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歷史的縫隙中解密:《趙宋》解構18位皇帝的家國與人生


1、宋朝,一個讓人無比糾結的朝代

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但是歷史會驚人的相似。

人們對於歷史會如此地重視,蓋因為前世的所經歷的事件,大概率會成為後世之鑑。

說起中國歷史,宋朝是不能不提的一個朝代,同樣也是一個讓人無比糾結的朝代。

在這個時代裡,顯現出無比繁榮的景象,政治清明,文化多樣,科技發達,四大發明有三項出現在宋朝,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理學、文學、史學、藝術都達到了歷史上的一個巔峰時期。可以說,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上,宋朝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的。

但同時,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宋朝又是衰弱的,靖康之恥、檀淵之盟、崖山之劫,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受盡屈辱的事件,宋朝又佔據了很大的比重,至於文官之貪腐,武官之無能,皇帝之昏庸,更是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不堪的朝代。

繁華榮耀、積重難返;光芒四射、黑暗無邊。這完全不同的形容詞,居然都可以無比契合地應用在宋朝身上,可以說是非常神奇了。

從公元960年到1279年,宋朝延續了316年之久,僅次於兩漢,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可以說,宋朝經歷了一個朝代,一個社會可能遇到的所有複雜情況,研究宋朝的歷史,對於理解當今國際社會上錯綜複雜的形式也不無裨益。

於歷史的縫隙中解密:《趙宋》解構18位皇帝的家國與人生

歷史的研究有許多種方面,遊彪老師通過宋朝十八位皇帝的視角,創作出《趙宋:十八帝王的家國天下與真實人生》,力圖以此為突破口,為讀者展現出宋朝的真實社會狀況。

畢竟,作為皇帝,萬萬人之上的至高王權擁有者,他的能力,他的見識,直接關係到一個帝國的生死存亡。宋朝的十八位皇帝,有開疆拓土者,有善於守成者,也有昏庸喪國者,如何將這些統治者與宋帝國的興衰統一起來為讀者展現,對作者是極大的考驗。這一點,遊彪老師做到了。

2、趙氏王朝的家國天下

歷史學家陳寅恪評價:"華夏民族……歷數幹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或許,這也是本書"趙宋"一詞的來源吧。

於歷史的縫隙中解密:《趙宋》解構18位皇帝的家國與人生

《趙宋:十八帝王的家國天下與真實人生》以宋朝帝王為核心線索,將整個歷史進行了串聯,展現宋朝由興盛到衰敗的一個歷程。其實類似的書有許多,畢竟歷史在那裡擺著,寫法也都大同小異,很難再有什麼新的形式。

但是遊彪老師獨闢蹊徑,針對每個皇帝都建立了一個"皇帝檔案",包括姓名、年號、諡號、繼承人、最得意、最失意、最痛心、最擅長、最不幸等。這些看似零散的線索,實際上概括了每個帝王的一生,也是帝王一生成就的墓誌銘。

在這些檔案項目代號的背後,讓讀者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皇帝,而不是符號化的面南背北的九五之尊。畢竟,宋朝是趙家的宋朝,天下是趙家的天下,家國天下,是古代文人志士的最高理想,對於帝王來說,更是需要全力呵護。

家國天下,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並不是說說而已,是需要帝王有一種一種責任和擔當,真正將國家與人民放在心上。

這些,有些帝王做得出色,有些帝王則完全不合格。按照當代的話來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某些統治者,連老百姓的死活都不顧,連國家的安危都可以當兒戲,何談"家國天下"。

遍讀《趙宋》結合之前閱讀的書籍,對兩位皇帝印象最深。

3、宋仁宗:在位42年卻沒存在感的宋朝皇帝

北宋有一位在位42年的皇帝,您知道是誰嗎?

他就是趙禎,廟號"宋仁宗"。

於歷史的縫隙中解密:《趙宋》解構18位皇帝的家國與人生

在宋朝,宋仁宗的名氣既趕不上"杯酒釋兵權"的太祖趙匡胤,

也趕不上"弒兄奪位"的太宗趙光義,

連"靖康之恥"的徽欽二帝都比他的名氣大,當然不是什麼好名聲了。

仁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實在是太沒有存在感了。

他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豐功偉績",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件,

宋仁宗的一生似乎就是在"庸庸碌碌"中度過了。

《趙宋:十八帝王的家國天下與真實人生》中"仁宗檔案"最得意的是狄青大勝而歸,最失意的是對西夏三戰皆敗,似乎也印證了他的"庸碌"。但是檔案中還提到一點,那就是:知人善任

仁宗性格上有些優柔寡斷,大事自己不做主,為人低調異常,似乎都不像是一個皇帝。

但是就在宋仁宗的碌碌無為中,在他任命的一班賢臣引導下,中國古代社會最繁榮的時期卻悄然來臨了。

執政者對民間生活的干預少,人民生活舒適,老百姓口袋裡有了錢,整個朝廷的氛圍也比較寬鬆,仁宗時期稱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值得懷念的時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聖明"的皇帝去世後的諡號,一般都是"文""武""明""章"等,到了仁宗去世後,朝臣們為了體現他的特殊性,提出了"仁"字,開創了古代"仁宗"的先河。

這個"仁"字,體現了他在治國上的理念,不折騰,不亂政,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暗合了"無為而治"的一種理念吧。

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現在仁宗一朝;

世界上第一張紙幣誕生在仁宗一朝;

中國的四大發明中,火藥、活字印刷術,羅盤出現在宋仁宗一朝。

文化、經濟、科技,無比的繁榮。

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就是以宋仁宗為原型來創作的,而范仲淹、歐陽修、晏殊、韓琦這些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在仁宗一朝熠熠發光。

4、宋徽宗:被皇位耽誤的全能藝術家

與宋仁宗的政治清明相對應的,則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熱愛藝術",在政治上卻極為昏庸的皇帝,宋徽宗-趙佶

於歷史的縫隙中解密:《趙宋》解構18位皇帝的家國與人生

"徽宗檔案"中總結到,宋徽宗最擅長繪畫、書法。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2000多年以來有三四百位皇帝,若論藝術氣質,論詩畫才華,或許只有南後主李煜能與宋徽宗相提並論。

可嘆的是,這兩位才華橫溢的"才子皇帝",都是亡國之君,從這個角度看來,不務正業的人真是當不了好皇帝。

宋徽宗愛好十分廣泛,品味高雅。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被譽為"千古畫帝"

元朝湯垕在《畫鑑》中讚道:"歷代帝王能畫者,至徽宗可謂盡意。"南宋鄧椿《畫繼》開卷第一句"徽宗皇帝,天縱將聖,藝極於神。"

除此以外,宋徽宗還是一位建築和園林專家,建設了不少亭臺樓閣。

為了建造這些美輪美奐的建築,宋徽宗讓各地進獻珍惜的花草樹木、奇峰怪石、魚蟲鳥獸,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花石綱"。《水滸傳》中楊志就是因為在黃河中翻船丟了"花石綱",無法回去交差,只能佔山為王。

"花石綱"也只是宋徽宗奢侈無度、荒唐任性的一個縮影罷了。由此帶來的後果也是極為嚴重的。

"徽宗檔案"中談到宋徽宗最失意的是被金人俘虜,最不幸的是客死他鄉。而這,也是中華歷史上極為恥辱的事件。

在宋徽宗任意胡為的時候,北方的金國和遼國並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慢慢地已經成長為足夠威脅到宋朝的一股強大勢力,而這些宋徽宗根本就認識不到。

為了滿足宋徽宗的奢侈用度,蔡京通過財政改革,征斂了民間大量財富,導致怨聲載道。宋徽宗這時候使用了一個歷代帝王都會用的方法:利用對外矛盾來化解民怨,將內部矛盾引到外部去。這個對外的矛盾就是"燕雲十六州" 。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好大喜功、不學無術的宋徽宗的這一決定將整個北宋帝國拖入了無底的深淵。

宋徽宗藝術家的理想主義和天真爛漫

,在外交政策和戰略決策上就表現為輕佻為政,搖擺不定,優柔寡斷,忠奸不分。最終金國滅北宋,一代書畫皇帝含屈而終,死相慘烈至極。

5、在歷史的帷幕後,探尋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

十八位帝王,延續316年的帝國,無論如何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筆劃。

從900多年之後回頭去看,透過歲月的漫漫長河,人們能否分辨清楚,從哪裡才是大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是不是從英宗的"濮議之爭"開始,讓皇帝的權利越來越不受制衡,一種盛極而衰的歷史宿命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是不是從王安石獨攬大權,朝堂上再興"朋黨之爭",讓宋朝政治生態變壞開始,大宋的走向已經開始不受控制?

是不是從神宗剛愎自用,盲目對外興兵,不知兵而專權,導致一再失敗,大宋帝國已經逐漸暴露出顛覆的危險;

抑或是哲宗政治的反覆無常,大臣的黨爭不斷,加之隨後的宋徽宗好大喜功,朝廷日漸腐敗,曾經繁榮無比的大宋帝國開始慢慢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我們生活在難得的和平時期,中華民族通過多年的臥薪嚐膽,快速發展,無論是科技水平,還是財富水平,都已經走進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們還要居安思危,畢竟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一步錯,步步錯。

#紫焰小說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