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爱情是个美好的东西,每个人都梦想自己的爱情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美好的东西似乎都是短暂的,似乎都与痛苦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如鲁迅说的一样,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爱情在中国人的眼里总是逃脱不了悲伤、忧郁和惆怅。长期以来对中国女性的禁闭使得诗歌总是带有哀怨凄美的情调。例如女词人李清照一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出了内心的孤寂和空虚。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古代人的爱情“悲”在何处呢?

现在很多人都很羡慕古代人的爱情——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是殊不知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 在抒发感情上, 包括爱情, 均比较含蓄, 古语有云: “非礼勿视, 非礼勿看, 非礼勿听。”由于礼是儒学四端中的其中一个原素, 所以在中国传统修身立德上, 礼便促使中国人在抒发感情上比较内敛含蓄, 如把感情抒发在书法和诗画中。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人们相信婚姻是把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联系的桥梁, 所以出现了以婚姻图利的政治婚姻, 在这错误的政治婚姻影响下, 婚姻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 如促进两家的生意关系, 所以出现了阶级上的限制。恩爱不明: 往往把恩爱当作爱, 为了报恩而付出爱情。其实, 恩情是站在不公平立场出发的, 一个在高处施恩, 一个在低处受恩, 但却无力回报, 只好“以身相许”。

但这种恩情却不是爱情, 爱情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就是必须男女双方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作情感的交流。感恩该报无可置言, 但却不该, 也不能以爱情回报。恩爱的不明, 是中国传统对爱情的最大误解。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牛郎织女的故事充分表达了人民对自由恋爱的渴望,人民渴望如牛郎织女他们相爱的可走在一起, 但也反映了人民对受命运束缚的绝望, 他们知道命运弄人, 即使相爱也没有好结果,。

其实这和古时中国婚姻制度有关, 因为古时中国婚姻往往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摆布,由于父子一伦在五伦中比夫妇一伦更为重要, 所以基于孝的表现,尽管大多数人民也渴望自由自主的恋爱, 但对盲婚哑嫁也不会作出反抗, 所以自由恋爱的事, 便寄情于传说中。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是的,那个时代如果想要自由的爱情是需要付出很多东西的,因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灾难。因为只有爱情没有婚姻为载体,那么再伟大的爱情都会遭受唾弃,而为了这个所谓的爱情有可能会失去荣誉、未来的幸福甚至是身家性命,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很多人不会选择这么做。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人们把对爱情美好的愿望甚至是爱情的悲剧全都寄情于文学作品中。

在社会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下,以至于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掩饰这种模糊而强烈的愿望,然后私交,接着总会有点什么插曲, 要么是战争使得两人身处异地,要么是其中谁被父母强硬地包办了婚姻, 要么公子赶考期间发生变故, 致使双方等待、翘盼、焦虑。感情真挚热烈的话, 会得个相思病,这种模式在中国爱情故事中是惊人的相似。为情所困, 面无血色,眼神暗淡,父母担心,再迅速安排个婚姻, 正如中国戏曲通 常的大团圆结局的最后一句所唱: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总之古代人的爱情是自己做不了主的,试想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能够穿越到现代,那么他们也许会生活得很好吧!相对这种哀怨的处境, 现代的恋人们应该算相当幸福的了。没有上级对下属的所谓“赐婚”; 没有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的指腹为婚; 没有一女只侍一夫的社会伦理要求。

社会的文明程度能改变爱情的方式, 却扼杀不了爱情。无论什么社会属性,统治阶级如何把女性禁闭起来灌输成套的传统道德教育,爱情都是客观存在的, 并不会因为社会背景的变迁而发生改变, 改变的只是形式上的现象罢了。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跳转到现代, 人的自由意识增强了, 却也多了些灰色的影子。时间紧凑, 现代人生活忙乱,无暇顾及太多的情调、浪漫。社会是个大的转轮,人人都求发展, 事事求效率。做任何事情都在时间的预定下, 过着规矩但不规范的生活, 包括爱情。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改革开放带给了人们幸福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思考,当年轻人对爱情充满幻想时,

又持有现实主义的态度,那么选择有爱情没面包的婚姻生活,还是丢弃爱情追求面包的的生活。也许在没有接触到这些新时代的诱惑时,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也许是羡慕《西厢记》中崔莺莺不攀权富贵,为了爱情私定终身的坚贞爱恋。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现如今,在现实的冲击下,很多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已经变成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很多人明白谈恋爱可以,但是要结婚还是算了,对男性而言压在头顶的是房子车子还有彩礼,这些大山可能会让人一辈子都过得很喘息。对女性来讲结完婚就压面临着失业、被抛弃、被出轨的风险,想想还是算了。人还是现实一点的好,哪怕做梦也一个人做好了。

现代人爱情的“悲”在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就像网络上很火的一个帖子,男人最廉价的三样东西:一事无成的温柔、一贫如洗的真心和穷人的绅士。而女人则是担心嫁错人威胁自己的生命,网络上因为产后抑郁跳楼的新闻时有而出。前几天网络上出现江苏一对夫妇,男子因为想要独吞女子财产安排策划一场去泰国的旅行,男子将怀孕的妻子推下山崖……种种论调和事实让人不再相信爱情!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然而, 爱情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 不是因为社会有了制度才分出不同的爱情, 爱情本身就存在, 制度只制约了人们的表达方式。纯真的爱情自古就一直在被人们追寻, 一种理想的境界一直被世人所向往。诚挚交流, 坦诚相对, 没有欺瞒, 没有势力, 没有阶级, 没有占有, 没有分离, 没有悲伤……似乎是一种不可能达到的境界。从财产私有化开始, 人就是不可能平等的。

浅谈中国人爱情观中从古至今的“悲”

不过最近人们的爱情观又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宁缺毋滥,女孩子要嫁给爱情,男孩子要娶爱情,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同时我们也正在努力地寻求真正的灵魂伴侣,来自灵魂的爱情是美丽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度的人,对爱情的渴望是一致的。爱情来了, 要以最诚挚纯净的心灵去接受, 去体验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