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89歲,臨終前住院兩週醫生就催著出院,這是什麼潛規則?

爺爺89歲,臨終前住院兩週醫生就催著出院,這是什麼潛規則?

健哥:


我的爺爺剛過世,89歲。這是我第一次直面親人離世,也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住院看病這件事情比預想的複雜。


爺爺前幾年中風,這些年癱瘓在床,幾個子女輪流照護。一個多月前,老人突然話也說不出,只有喉嚨裡發出一些微弱的聲音,送進一家三甲醫院,醫生的診斷是腦梗、老慢支等,建議保守治療。一方面接受藥物治療腦梗,另一方面依靠護士每天的吸痰等操作來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爺爺無法自主咳痰,導致大量痰液淤積),避免併發症。


住院兩週之後,醫生建議爺爺出院,說是回家後,家屬可以使用家用吸痰器幫助老人吸痰。但我們都沒有使用吸痰器的經驗,不太有把握,為了讓臨死的老人有些尊嚴,也免得大家來回折騰,家裡的長輩沒有接受出院的建議。


我的叔叔有點懂行,說這是醫院裡的潛規則,他輾轉託關係請認識的醫生幫忙,最後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給爺爺辦了醫保出院,再辦自費入院。


又過了一週,醫生通知,爺爺危重,請有空的家屬及時來見最後一面。醫生還提議,最後可能有一些搶救花費,可以辦理自費出院,再辦醫保入院,以節省開支。第二天凌晨,爺爺離開了人世。


這幾天忙完後事,我一直在想,醫院裡是不是真的有這些潛規則?生病住院接受治療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要不是有家人懂行、能找關係,爺爺是不是早就被趕回家了?


想念爺爺的小樹


小樹你好,


節哀。

願你的爺爺離世時內心是祥和、平靜的。


你提到的這類情況在醫院裡並不少見。去年健哥的同事寫過一篇報道,《一位89歲老人的最後44天:嚴重中風後被迫輾轉四家醫院》,說的也是這個情況。


也是去年,健哥的一位朋友因為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出血造成昏迷,當時他的身體已被癌症折磨得非常虛弱,無法承受手術,所以只能接受保守治療。結果就辦不了住院手續,在大三甲急診室住了三天後,只能送到別的醫院,背後也有著相近的邏輯。


先簡單回答你的問題:潛規則有,且由來已久


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會發生作用,例如健哥一位同事的母親,今年四五月住院32天,期間並沒有醫生提出要先出院。也不是每一次醫生建議出院都和潛規則有關,有時候只是醫生和患者對出院標準的理解不同。至於原因,我們細細道來。

潛規則由來已久

早在2004年就有人遇到了和你爺爺類似的情況,並提出了和你類似的問題。

爺爺89歲,臨終前住院兩週醫生就催著出院,這是什麼潛規則?

四川省自貢市一位讀者來信詢問:醫院在病人未治癒的情況下,要求病人出院後再入院的做法是否合理?


這種現象,有一個定義叫作“分解住院”。當時雜誌直接回答:不合理。醫保部門有權干涉。


往後,這樣的情景多次再現。各地情況不一,有些地方是每次住院15天就分解,出院15天后可再住院,也有的地方是30天。


例如2007-2008年,雲南一位68歲的腦膜瘤患者,一年半時間裡,在昆明7 家醫院輾轉住院13次。

再比如2011年,又一個讀者來信以幾乎一模一樣的方式在詢問。

爺爺89歲,臨終前住院兩週醫生就催著出院,這是什麼潛規則?

“平均住院日”指標

健哥請教了多位來自不同的三級醫院、不同科室的醫生,醫院的績效考核應該是促成這類潛規則的主要原因


醫管部門對於醫院有績效考核標準,包括業務量(門急診、出院和住院手術業務量)、費用(醫療總費用、藥佔比、門急診均次費用、出院均次費用)、效率(平均住院日、病床週轉次數、職工人均門急診/出院/住院人次)、醫保業務(醫保費用佔比)等維度。醫管部門的要求是,這些數據每年都要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和優化。


例如其中的“平均住院日”指標,就和你爺爺的遭遇直接相關。


優質的醫療資源非常有限,特別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平均住院日”設立的初衷,是要求醫院壓縮住院天數,提高床位的使用效率,緩解就醫難的問題。


指標本身沒啥問題,也是國際通用的評價醫療效益和效率、醫療質量和技術水平的一個標準。為什麼還和醫療質量有關呢?因為如果住院時間過久,可能是產生了術後併發症等,也就說明治療質量可能不佳。


這一指標在過去20多年縮短很多。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18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2018年中國醫院平均住院日為9.3天,相比1992年16.2天的峰值,降幅達42.6%。上海37家三級醫院,2018年的平均住院日為5.95天,而同樣的數據在2015年是7.08天。歐美國家平均住院日為4-5天。

“人均創收”指標

站在醫院經營的角度,另外還有“人均創收”指標。大型公立醫院普遍實行與創收掛鉤的獎金機制。在床位數量有限的前提下,創收只能通過每個床位每天更高的花費來實現。度過急性期進入穩定階段的患者,每日花費下降,自然也就不滿足醫院創收的需求。


這有點像餐廳,客單價和翻桌率決定了效益。去年八點健聞的文章中,一位醫療領域的專家說:“像廣州這樣的大醫院,如果一張床位一天的消費小於3000元,醫院是要賠錢的。”


如果某個科室的人均創收低於全院,就等於說這個科室依靠別的科室來養,於是這個科室的人均獎金也會被拉低。因此,即使是科主任的親屬住院,他們也會遵循這一規則,因為不願意得罪科室的其他人。


說到創收,可能會引起患者的不滿,比如上個月,一家醫院在內部宣講時,喊出“大幹100天,門診200萬,病床超九成”,照片流出後,引起很大爭議,認為患者被當成了醫院牟利的工具。


但其實醫院也很無奈。一位醫生評論到:老百姓可能不知道,如果只靠政府撥款,大多數公立醫院員工可能工資都不能全額髮放。中國的公立醫院現在很尷尬,既不是完全的計劃經濟,沒有政府充足的撥款,又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收入全部來自市場。所以只能一邊奉獻,一邊捱罵。

爺爺89歲,臨終前住院兩週醫生就催著出院,這是什麼潛規則?

這位醫生說的尷尬,是一種現實。不過健哥想補充一點,醫院是捱罵,而患者,遭遇的是身體磨難、尊嚴受損和有時候近乎絕望的無助,是現實更終端的承受者。

有時是醫患對於出院的標準不同

現實雖然尷尬,但在實際行醫過程中,不是每位醫生都被指標牽著鼻子走。


也不是每一次醫生建議出院都是受潛規則影響,有時候只是醫患雙方對出院標準和治療目標的理解不同。


不少患者對於住院治療的目標是“治好”,但是大部分疾病無法“治好”,醫生的目標是幫助患者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舉個例子,一個血壓驟升至200的患者入院治療,極有可能,本身就有高血壓的慢性病史,醫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醫治,目標是幫助他控制在某個範圍內,比如140/90左右,而大多數患者和家屬認為只有達到了120/80的正常水平,才應該算是治好,可以出院。


另外,還與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有關。按照分級診療,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通常來說,病人在三級醫院的住院時長,不需要超過2周。


而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後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應該從三級醫院轉診至二級醫院。


其他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康復、護理服務,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慢性病醫療機構提供的。


比如說,健哥拿著你爺爺的情況跟醫生們聊,他們都說,如果自己是管床醫生,也會判斷不用留在三級醫院了。


處於臨終階段的老人,需要的是服藥和諸如吸痰這樣的護理工作,以及臨終關懷。這樣來看,確實不一定要繼續留在三甲醫院


現實問題,離開三甲往往無處可去

不過,就像你說的,生病住院接受治療是人之常情,每個人也都希望能夠在能力範圍內得到最好的救治。


還有個現實問題。幾位醫生告訴健哥,他們完全能夠理解病人不願出院的心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離開了三級醫院,無法找到一個好的出口。


分級診療體系還沒有真正形成,從三級醫院出去的向下轉診沒有順暢實現,如果出現問題,回到三級醫院的向上轉診也無法做到。


另一方面,能夠提供比較規範護理服務的二級醫院或者康復醫院,並不太多。去年,健哥曾幫那位昏迷的朋友尋找康復醫院,希望他有尊嚴地度過生命最後一段時間,但也沒找到太合適的,要麼條件不理想,要麼價格很昂貴。希望未來幾年有更多的機構來填補這個空白。


不幸遇上這種情況,怎麼辦?


能像你爺爺這樣,先辦自費,週轉一段時間再換醫保,是一種辦法。不過,在有的地方,也已經被禁止了。


如果實現不了,那麼首先要和醫生溝通,明確患者的病情,是不是已不需要重大治療,只要良好的護理就可以?真到這一步,那請醫生推薦幾家合適的二級醫院或者康復醫院,並且問清楚,轉院後什麼情況下可以再轉回來。注意溝通時保持理性、友善的態度,這樣可以獲得更多有效的信息。有一句話是說: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雖然不一定能治癒患者,但大部分的醫生依然願意、且能夠提供其他的幫助。


如果還是不願意出院,那麼辦法其實不多。講一個醫生告訴健哥的故事吧,“我遇到過開了出院醫囑,停了病人的飯,病人還是堅持住院的,這種時候只能乖乖把飯再加回來,這個病人最後大概住了一個半月。”


祝,全家安康。


爺爺已逝,但他在這個世界的足跡、他的愛,依然留在人間。


大家好,我們八點健聞Plus最近推出了“我愛問健哥”欄目。


接受所有醫療健康相關的職場、婚戀、心理健康類提問。


後臺留言叫一聲“健哥”,輸入你的問題就可以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Plus”,ID:jianwen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