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我要上头条#

#生活的模样# #洞见人生# #教育那些事儿# #教育发生#

如今社会上有不少教育机构,对外宣传那是震天动地,大有你不听他的课程就不配为人的架势。

真去听一下,没多少有用的东西,因为本身那些讲师的文学基础、文化底蕴就不行,更不要提能有为人民服务的心境了。

  • 之所以要弄这么一个机构的目的就是两个字——赚钱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你要和他们论理,他们会很不屑的跟你说:没办法,市场是残酷的,竞争是残酷的。

或者:我们不干自有别人去干,他们可能比我们还狠……

总之,一套冠冕堂皇的理论总是能让你败下阵来。

其实这些人就是钻了个空子,无非就是拿着“市场经济”这块挡箭牌说事儿。

可市场经济有一个前提就是平等。

之所以说这些教育机构钻空子的原因就在于,你很难找到不平等的地方。

说白了,支出与收入不平等。

也就是说你交的学费跟你真正学到的东西根本不平等。

但是你很难去指责这些教育机构,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育理念。

人家完全可以说是你自己的悟性不高,你体会不深的缘故。

如果你说听不懂,人家会说还有高级班。

听不听?就是学费有点高。

硬着头皮听吧,总要有个结果吧。

结果却是,基础班的再重复。

再听不懂,没关系,还有年度VIP班。

自然,学费又得往上调一格。

假设基础班是两三千的话,年度VIP班估计就得上万了。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上面还有,就是“导师班”。

你能咋办?

有句话叫“已上贼船”。

但是,钱������花了,也不可能再退给你了。

因为你确实也听人家的课了。

这就是“无商不奸”的真正实践。

到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你去申诉吧,磕头都找不到庙门。


不禁感叹,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

为什么是“金光”呢?

你品,你细品!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了《西游记》中的两处描写。

原文记载:

〈第九十三回〉

三藏说道:“不是,我常看经诵典,说是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园。这园说是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祇园,才请得世尊说法。我想这布金寺莫非就是这个故事?”


第九十八回〉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之所以要把书中的原文拿过来,就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一个事实:

一分钱一分货。

很简单,不要感觉如来佛祖好像在纵容阿难迦叶收受贿赂,非得要那个紫金钵盂。

佛祖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经文为什么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

就是因为它有价值。

什么价值?普度众生的价值。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文书都能拥有这个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经不可轻传的道理所在!

如果很轻易的就把佛家的大智慧给一个人了,那你怎么能保证这个人就一定能听懂?他听了之后,是否也能够像佛一样觉悟?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此佛祖才会说“忒卖贱了”。

但是我们还要想到一点,这个东西得真是好东西才可以,不能说是从路边摊上买的那个装订本也值这么多钱,那是不行的。

你要知道,太子用黄金铺满地面请的是谁呀?

释迦族的圣人,那是一个具有博大智慧的人,那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可不是我们现在市场上这些教育机构的老师,这些人也不配。

因此,还是那句话“一分钱一分货”。

其实这才是市场经济最应该有的状态。

如果作为教育机构或者教育人员不能维持这种状态,哪怕你如何的巧舌如簧,如何的“桃李满天下”,最终都逃不过一个字——贪!

至于“贪”什么?

诸君自悟!

“教育”真是一条金光大道!你品!你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