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朱文正,朱重五幼子。因朱重五死去,朱文正年幼,其妻王氏携其子朱文正投奔其弟朱重八,当时朱重八已经是一代将领,独自领军一方。

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朱文正

在群雄逐鹿期间,朱文正二万对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坚守洪都八十五天,立下不世之功,但因为始终不得赏赐,心有二意,被人秘密举报,致使自己被囚禁到死,抑郁而亡。

随母投效

元朝至正年四年(1344年),因为淮北地区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和虫灾,朱重五携带其全家逃离淮北,以求生路。可是元朝统治暴虐,到处都是名不聊生,在逃亡期间朱重五死去。

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饥荒出现

从此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得知朱重五之弟朱重八招贤纳广,显然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王氏带着少年朱文正前去投奔,希冀乱世能求得个生存。

朱元璋视朱文正为己出,一直好好培养。期间朱文正也是战功卓越,连连升官,朱文正因此更加引起朱元璋的注意,于是叔侄间就进行一次加深关系的闲谈,朱元璋就问:若欲何官?朱文正先是双手一揖,然后很是恭敬的说道:叔父成大业,何患不富贵。爵赏先思亲,何以服众。朱元璋一听到这些话,就十分开心,不亏是自己人,处处为自己考虑。

但是这句话也许是真心实意,也许是朱文正用来哄其叔叔开心的,不管朱正文如何作想,反正朱元璋是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了。反正对于朱文正后来的封官赏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表里不一

朱文正表现的确实与自己心中所想的确实不同,作为一名将领,无人知其优秀,只有他自己明白,如今因为血缘关系,深得叔叔信赖。但是他还是如此表里不如一。

他叔叔带军四处征伐,留守朱正文镇守洪都,洪都就是如今的南昌。在滕王阁序中曾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由此可见洪都经济文化之繁华,洪都地理位置之重要,洪都军事战略之必争。

但是朱文正似乎毫不在意,洪都如何,平日里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军队上的事情都是由属下操办,自己就专心玩玩戏法,讨得女人欢喜。但是这样一个人看似毫不在意军务的年轻人,却对城中军将了如指掌。

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朱文正日常花天酒地

试想一位随时准备上战场的人,平日里的做法不思考军事威胁,安排相应的对策,却整日花天酒地,如果不是朱元璋的侄子,早就被弄下去了。相信明里暗地也有不少人参告朱文正,但是洪都十分重要,只能派遣十分值得信赖的人,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是亲情。

朱元璋最初的天下设计也是以亲情来稳定朱家天下,掌握兵权者,皆是藩王、驸马、外戚等等。

保卫洪都

吴王朱元璋,在位征伐,收到探子来报:陈友谅率兵六十万直夺洪都。但是朱元璋在和张士诚打一场十分关键的战役。便下令朱文正,死守洪都。

还在花天酒地的朱文正收到命令,立即整理衣袍,直奔帅府,换好盔甲,召集四方将领,进行十分紧急的军事会议。把大约两万兵马,各种拆分组合,守好洪都各门,最后还余下一批预备队,就由自己统领。自己的定位就成了救火队员,哪里需要,便前往哪里支援。会议介绍之际还不忘记喊一句鼓舞军心的语言: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之类的。

这一脸严肃,威风凛凛的朱文正让大家很难接受。虽然碍于军纪没有明目张胆的出言反驳,但是表情动作已经表达的淋漓尽致,朱文正也知道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很难让大家信服,就这样解释了一番,我是这里的大都督。一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当前最高指挥官,你们必须听我的;二我是吴王朱元璋亲自授受的官职,不要怀疑我死战的决心。

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骑马上阵朱文正

自此大家也都明白了,他们从来就没有了解过朱文正,因为不想了解,一个靠关系来享福的人有什么可了解的呢?

当时朱正文不过二十六七,他们开始正视朱正文的面容,想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少年将军。但是已经没有时间了,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前来,这场战役生死未知,已经没办法来思考这些了。洪都八门,守军两万左右,而且还有水路要防,平均分配起来每个门肯定难以超过四千。因为在高就意味着要放弃某个门户了,放弃门户就会进入巷战,这比守门更没有机会。

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洪都保卫战城头迎敌

就此轰轰烈烈的洪都保卫战打响,洪都八门由五位将领把手,这五位是各有所长,邓愈掌握火炮,而薛显勇猛难挡。曾经邓愈所守之门城墙被炸裂,要看破城,被邓愈硬是用火炮打消掉敌人破城气势。多次探门来到薛显驻守的新城门,发现城中防守器械来势不猛,准备用攻城车撞开城门,哪知一出攻城车,城门突然大开,一队骑兵浩浩荡荡出来,一番切瓜砍菜般的屠杀之后又回城,无比打击陈友谅的军队士气。

大明最强守将朱文正,两万对阵六十万坚持近三月之久

邓愈掌管的火枪部队

如此困兽之斗进行了八十五天,终于迎来了结果,朱元璋的援兵赶到,到此洪都保卫战结束。遂即展开翻阳湖大战,一举挫败陈友谅部队。

抑郁而终

可能因为几年前的对话造成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朱文正心胸狭窄。没有丝毫耐心,罔顾他人信赖。

洪都保卫战,朱文正当居首功,功不可没,打出了难以实现的战绩,扭转当前局势。按说应该好好论功行赏,但是朱元璋大肆封赏他人,对自己侄子的功劳丝毫不提。朱文正因此心生妒忌,先是干一些对自己没有半点意义的破事,然后还产生投靠张士诚的想法,应该付出了一部分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成为把柄被人抓住。

朱元璋得知要立即杀了朱文正,还是朱元璋当时最信任的老婆马氏劝说才得以收手,马氏的大概意思就是朱文正年少轻狂,性格刚烈一些,还是留他一命吧,这样就由死刑变成无期徒刑了。最后抑郁而死。

朱文正可知反抗他叔叔时,他曾经的话语:叔父成大业,何患不富贵。爵赏先思亲,何以服众。可能就是一句博他人欢喜之语吧,短短几年就忘记了。

但是朱元璋还是念其功劳,先是追封他的父亲,再封他的儿子为靖江王,封地云南,一直延续到明灭。可见朱元璋是准备天下大定之际再封朱文正,但是朱正文不懂,自取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