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通訊員 趙笑菊/文 李峰/圖

  金秋之洛寧,滿目豐收喜悅,處處一派火熱的發展景象。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山水田園 秀美洛寧

  10月16日,在洛寧縣河底鎮德青源(洛寧)金雞扶貧產業園,現代化連棟雞舍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在養殖規模達到240萬隻的蛋雞生產區,一枚枚新鮮的雞蛋沿著流水線源源不斷地輸出。貧困群眾組成的班組精確無誤地從中剔除破蛋、髒蛋。“闖關成功”的雞蛋,再經清洗、消毒、噴碼、包裝等環節,在48小時之內送往北京、上海等地。

  “在產業園裡,每1枚雞蛋的收益都會助力脫貧攻堅。”德青源產業園負責人說,1枚雞蛋的收益微不足道,而年產5億枚的規模效益卻十分顯著,而在這背後,從前端飼料供應、養殖生產到後端深加工、物流運輸,整個產業鏈都是帶貧的“發動機”。如今,作為洛寧“五金”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德青源“金雞”已在洛寧山水之間奏響了嘹亮的“脫貧曲”。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德青源(洛寧)金雞扶貧產業園

  “金雞”是洛寧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洛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脫貧攻堅工作部署,以黨建引領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創新實施了“五金”扶貧、溝域經濟扶貧等特色產業扶貧模式,打造了“上戈蘋果”“馬店金珠沙梨”“德青源雞蛋”“崤山牌菸葉”“科爾沁肉牛”等一批特色品牌,洛寧品牌農業帶貧模式被列入全省“十大帶貧模式”之首得到廣泛推廣。2019年5月,省政府正式宣佈洛寧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在省市脫貧攻堅年度成效考核中被評為“好”的等次,是全市獲此殊榮的唯一一個縣。截至目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135戶65257人,已脫貧15884戶62392人,11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0.66%。

“黨建引領”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於堅持黨的領導。

  這些年,洛寧縣緊緊圍繞“抓好黨建促扶貧、檢驗黨建看脫貧”的思路,把脫貧攻堅作為錘鍊“四個意識”的大熔爐、轉變工作作風的突破口、檢驗幹部能力的新標杆、推進發展的好機遇,在疫情的嚴峻考驗下,慎終如始、毫不鬆懈,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高質量開展。

  基層堡壘不斷加固。“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該縣嚴格落實縣級領導“聯鄉聯村”“包村聯居抓支部”,全縣32名縣級領導分包18個鄉鎮64個村,定期蹲點指導開展工作;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社區),大力開展“萬名黨員培訓計劃”,實施“村支部書記”輪訓工程,紮實開展“體民情、紓民困、解民憂、暖民心”大走訪大調研大落實活動,全面推行“黨建+責任+扶貧+機制”模式,派駐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896人,實現貧困村、深度貧困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非貧困村駐村幹部“派駐全覆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在新春佳節放棄休息,第一時間返回一線、堅守崗位;數十萬名幫扶幹部紮根基層、無私奉獻,打造“不走的工作隊”,匯聚最澎湃的脫貧攻堅合力。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長水村“東方藍”毛絨玩具扶貧車間

  同時,當地對功能不完善的177個黨群服務中心進行重點提升,並積極推行“黨建+產業”發展模式,全縣118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還積極開展黨建示範村、特色產業村、生態村、衛生村、文明村、法治平安村“六村共建”,其中,到2022年力爭創建3個省級、10個市級、100個縣級黨建示範村。

  脫貧摘帽後,鞏固脫貧成果至關重要。洛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重要要求,出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實施意見》,嚴防思想鬆懈,嚴防貧困村各項指標反彈、貧困人口返貧、非貧困人口致貧,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全年實現“零返貧”。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才有真情。”作風建設攸關脫貧攻堅成敗。近年來,洛寧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主戰場,持續深化“一轉三推進”和“九個一”大走訪,持續轉變幹部作風,帶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2019年5月9日,是個讓52萬洛寧人民歡欣鼓舞的日子,也註定是個永載史冊的高光時刻:當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洛寧等33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洛寧一舉摘掉戴了35年的“貧困縣”帽子。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洛寧縣委書記張獻宇表示,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下一步,洛寧縣將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激勵引導廣大幹部勇於擔當、凝心聚力投入脫貧攻堅的戰鬥,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以高質量黨建促高質量脫貧,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五金扶貧”產業奏響“脫貧曲”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脫貧攻堅的基石。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工程中最難的要數“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產業方向如何定?項目建設如何推進?利益聯結機制怎麼落實?這些都關係到產業扶貧的實際效果。該縣立足林果、畜牧、山水生態等資源,實施“五金扶貧”,幫助群眾種下產業“搖錢樹”,走出符合洛寧實際的脫貧之路。

  總投資7.43億元的德青源(洛寧)金雞扶貧產業園項目是洛寧縣在全省率先提出並實施的資產投資收益類扶貧項目。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科爾沁牛業

  何為資產收益扶貧?簡而言之,洛寧縣農投公司投資建雞舍、飼料廠、週轉庫、辦公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德青源公司投資用於生物資產和生產運營。運營後,德青源每年給農投公司支付固定資產租賃費。農投公司扣除銀行還本付息資金,剩餘全部帶動貧困戶逐步脫貧。

  那麼“蛋糕”具體怎麼分?產業園立足產業扶貧,科學制定5種扶貧模式:其一,直接幫扶,直接帶動就業近200人;其二,合作幫扶,貧困戶貸款10萬元聯戶成立養雞合作社,與德青源建立合作關係,每年將按不低於股金7%的收益返給合作社;其三,資產收益,利用固定資產收益對全縣低保貧困群眾進行兜底扶持;其四,產業帶動,引導貧困戶訂單種植飼料玉米,參與養殖產業致富;其五,扶持集體經濟,每年拿出一定收益,支持脫貧村發展集體經濟,增強發展後勁。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鑫寧農牧湖羊養殖產業園

  “德青源‘金雞’扶貧,通過建立穩定多元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彰顯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價值擔當。”洛寧縣扶貧辦負責人表示。這些年,洛寧始終把促進群眾增收作為首要任務,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強化政策引導,大力實施金果、金雞、金牛、金葉、金融“五金”產業扶貧,取得了明顯成效。

  奮鬥者不捨晝夜,實幹者步伐鏗鏘。目前,洛寧“三品一標”總面積位列全市之首、全省先進;“洛水山餚”省市縣旗艦店建成營業;河底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食品安全示範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驗收,力爭到2022年特色產業村達到100個。

深耕溝域“五朵金花”托起“小康夢”

  近日,洛寧入圍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羅嶺鄉入選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鄉鎮,羅嶺鄉前河村入選省鄉村旅遊特色村。

  金秋時節,層林盡染,來到位於羅嶺鄉前河村三彩陶藝小鎮,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水缸堆疊、鋪展,別具藝術韻味。每逢節假日,四面八方慕名而來的遊人,陶醉於這不遜色於專業殿堂的藝術之美中。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海升蘋果示範園

  幾年前,前河村還到處是破舊的土窯洞、泥濘的鄉間小道、最常見的農村小平房。然而,就是這些再尋常不過的鄉村風物,在偶然到來的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的眼中,卻充盈著文化藝術之美、鄉村田園之韻。此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郭愛和傾注極大心血,對前河村整體環境進行藝術雕琢,讓小村的“顏值”和“氣質”實現昇華。

  除了帶動周邊鄉村旅遊業態發展,這裡每年還會舉辦“當日藝術展”,邀請藝術家當日創作、當日展覽、當日拍賣、當日捐贈,所得款項用於山區兒童的美育教育。

  洛寧“七山二塬一分川”,溝溝坎坎曾是山區發展難題。然而,換個角度審視,這裡丘陵田園風光獨樹一幟,特色有機農業優勢明顯,“洛出書處”“倉頡造字”“伶倫制管”等文化遺產璀璨奪目。近年,洛寧把溝域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注重挖掘和盤活山區特色優勢,把農業、文化、旅遊“嫁接”在一起,探索“一溝一產業、一域一特色”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金珠沙梨

  洛寧自古有竹,現有竹林1.5萬畝,被中國竹產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特色竹鄉”。如今,位於興華鎮的“竹夢小鎮”初具規模。置身其中,綠竹夾道,竹林颯颯,清新爽朗,沁人心脾。未來,“竹夢小鎮”將成為以豐富的竹林資源為核心,以竹林康養、竹編產業、興華豆腐工藝體驗、微縮盆景創作等業態為支撐,竹景觀、竹產業、竹文化交相輝映的溝域經濟新亮點,引領竹鄉群眾以竹致富。

  洛寧縣結合發展溝域經濟,因地制宜把文化、旅遊、田園“嫁接”在一起,以全域提升為方向,重點實施5A級景區創建、春山溪谷、體育小鎮、連寶河景區等項目建設,培育玄滬河洛書小鎮、牡丹康養小鎮、愛和小鎮、金果小鎮、竹夢小鎮“五朵金花”,帶動形成“五鎮興文旅”的發展格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鄉村文旅矩陣。並持續提升豫西蘋果谷、春山溪谷建設水平,加快打造牡丹康養小鎮等4個新興溝域經濟示範帶,力爭到2022年全縣各鄉鎮均要有符合本地實際、具有當地特色的溝域經濟項目,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洛陽眾森生態莊園

  如今,“溝域經濟”成為洛寧打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金鑰匙”,在該縣廣闊的山區溝域裡,特色產業替代了傳統種植,綠水青山替代了荒山荒灘,旅遊小鎮替代了貧困山村……“溝域經濟”正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在這裡掀起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托起了富民的“小康夢”。

  鯤鵬展翅凌萬里,逐夢揚帆再起航!敢於爭先的洛寧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帶著責任與夢想,敢幹苦幹、實幹巧幹、奮勇爭先,如今正向著實現“兩個更好”奮鬥目標昂首闊步,砥礪奮進!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10月2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

相關鏈接: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陽:譜寫脫貧攻堅出彩篇章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欒川: 生態產業讓鄉村流金淌銀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汝陽: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洛寧:決勝脫貧收官戰砥礪奮進奔小康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宜陽:高質量脫貧為發展加速幸福加碼

【河南脫貧攻堅的史詩畫卷】伊川:以高質量脫貧攻堅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