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我要上頭條#

#生活的模樣# #洞見人生# #教育那些事兒# #教育發生#

如今社會上有不少教育機構,對外宣傳那是震天動地,大有你不聽他的課程就不配為人的架勢。

真去聽一下,沒多少有用的東西,因為本身那些講師的文學基礎、文化底蘊就不行,更不要提能有為人民服務的心境了。

  • 之所以要弄這麼一個機構的目的就是兩個字——賺錢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你要和他們論理,他們會很不屑的跟你說:沒辦法,市場是殘酷的,競爭是殘酷的。

或者:我們不幹自有別人去幹,他們可能比我們還狠……

總之,一套冠冕堂皇的理論總是能讓你敗下陣來。

其實這些人就是鑽了個空子,無非就是拿著“市場經濟”這塊擋箭牌說事兒。

可市場經濟有一個前提就是平等。

之所以說這些教育機構鑽空子的原因就在於,你很難找到不平等的地方。

說白了,支出與收入不平等。

也就是說你交的學費跟你真正學到的東西根本不平等。

但是你很難去指責這些教育機構,因為中國自古就有“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教育理念。

人家完全可以說是你自己的悟性不高,你體會不深的緣故。

如果你說聽不懂,人家會說還有高級班。

聽不聽?就是學費有點高。

硬著頭皮聽吧,總要有個結果吧。

結果卻是,基礎班的再重複。

再聽不懂,沒關係,還有年度VIP班。

自然,學費又得往上調一格。

假設基礎班是兩三千的話,年度VIP班估計就得上萬了。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上面還有,就是“導師班”。

你能咋辦?

有句話叫“已上賊船”。

但是,錢������花了,也不可能再退給你了。

因為你確實也聽人家的課了。

這就是“無商不奸”的真正實踐。

到最後,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你去申訴吧,磕頭都找不到廟門。


不禁感嘆,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

為什麼是“金光”呢?

你品,你細品!



講到這裡,突然想起來了《西遊記》中的兩處描寫。

原文記載:

〈第九十三回〉

三藏說道:“不是,我常看經誦典,說是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園。這園說是給孤獨長者問太子買了,請佛講經。太子說:‘我這園不賣。他若要買我的時,除非黃金滿布園地。’給孤獨長者聽說,隨以黃金為磚,佈滿園地,才買得太子祇園,才請得世尊說法。我想這布金寺莫非就是這個故事?”


第九十八回〉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之所以要把書中的原文拿過來,就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一個事實:

一分錢一分貨。

很簡單,不要感覺如來佛祖好像在縱容阿難迦葉收受賄賂,非得要那個紫金缽盂。

佛祖絕對不是這個意思。

經文為什麼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

就是因為它有價值。

什麼價值?普度眾生的價值。

其實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不是所有的文書都能擁有這個價值的,這就是為什麼經不可輕傳的道理所在!

如果很輕易的就把佛家的大智慧給一個人了,那你怎麼能保證這個人就一定能聽懂?他聽了之後,是否也能夠像佛一樣覺悟?

這些都是不確定的,因此佛祖才會說“忒賣賤了”。

但是我們還要想到一點,這個東西得真是好東西才可以,不能說是從路邊攤上買的那個裝訂本也值這麼多錢,那是不行的。

你要知道,太子用黃金鋪滿地面請的是誰呀?

釋迦族的聖人,那是一個具有博大智慧的人,那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可不是我們現在市場上這些教育機構的老師,這些人也不配。

因此,還是那句話“一分錢一分貨”。

其實這才是市場經濟最應該有的狀態。

如果作為教育機構或者教育人員不能維持這種狀態,哪怕你如何的巧舌如簧,如何的“桃李滿天下”,最終都逃不過一個字——貪!

至於“貪”什麼?

諸君自悟!

“教育”真是一條金光大道!你品!你細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