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近日,濱州市中醫醫院椎間盤突出專科劉維克主任與其團隊,為一位頸椎間盤突出伴脊髓病的患者,成功實施了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此次頸椎內鏡前後路聯合手術成為全省首例,同時也體現出我院對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症及脊髓壓迫等病情的治療領域的領先理念及技術。

1、病情介紹

56歲的閆先生因出現“頸後部酸脹、疼痛伴四肢麻木、乏力1年”,行走時雙足似“踩棉花感”,應用筷子等精細操作完成困難,頸部後伸、咳嗽及打噴嚏時出現後背至足跟部“電擊感”,走路時經常“打軟腿”等症狀,曾到其他醫院就診,建議行頸椎開放手術治療。考慮到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風險高、恢復緩慢,內固定物的植入限制、丟失頸椎生理活動度等因素,閆先生又來到市中醫醫院椎間盤突出專科就診。劉維克主任經過詢問病史、查體及全面的影像學檢查後分析,認為患者存在頸椎C3/4椎間盤突出並伴有C3-5頸髓的脊髓變性的情況,結合患者目前病情壓迫較重,制定了施行頸椎內鏡前後路聯合手術的方案。最終,閆先生選擇了在我院行脊柱內鏡微創治療,術中一切順利。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術前MRI,脊髓受壓、變形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術前脊髓造影后頸椎CT,頸椎間盤突出明顯

劉維克主任團隊採取了局麻下內鏡後路C4椎板和勾椎關節減壓術,隨後在全麻下內鏡經頸前路椎間隙髓核摘除術,手術順利完成。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頸後路術術中套管定位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頸前路術術中套管定位

2、術後情況明顯改善

術後閆先生症狀明顯改善,頸後部酸脹、疼痛伴四肢麻木、乏力明顯減輕,頸部後伸、咳嗽及打噴嚏時,後背至足跟部“電擊感”消失。

查體肌力肌張力良好,各個陽性體徵均有改善。臥床休養1天后佩戴頸託下床活動,自覺上肢麻木、下肢無力麻木及灼熱感等症狀基本消失,行走情況良好。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頸後路術後頸椎CT

後入路術後見頸部椎管後方減壓範圍滿意,骨性結構破壞小。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頸前路術後頸椎CT

前入路術後見頸椎間盤突出組織摘除完全。閆先生經住院治療15天出院,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3、科 普

頸椎間盤突出症是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變性的髓核脫出引起脊髓或脊髓神經根受壓而引起的一系列綜合徵,突出物長期壓迫脊髓、脊神經根,導致脊髓變性,當上述神經組織損傷後出現肢體疼痛、麻木、無力及行走不穩等功能減退之表現,病理徵出現,二便功能障礙等等臨床表現。

濱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頸椎脊柱內鏡前、後入路聯合手術

在傳統脊柱外科領域,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以頸前入路(如ACDF)和頸後路開門手術為主,在摘除椎間盤組織後或以人工椎間盤置入,椎間植骨融合或釘板系統的植入維繫頸椎之穩定性。

傳統手術創傷大、氣管、食管及周圍血管神經損傷風險高,術後需要較長時間的康復。

現在脊柱內鏡手術的出現,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手術風險較小、氣管、食管及周圍血管神經損傷明顯降低,頸椎骨性結構、韌帶組織破壞小,對頸椎穩定性的影響已經降到最低。

此例手術的成功實施,展現了科室應用領先脊柱外科的理念,提高了對脊柱疾患的治療能力,同時化繁為簡,精益求精,為高位頸椎椎間盤突出、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提供了脊柱微創手術治療途徑,進一步提升了市中醫醫院對高難手術病例的處置能力,深受患者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