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面積6.64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94.66萬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69%,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轄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

自然狀況 寧夏全境海拔1000米以上,地勢南高北低,落差近1000米,呈階梯狀下降。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為溫帶半乾旱區和半溼潤地區,具有春多風沙、夏少酷暑、秋涼較早、冬寒較長、雪雨稀少、日照充足、蒸發強烈等特點,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地理區劃 在地形上分為三大板塊:一是北部引黃灌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二是中部乾旱帶。乾旱少雨,風大沙多,土地貧瘠,生存條件較差。三是南部山區。丘陵溝壑林立,部分地域陰溼高寒,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之一。

歷史沿革 寧夏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發祥地之一。境內靈武市“水洞溝遺址”表明,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在此設北地郡,派兵屯墾,興修水利,開創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故元代以後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 (今銀川市),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189年的局面。元滅西夏後,設寧夏路,始有寧夏之名。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1929年成 立寧夏省。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1958年10月2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資源優勢

比較而言,寧夏有農業、能源、旅遊等三方面的優勢,開發前景廣闊。一是農業優勢。現有耕地1650萬畝,人均2.8畝,居全國第2位;引黃灌溉790萬畝,是全國12個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有草場3665萬畝,是全國十大牧區之一。二是能源優勢。年可利用黃河水40億立方米,佔分配總量的7%; 已探明煤炭儲量469億噸,居全國第6位,其中寧東煤田探明儲量393億噸,被列為國家14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現有大中型火電20座,人均發電量居全國 第1位;探明礦產資源50多種,人均自然資源潛值為全國平均值的163.59%,居全國第5位。三是旅遊優勢。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曆史,雄渾的大漠風光,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旅遊資源。“兩山一河”(賀蘭山、六盤山、黃河)、“兩沙一陵”(沙湖、沙坡頭、西夏王陵)、“兩堡一城”(將臺堡、鎮北堡、古長城),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的 旅遊品牌日益叫響,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位於祖國西北地區,東依黃河,西靠賀蘭山,總面積9970平方公里,是中國河套文化和絲路文化交匯地帶極具吸引力和代表性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銀川境內有名勝古蹟、自然旅遊景區60多處,可謂中國旅遊的“微縮盆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西夏王陵、塞北明珠——沙湖、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岩畫和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水洞溝遺址早已名揚中外;著名作家張賢亮創辦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賀蘭山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級溼地保護區閱海、鳴翠湖等景區會使遊客流連忘返;緊張刺激的大漠自駕探險、黃河九曲漂流,時尚浪漫的都市休閒娛樂也會令四方賓朋不虛此行。神秘的西夏文化、塞上江南自然風光、現代時尚休閒元素共同構成了銀川“雄渾賀蘭、多彩銀川”的旅遊城市新形象。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石嘴山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北端,東臨黃河,西屏賀蘭山,北與內蒙古烏海市毗鄰。境內在賀蘭山與黃河交匯處有石“山石突出如嘴”,石嘴山因此得名。

石嘴山孕育於距今二十多億年前的早元古代。當時石嘴山地區為亞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暖溼,雨量充沛,森林、水草繁茂,動植物豐富。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石嘴山成為了一塊貯藏高發熱量的土地,大量的煤炭資源成就了石嘴山工業重鎮的地位;同時,雄偉瑰麗的賀蘭山,奔騰激越的黃河,一望無垠的大漠,四季飄香的平原,資源豐富的土地,構築了石嘴山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為石嘴山發展旅遊業積澱了厚重的底蘊。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這裡土地富饒,山川秀麗,境內湖泊溼地星羅棋佈,有國家首批5A級風景區,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奇中有特、特中有奇、美不勝收的景觀,被評為全國十大魅力休閒湖泊之一的沙湖;有被評為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北武當生態保護區,有被評為全國觀賞石基地中華奇石山;有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水上運動訓練基地的星海湖;有石嘴山之綠腎的大武口森林公園;有古人類文化遺址的賀蘭山岩畫等。這些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構成了石嘴山“山水園林,塞上江南”如織如畫的畫面。今天的石嘴山,山水環抱,奇石點綴,綠色繞城,環境優美,既有風格鮮明的山水園林特色,又有美麗富饒的塞上江南神奇風格。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吳忠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南接中衛,北連銀川,東部與陝西定邊毗鄰,東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和阿拉善盟相連,東南與甘肅慶陽市接壤。全市總面積為2.02萬平方公里,佔寧夏的28.4%。總人口127萬,其中回族佔48.2%,是中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現轄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紅寺堡開發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吳忠環境優美,塞上江南、黃河文明、紅色歷史等多種文化、多種景色完美結合、交相輝映,在這裡您可以充分領略江南的秀美、西部的粗獷,會讓您賓至如歸、留連忘返。吳忠生態良好,天藍水清草綠,是寧夏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 ,在這裡您可以呼吸到清新潔淨的空氣,會讓您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吳忠城市乾淨整潔、道路寬闊通暢,城鄉處處綠樹成蔭,田園風光景緻如畫,濱河夜景霓虹閃爍,在這裡您可以充分享受騎行在黃河邊、漫步在鄉間路的優雅愜意,會讓您賞心悅目、心境開闊。吳忠社會和諧、民風淳樸,手抓、羊雜、拉麵、八寶茶等美食琳琅滿目,新鮮瓜果、有機枸杞、大青葡萄等特色農產品純正甜美,在這裡您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遊覽水韻風光,領略黃河美景。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固原,古稱大原、高平、蕭關、原州,簡稱“固”,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114年建城,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明代九邊重鎮之一。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地處黃土高原上六盤山北麓清水河畔。位於西安、蘭州、銀川三省會城市所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寧夏五個地級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黃城市。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中心城市,寧南區域中心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少數民族地區,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地。2014年戶籍總人口為153.33萬,回族人口71.8萬,佔全市44.5%,人口輸出大市。中國四大馬鈴薯種植基地之一和中國北方的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農產品集散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產品基地示範區,方棋發源地。著名的紅色旅遊城市,是長征十大潛力城市之一。

固原六盤山山花旅遊節舉辦地。

2015年07月中國首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峰論壇”暨城市與景區成果發佈會在北京舉行,固原市喜獲“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稱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中衛市地處寧夏中西部,黃河與騰格裡沙漠的交匯地帶,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鎮,轄兩縣一區,人口110萬。在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山(祁連山餘脈香巖山)、有水(母親河黃河和沙漠暗流)、有沙(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裡沙漠)、有綠洲(黃河前套平原)。是大漠遊牧文化、黃河農耕文化、邊塞歷史文化的結合部。這裡四季分明,物產豐饒。近年來,中衛市實施“旅遊優先發展”戰略,以“宜居、休閒、生態美”為目標,著力打造“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城市品牌。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中衛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概括來說,“沙漠之魅、大河之舞、絲路之魂、党項之根、生態之秀、城市之美”是中衛旅遊的典型特點。

中衛盡顯“沙漠之魅”。 中衛位於我國四大沙漠之一的騰格裡沙漠東南邊緣,人稱“沙海明珠”,是國內距沙漠最近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上世紀中期,中衛人民與治沙科技工作者共同創造的“五帶一體”治沙工程享譽世界,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殊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曾與“兩彈一星”齊名。國家首批5A級景區沙坡頭大漠黃河、高山峽谷、長城巖畫、絲路綠洲天工巧陳,是唐代詩人王維寫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千古絕唱的取境地。


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