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要說到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陣圖,非諸葛武侯的“八陣圖”

莫屬。唐代大詩人杜甫曾作《八陣圖》一詩以作緬懷:“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上陣圖猶佈列,蜀中相業有輝光。”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八陣”之法,在三國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陣圖”,據《三國志》記載,則是由蜀國丞相諸葛亮推演兵法而成。

到了唐朝,一代明君李世民與常勝大將李靖有一次朝堂的談話被記錄在《唐太宗李公衛問對》書中,可從中窺測到中國歷史在唐朝之前陣圖發展和改進的全過程:

黃帝《握奇文》的“五陣”;姜尚《太公兵法》的“太公陣”;司馬穰笡《司馬法》的“五行陣”;孫武《孫子兵法》的“八卦陣”;諸葛亮《八陣圖法》的“八陣圖”;韓擒虎的“九軍陣法”;李靖《衛公兵法》的“六花陣”。都是鼎鼎大名,流傳於世的經典戰陣。

陣法是行軍作戰和部隊宿營時的隊形佈局,陣圖則是對陣法標示後,製成的一整套方案。古代軍隊通過相應的軍陣,使整體配合默契、軍力提升,從而最大化地發揮多兵種、群體作戰的作用。

陣法在史前部落已經萌芽,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了步車協同的“兵車陣”,一直延續到北宋,由宋太宗御製的“平戎萬全陣”

,成為他的得意之作,逢戰授予將帥,按圖佈陣以迎敵軍。但從研製到宋亡,“萬全陣”從未真正有過“平戎”的功績。

中國古代陣法的演變

陣法在中國古代軍事上運用已久,原始部落間的交戰已經有了陣法的雛形。商周時代,作戰時陣式出現了基本的單元方陣。

方陣是中國最古老的戰陣之一,其特點是“薄中厚方”。將士們結為方陣一起行動,互相配合簡單,特別是可以發揮戰車的效能。但缺點也很明顯,整體上只能正面進攻,很難從兩側實施機動攻擊。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在考古學家發掘安陽殷墟遺址的“中組”祭坑時,驗證了當時的軍隊是按一定的軍事組織和作戰部署排列的方陣組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步兵和騎兵相繼獨立成軍,單一的方陣逐漸演變為多元方陣。主要有三陣、五陣。三陣指中軍、左軍、右軍三陣配合的橫向戰陣,以中軍為主,兩翼掩護。

如鄭國“魚麗陣”,就是戰車與步卒混合編制的三陣形。它以戰車在前對敵,步卒在後護衛,戰車之間由步兵填充掩護。這種陣法的戰術應用是先用兩翼進攻對方兩側薄弱之師,再集中力量一舉攻破敵軍中央。

五陣由三陣發展而來,魯昭公元年,晉軍在與狄人作戰之前,魏舒認為戰場地形狹隘,戰車無法展開,便建議“毀車步行”,將乘車甲士與原步卒混編,組成前、後、左、右、中五個戰陣靈活應敵。

其兵力配置從正面由少及多,由弱至強,左右兩陣向前突進,一個誘敵深入四面包抄的戰略佈置完成,最終取得了大勝。

可以說陣勢演化為五,實際為一。比起三陣,它更適應了戰場範圍廣大,地形複雜以及參戰兵力增多的要求。之後,古人智慧湧現在五陣的基礎上還演化出八陣、十陣等。

孫臏曾認為:統軍將帥須“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

對於八陣,後世有不同的解釋: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 1、八陣是方陣隊形變換的統稱,按“數起於五五,而終於八”的口訣進行變換。
  • 2、八陣為八種陣形的代稱,所謂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陣。

關於十陣,孫臏有明確的表述:“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形之陣、有雁形之陣、有鉤形之陣、有玄襄之陣、有火陣、有水陣。此皆有所利。”

在此之後,隨著戰爭形式的多樣性,以及兵器的改進、兵種的變化,陣法也在不斷演進。如東漢時,車騎將軍竇憲指揮步、騎、車混編軍隊與匈奴大戰“勒以八陣”,取得全勝。

唐朝名將李靖一語道破八陣法的真諦:“古人秘藏此法,故詭設八名耳,八陣本一也,分為八焉。”

李靖在諸葛八陣圖的基礎上又創新“六花陣”,即外方內圓,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陣營之間銜接密切。一方面可集中步兵整體作戰優勢,另一方面又可運用騎兵尋機攻敵,充分發揮奇正相合,避實就虛的效果。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當陣法發展到宋朝時,作用上升到戰略層面,尤其在宋太宗執政時期,“平戎萬全陣”的出現,達到了在戰爭中應用的巔峰。

《武經總要》之大成“平戎萬全陣”漏洞百出

北宋朝廷對陣法、陣圖重視的程度遠過於前代。與之相關的記載相當多,但最詳者莫過於《武經總要》。其中“平戎萬全陣”又是此書介紹的最重要陣法。

宋太宗御製陣法取名“平戎萬全”,可見被視為最得意之作。“平戎萬全陣”由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組成。

佈置“平戎萬全陣”需要兵力14萬餘人,其主力無疑是由並排3個方陣組成的中軍,方陣各有一名大將坐鎮。3陣之間皆相隔1裡,每陣各方5裡,每500步設戰車一乘,每陣戰車有1440乘,合計共配備4320乘、士卒10萬人。

左、右翼軍陣各兩列,前列125 隊,每隊50騎,共6250騎。後列125隊,每隊30騎,共3750騎。即左、右翼每陣一萬騎,兩陣共計兩萬騎。

前、後軍陣也是騎兵,前列62隊,每隊50騎,共3100騎。後列62隊,每隊30騎,共1860騎。前後陣各5000騎,共計1萬騎。

左、右、前、後軍陣全部由騎兵組成,包括輕騎兵和重裝騎兵。

根據以上各軍陣兵力部署情況,可分析“平戎萬全陣”整體上體現了宋軍以步制騎的戰略思想,明顯是以步兵為主的戰陣。從該陣法佈局上看,車、騎、步各軍排列整齊有序,氣勢威嚴壯觀,但就實戰角度而言卻存在著重大缺陷。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1、若全部按陣圖部署,方陣總寬度將達到20裡之遠,唯有在寬大平坦且無障礙的地形才能使用,可是往往戰場並不是你想要的。

2、陣形龐大,未必有充足時間佈陣。既設中軍、前鋒、殿後、左、右翼四個方陣,中軍之內又再設三個車陣,太過繁瑣,很難快速佈陣,操作性並不強,甚至會出現陣未列好,已遭敵襲的不利局面。

3、缺乏機動性,陣形呆板不利於靈活應變。一旦側翼或後軍被對手攻破,全陣都有崩潰的危險。

4、陣法擺出全面固防的態勢以應對敵軍的進攻。但在敵軍撤退時,只有前鋒和左右翼部分騎兵能夠參與追擊,以步兵為主力的中軍則無法迅速出擊,因此,不具備運動戰殲滅敵軍主力的能力。

因此,這種看似壯觀萬無一失的陣法,實際上被動呆板,既不能“平戎”,也無法發揮“萬全”之效。所以,明智的帝王都深諳《孫子兵法》中“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道理,對前線將帥的行動不加干預,更不會有御賜陣法、陣圖的舉措。

逢戰賜陣不知變通的結果就是屢戰不勝

北宋自建立之日起,大小戰事便持續不斷。從宋太祖統一戰爭到後期對遼、夏用兵,都使宋廷面臨巨大的軍事壓力,軍隊數量不斷膨脹的同時,也刺激了有關軍事方面的改革。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從宋太宗即位開始,陣法,尤其是臨戰設計的陣圖很快受到重視,比較突出的戰例包括:

1、太平興國四年,北宋第一次北伐幽州慘敗不久,遼軍大舉南攻,崔翰等將領率軍迎擊時,事先宋太宗就授予諸將陣圖“俾分為八陣”

2、雍熙四年,第二次北伐失敗的次年,宋太宗召前線大將潘美、田重進及崔翰等人入朝,將御製“平戎萬全陣圖”賜予他們,親自給諸將講解陣圖應用之略。

3、至道二年,王超、李繼隆等五路大軍圍剿李繼遷,宋太宗同樣親授陣圖。

宋太宗朝以降,後嗣多位皇帝承襲了授陣圖的做法,對將領實行將從中御,其危害愈益顯現,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造成軍隊主動作戰能力的喪失。

宋真宗制授陣圖,不減乃父。鹹平年間,強敵壓境之際,前線將帥大都困守自保,如主將傅潛擁兵8萬,卻“閉門自守”。在遼軍撤退時,庸將王榮竟不敢追擊,受命數日而不發兵。

武將王德用曾上書:“鹹平、景德(年號)中,賜諸將陣圖,人皆死守戰法,緩急不想救,以至於屢敗。”

然而屢次失敗的教訓和中肯的批評都未能使宋朝君臣改弦更張。到了仁宗朝,皇帝親授陣圖的現象有所減少,但在君臣的提倡和推動下,圍繞被動防禦戰略而新制的陣圖盛行於軍中,使得將帥的指揮權受到更多的鉗制。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宋仁宗朝的一場重要勝仗“歸仁鋪之戰”,還是主帥發揮主動性的結果。戰前,主帥狄青發現儂智高軍作戰的特點是“使驍勇者執長槍居前,羸弱悉在其後”,遂採取三路軍攻擊其正面,再佈置奇兵襲擊其後的陣法戰術。

在交戰中,宋軍左路遇挫,右路將領賈逵臨機專斷,引軍先佔領高地,然後率軍從上而下切斷對手。狄青趁機率兩路騎兵從敵後發動攻擊,終獲全勝。

此役之勝,固然是因為狄青的能征善戰,但根本原因卻在於將帥放手用兵的結果。交戰中賈逵臨機行動,改變了原定計劃,而狄青作為全權指揮的主帥,依據戰場形勢自主部署作戰,也突破了以往“將從中御”的制約。

中國古代的陣法以及陣圖由來已久,至北宋而達到推行的高峰。儘管宋朝君臣為此耗費了大量心機,從宋太宗朝到仁宗朝進行了一系列的建設和完善,但因為宋朝國策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消極防禦和控制將帥,恰巧違背了軍事戰爭的基本原則,所以成效未顯,反而束縛了軍事將領的手腳,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時朝野推演出的眾多陣圖大都無實用價值,甚至頗多虛妄之作,連以後的宋神宗也承認:“朕常覽近日臣僚所獻陣圖,皆妄相眩惑,無一可取。”

所以,熱鬧一時的陣圖戰法只在歷史上留下許多紙上談兵的圖文,用來警示後人。還是名將岳飛說得好:“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