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生命的敬礼》照片背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又到5.12,永远忘不了的天塌地陷、撕肝裂肺!

每每提及5.12,也都忘不了那幅震撼人心的救灾照片《生命的敬礼》,“敬礼娃娃”小郎铮和拍摄照片的绵阳晚报记者杨卫华也因此名声大振。

但是,人们不知道,最先发布这张照片的并不是记者所在的报社,而是搜狐博客乌龙一品香。当博主在第一时间得朋友杨卫华拍的到这张照片时,怦然心动,受到强烈震撼。透过照片,他看到了一个小孩子的无畏与坚强,感到了这个敬礼带给伤痛者的温暖与抚慰,敏锐地掂量到这张照片蕴含的社会意义,认定它必然是足以流传史册的经典大作,于是用最快速度发布在乌龙一品香上,使照片在充满泪水与悲情的地震灾区乃至整个中国迅速传播,好评如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由于身体原因的局限,当时本人无法和外界直接接触,也没有机会浏览乌龙一品香,这些情况是事后听报社同仁讲述并得到确切的证实。虽然最近这个博客才进入我的眼帘,尽管只看到有限的篇章,却被深深地吸引了。

乌龙一品香,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亦庄亦谐,透露着博主的见识、阅历、隽智和情怀,难怪他慧眼识珠,把敬礼娃娃的照片及时发布到互联网上,否则《生命的敬礼》这张照片或许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悄无声息了。

乌龙一品香,是一幅灿烂的画卷,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

博主始终关心着地震致残孩子的命运,记录了北川中学高三学生王虎、郑海洋、代国宏等2011年参加高考,无手则脚写答卷、无腿则轮椅代步,唱响一曲少年英雄身残志坚,意志坚强,挑战自我的赞歌;

博主关注并参与了救助北川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症弃婴牛牛的爱心活动,最终找寻到配型骨髓,成功进行了移植手术;

博主为北川“中国高山农业新动力”科技园里栽在塑料管管上蔬菜,长在架上的红苕、茄子、番茄惊叹、欣喜, 对灾后重建的北川经济充满了希望;

博主深爱自己所生活并倾其全力参与建设的家乡,发布大量照片展现了绵阳科技城的魅力,一山一水,云舒云卷,寄予深情,难掩乡愁;

博主的旅行记录尤为精彩,足迹所至,遍及大江南北,五洲四海,浏览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似乎随之神游,感觉他的旅行,并不在乎目的地,而是让心灵去旅行,一次次流连于自然,痴迷于人文,到海南三亚,“陪你到天涯海角 做一个海枯石烂的美梦”;到阿坝金川,沉醉于“梨叶红胜火 东女舞飞扬”;飞往东欧进入蒙古国境,俯瞰苍茫大地,面对无边的戈壁沙漠,感慨的是“人真能胜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仅以2011年为例,博主全年完成博客66篇,微博数千,出门在外100多天,行程100000里!每去一地,心中一定盛下了满满一杯美酒——从未有过的满足。

博主的《我们的谭哥哥》堪称一绝,活脱脱一篇生动活波,有血有肉的人物速写。在他充满深情的娓娓叙述中,看到谭哥哥这位川西北地区著名的脑外科专家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为人豪放,乐于助人,淡泊名利,光救过博主的家人、亲戚、朋友命的人就有五、六个 。谭哥哥信奉病人高于一切,凡在本市,不管白天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病人,他一定会立马到位;谭哥哥以自愿者身份,自己出资,开车行程一万多公里,带着捐赠药品和医疗器械,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海拨五千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义务给藏族同胞看病,被藏族同胞称为当今“白求恩”。在博主笔下,一个侠肝义胆,古道热肠,有崇高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白衣天使跃然纸上。博主广交朋友,但也极有原则,能和谭哥哥成为挚友,博主有深切的体会:“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快乐,看他与谁为伴;感恩上苍,今生有缘与您为友”。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博主正是以这样的境界生活和工作,以这样的原则发布自己的博客,让我们感到了愉悦、力量、信心、

检视博主的个人描述:

姓名:乌龙一品香 职业:打工的; 年龄:过一天就少一天了; 位置:中国,绵阳;个性介绍: 做人低调,为人厚道!

他,邬永平,四川绵阳东辰集团掌门人,为绵阳社会和经济发展增添着浓墨重彩,一个绵阳人引以自豪的传奇人物。适逢5.12,有幸接触了首发经典照片《生命的敬礼》的乌龙一品香。

不幸的是,照片的作者,既是邬永平好友,也是我曾经的爱将杨卫华,已于5年前因病去世,谨以此寄予我的怀念和深切的哀悼!(转自 作者绵阳日报社王天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