕”,別人一聽就知道是一家賣蛋糕的店,而銷售蛋糕的店一般都會賣麵包以及其它甜品等。有相關需求的客戶自然會進店。

老三豬肝麵,一家賣豬肝麵的麵館,豬肝麵是他們家的特色,他們家每天營業時間不長,但顧客絡繹不絕,來往的顧客只吃豬肝麵嗎?並非如此,今天吃了豬肝麵味道不錯,明天點碗雪菜肉絲麵吧,後天來份雞湯麵(寫的我口水都快流出來啦)。味道都不錯,下次帶朋友一起來嚐嚐。

華與華的經典案例,三品王原湯牛肉粉,同樣用的也是品牌:三品王,加上品類原湯牛肉粉的用法。

巴奴毛肚火鍋,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品牌:巴奴,品類:毛肚火鍋。一句話宣傳口號,針對的就是高度重視服務的海底撈火鍋。

品類確定好後,門頭字的設計要和品牌字的大小一致,將兵力資源都放在門頭的幾個大字上。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2、與眾不同原則

在開始設計門頭招牌字時,要注意觀察周邊的門店,他們的招牌如何製作的?他們的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可以參考借鑑的點在哪裡?如果想與眾不同,讓來往顧客一眼識別的設計方法在哪裡?分別列出十條。

門頭招牌的表達有很多種,不止有鋁塑板+發光字。還有軟膜燈箱,還有霓虹燈,只要你周邊城管沒有太過限制,你都可以做出與眾不同的門頭招牌。

不僅在樣式上有多種選擇,在燈光的選擇上、在顏色設計上,在周邊的側招以及門店的宣傳海報,上都可以做相應的特色設計,只要願意觀察,肯動腦,一定可以設計出專屬於自己的店鋪。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3、全面宣傳,擁抱互聯網

實體店與網店競爭激勵,很多實體店抱怨互聯網搶走了流量。事實上互聯網不斷的更新迭代,從最初的淘寶店,到現在的短視頻、直播帶貨,確實分走了很多流量。與其糾結,不如採取行動。

實體店有著獨特的優勢,比如可以直接體驗產品,加強店主與顧客的黏性,有店面先天就增加了顧客信任度。

社交電商來了,門店也可以設計會員分銷體系,自用省錢,分享賺錢模式。私域流量火了,你也可以打造門店會員社群,將顧客分層管理,分享產品知識,日常經營故事等。短視頻直播來了,可以在店內做直播,與顧客互動,增加曝光率。

擁抱互聯網中的變化與不確定性,時代的紅利,不是人人都能抓住,但不不伸手,時代都不知道如何將紅利送給你。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4、重視“品牌資產”搭建

門店提到品牌資產,很多人都會覺得太大、太虛、太假。自從微信的張小龍提出,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個體崛起,萬眾創業。不止是自媒體行業,線下實體店也是如此。

既然有品牌,那就需要我們重視品牌資產。什麼是品牌資產?拿門店來說,門店除了有形的產品資產,還有老闆的信譽、口碑。別人選擇你還不選擇別人家店,除了因為你的產品好,還有服務好,老闆親和力強,謙和有禮等。

品牌資產包括三個部分,品牌忠誠度、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聯想。比如我開了一家甜品店,有多少忠實的顧客,他們只要需要買甜品,就想到了我,並且立馬會來購買。知名度就是一想到甜品,就想到我家的店。而品牌聯想是想到了我家店,就能聯想到其它的一些相關產品,比如甜品的新鮮度、口感以及門店的服務體驗等。

總之,一言一行皆是個人品牌。門店的一舉一動,都在構築門店品牌資產。

門頭是門店的前鋒,這是創業的第一戰,既然選擇了實體店創業,那麼首先抓住的一定是過往行人的眼球,吸引行人進店,把流量變成顧客,把顧客變成粉絲,把粉絲變成代理,把商家變成聯盟,把門店變成平臺。


門頭招牌要“逼格”還是“大眾化”?「門頭招牌設計指南」

我是洪大膽,我是標識標牌發光字工廠負責人,定位門店商業營銷顧問,通過門店發光字設計製作、營銷方案幫助實體店創業者落地實戰。

歡迎您將我的文章轉發至朋友圈,並且關注,關注我的小夥伴可以回覆後臺:朋友圈運營 ,我會贈送50本關於朋友圈運營、營銷的電子書以及關於擺攤類的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