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生命的敬禮》照片背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又到5.12,永遠忘不了的天塌地陷、撕肝裂肺!

每每提及5.12,也都忘不了那幅震撼人心的救災照片《生命的敬禮》,“敬禮娃娃”小郎錚和拍攝照片的綿陽晚報記者楊衛華也因此名聲大振。

但是,人們不知道,最先發布這張照片的並不是記者所在的報社,而是搜狐博客烏龍一品香。當博主在第一時間得朋友楊衛華拍的到這張照片時,怦然心動,受到強烈震撼。透過照片,他看到了一個小孩子的無畏與堅強,感到了這個敬禮帶給傷痛者的溫暖與撫慰,敏銳地掂量到這張照片蘊含的社會意義,認定它必然是足以流傳史冊的經典大作,於是用最快速度發佈在烏龍一品香上,使照片在充滿淚水與悲情的地震災區乃至整個中國迅速傳播,好評如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由於身體原因的侷限,當時本人無法和外界直接接觸,也沒有機會瀏覽烏龍一品香,這些情況是事後聽報社同仁講述並得到確切的證實。雖然最近這個博客才進入我的眼簾,儘管只看到有限的篇章,卻被深深地吸引了。

烏龍一品香,圖文並茂,豐富多彩,亦莊亦諧,透露著博主的見識、閱歷、雋智和情懷,難怪他慧眼識珠,把敬禮娃娃的照片及時發佈到互聯網上,否則《生命的敬禮》這張照片或許會與我們失之交臂,悄無聲息了。

烏龍一品香,是一幅燦爛的畫卷,徐徐展現在我的眼前:

博主始終關心著地震致殘孩子的命運,記錄了北川中學高三學生王虎、鄭海洋、代國宏等2011年參加高考,無手則腳寫答卷、無腿則輪椅代步,唱響一曲少年英雄身殘志堅,意志堅強,挑戰自我的讚歌;

博主關注並參與了救助北川患重型地中海貧血症棄嬰牛牛的愛心活動,最終找尋到配型骨髓,成功進行了移植手術;

博主為北川“中國高山農業新動力”科技園裡栽在塑料管管上蔬菜,長在架上的紅苕、茄子、番茄驚歎、欣喜, 對災後重建的北川經濟充滿了希望;

博主深愛自己所生活並傾其全力參與建設的家鄉,發佈大量照片展現了綿陽科技城的魅力,一山一水,雲舒雲卷,寄予深情,難掩鄉愁;

博主的旅行記錄尤為精彩,足跡所至,遍及大江南北,五洲四海,瀏覽一張張精美的照片,似乎隨之神遊,感覺他的旅行,並不在乎目的地,而是讓心靈去旅行,一次次流連於自然,痴迷於人文,到海南三亞,“陪你到天涯海角 做一個海枯石爛的美夢”;到阿壩金川,沉醉於“梨葉紅勝火 東女舞飛揚”;飛往東歐進入蒙古國境,俯瞰蒼茫大地,面對無邊的戈壁沙漠,感慨的是“人真能勝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僅以2011年為例,博主全年完成博客66篇,微博數千,出門在外100多天,行程100000裡!每去一地,心中一定盛下了滿滿一杯美酒——從未有過的滿足。

博主的《我們的譚哥哥》堪稱一絕,活脫脫一篇生動活波,有血有肉的人物速寫。在他充滿深情的娓娓敘述中,看到譚哥哥這位川西北地區著名的腦外科專家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為人豪放,樂於助人,淡泊名利,光救過博主的家人、親戚、朋友命的人就有五、六個 。譚哥哥信奉病人高於一切,凡在本市,不管白天還是深更半夜,只要有病人,他一定會立馬到位;譚哥哥以自願者身份,自己出資,開車行程一萬多公里,帶著捐贈藥品和醫療器械,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海撥五千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區,義務給藏族同胞看病,被藏族同胞稱為當今“白求恩”。在博主筆下,一個俠肝義膽,古道熱腸,有崇高敬業精神、職業道德的白衣天使躍然紙上。博主廣交朋友,但也極有原則,能和譚哥哥成為摯友,博主有深切的體會:“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快樂,看他與誰為伴;感恩上蒼,今生有緣與您為友”。

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博主正是以這樣的境界生活和工作,以這樣的原則發佈自己的博客,讓我們感到了愉悅、力量、信心、

檢視博主的個人描述:

姓名:烏龍一品香 職業:打工的; 年齡:過一天就少一天了; 位置:中國,綿陽;個性介紹: 做人低調,為人厚道!

他,鄔永平,四川綿陽東辰集團掌門人,為綿陽社會和經濟發展增添著濃墨重彩,一個綿陽人引以自豪的傳奇人物。適逢5.12,有幸接觸了首發經典照片《生命的敬禮》的烏龍一品香。

不幸的是,照片的作者,既是鄔永平好友,也是我曾經的愛將楊衛華,已於5年前因病去世,謹以此寄予我的懷念和深切的哀悼!(轉自 作者綿陽日報社王天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