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常識備考之早期人類與文化和夏商考點

我國最早的人類與文化

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⑴元謀人

1965年在雲南省元謀縣,發現了兩顆牙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經科學鑑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骨、遺物,年代為距今約170萬年,考古學家稱他們為元謀人。元謀人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

⑵北京人

1929年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裡被發現,同時出土了大量石製品、骨器和用火遺蹟,年代為距今約70萬年。

北京人的模樣與現代人不完全相同,還保留著猿類的某些特徵,但能夠用手使用工具勞動,四肢發展很快,並由於勞動和直立行走,促進了頭腦的變化。北京人

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這種打製的石器稱為舊石器。他們還把樹枝砍成木棒。石器和木棒是人類最早的勞動工具。能夠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北京

人已能使用天然火,用火來燒烤食物、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等。火的使用,增強了他們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這是早期的人類社會。北京人已經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感情和交流思想。

考試常識備考之早期人類與文化和夏商考點

北京人股骨

2.遠古文化

⑴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於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年。紅陶器上常有彩繪的幾何形圖案或動物形花紋,是仰韶文化的最明顯特徵,故也稱其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遺址已有上千處被發現,其中以西安半坡遺址最為典型。半坡遺址有以下特點:

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粟,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②半坡原始居民已經會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③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也就是新石器。

④半坡原始居民能夠製作和使用陶器。

⑤半坡遺址反映了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的特點。

⑵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氏族遺址發現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村,它所屬的文化也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和氏族公社文化的代表,它的年代大約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考試常識備考之早期人類與文化和夏商考點

河姆渡文化

特點:

(1)河姆渡人已種植水稻,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2)河姆渡人能建築結構比較複雜的木結構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3)河姆渡人已經普遍使用磨製石器,即新石器。

(4)河姆渡人能夠製作和使用陶器,在低窪的地方開挖水井。

(5)河姆渡遺址反映了長江流域農耕文化的特點。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處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那時候婦女在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生產和生活的組織者,受到尊敬。這一時期,人們過著平等的生活,沒有貴賤貧富和階級的差別。

夏商時期的考點彙總

【考點1】二里頭文化

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二里頭遺址是夏商時代重要的考古遺址。專家在二里頭文化遺址發現了中國迄今最早宮殿建築基址。二里頭文化是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對象。

【考點2】殷墟

商朝時期我國古代奴隸制經濟和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商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商朝前期,因水患和政治動亂而屢次遷移都城。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商朝從此穩定下來。因此,商朝又叫殷朝。殷都城因年久失修而廢圮,稱為殷墟。

【考點3】甲骨文

甲骨文具有如下特點:

(1)寫在龜甲或獸骨上;(2)清末發現於河南殷墟;(3)記載占卜結果;(4)具備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六書”構字規律; (5)說明商朝時期我國中原地區已有相當高的文明,為研究商代歷史和古文字留下豐富資料;(6)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的。

考試常識備考之早期人類與文化和夏商考點

甲骨文

【考點4】青銅器

商朝的手工業很發達,最重要的是青銅器製造業。具體表現如下:

1.在手工業作坊裡,人們把銅、錫、鉛放在一起冶煉青銅。熔爐的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左右。

2.商朝青銅器形式多樣,有器皿、武器、工具等。

3.後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

4.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銅器的精品之作。

考試常識備考之早期人類與文化和夏商考點

青銅器

上一期常識備考內容:明朝、清朝考點彙總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歌,一定要記牢哦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